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财政部于年初公布了2002年对192户企业、91户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在欧亚农业卖菜毛利率70%的“神话”,以及超大农业停牌的阴影中时,财政部的公告印证了会计行业造假行为严重和屡禁不止的现状仍未得到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人们心目中再次成为“不诚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自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A·Krueger)发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寻租”这种涉及权力与经济双重领域的边缘性行为表现了日益浓厚的兴趣。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关于寻租行为的概念界定为:公职人员(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凭借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与管制权,而从厂商(企业或个人)身上取得超额收入的活动。笔者试对寻租行为进行一下个人的再思考,以期有益于对寻租行为本质的再认识。一、权力向资本的飞祆仔细考察寻租行为,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寻租行为与一般的市场交易活__,、,_。。_…  相似文献   

3.
检查"检查"     
临近年终,各种检查接踵而至。检查本是指导和考核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有效方法。然而,一些基层单位为了迎接和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年终检查,使尽浑身解数,突击造假,主要手段是: 一曰“临时补缺”。平时该开的会不开,该办的事情不办,该作的记录不作,到年底为应付上级检查,纷纷抽出专人突击补记录。你补党建工作记录,我补民主管理记录,他补党风廉政记录……突击两天,事情办妥,工作“超额”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其性质是一种寻租活动。“寻租”是指人类社会中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寻租活动的危害主要有:权力的滥用和腐化;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社会成员是非价值传统观和对政府合法性认同感的丧失。寻租从本质上说是权力寻租行为。在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制度“真空”的存在是权力寻租的主要根源。因此,遏制寻租腐败源头的根本措施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年关已近,各种评比、检查也随之粉墨登场。近日,河北省一贫困县的县级负责人对记者痛斥某些部门领导在“行风评比”中,为追逐名次而造假、导致行风变乱的“黑幕”。他们县里“行风评比”进行了20多天,就“吃喝”了20多天,吃掉了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寻租”现象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学界称之为“寻租”现象蔓延的问题。“寻租”即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家常常使用这个词,已为我国理论界所接受。“寻租”之“租”,拟指权力的“租金”。这种权力“...  相似文献   

7.
对汉芯造假事件处理的不了了之,说明我们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依然不够公开透明,导致造假成本太低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向新华社记者通报,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该校微电子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与其解除科研合同,并追缴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8.
寻租活动分析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寻租理论指出了腐败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并提供了减少腐败基础的途径。当前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从“寻租”的角度探寻到深层原因。 “寻租”行为劣化资源配置,造成社会浪费,导致腐败猖镢。  相似文献   

9.
刘庆斌 《党政论坛》2012,(13):35-35
近段时间,关于“数字造假”的报道和评论屡见媒体,起因一是源于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先后四次公开强造假行为,并表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匀斡中滇喊最大的腐败;二是源于国家统计局先后对重庆市永川区、山西省河津市、甘肃省玉门市涉嫌违反统计法,干预企业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有的考生运用诸如数码相机等先进手段作弊的丑闻令媒体哗然,而考场外的作弊同样不能忽视。近日媒体报道,某地批量造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按照该地高考有关文件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可享受降分或优先照顾录取。此一“利好”的规定,使得一些考生家长为了孩子升学不惜造假但求一证。姑且不论这种加分本身的合理性,造假行为已经直接损害到了其  相似文献   

11.
蒋萌 《民主》2007,(4):45-45
“干部下乡.四菜一汤”.这是过去人们对公差接待的“标准印象”。经济发展、时代变迁。如今干部们的差旅开销、接待费用也在水涨船高。一些人借机损公肥私。公款吃喝玩乐。更成为社会一大“众矢之的”。近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试行)》三项新规定,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决策中仍然存在着无意寻租、被动寻租和主动寻租三种寻租类型.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寻租机会的出现、寻租动机的萌发以及制度约束的缺位等原因,我国政府决策中政府官员的寻租活动仍然普遍存在着.深入分析决策中寻租行为的成因,对抑制寻租活动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欣雨 《行政论坛》2009,16(1):33-36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核心目标.但在现实中,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此目标,因为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种衍生物,那就是"租".寻租行为对特殊利益的争夺损害了公共利益,导致了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理论的意义在于倡导避免浪费性寻租的政策,因而我们不仅要知道寻租行为的后果,还要知道寻租行为是怎样影响公共政策偏离的,进而实现遏制寻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某城市许多新移栽的樟树主干上竟稀稀落落地钉挂着一些有绿叶的小枝条。樟树主干本来要在5月份才能发芽,据说为应付上级检查,于是干出了这样的稀奇事。 当地有关人员如此作假,在使入“叹服”其“别出心裁”之余,也不免生出一些疑惑。 其一,这样造假就不怕老百姓戳脊梁骨?给树干钉上绿枝条的造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产品造假存在假厂家、假地址、假商标等行为,这些“造假”在严厉的打假之风下,收敛不少。然而,另一种造假也需警惕。 假选举:名义上是民主选举、公开选举,实际上却用各种手段拉选票; 假处分:因为决策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上面  相似文献   

16.
纪霞 《行政论坛》2006,(6):41-42
公共伦理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公共伦理道德的失范主要表现为:“权力寻租”行为;公款公贿行为;贪污受贿行为;买官卖官行为;官商勾结行为。针对此,公共伦理道德的建设应包括公共伦理道德化的制度建设、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化建设和加强公职人员公共管理公开化。  相似文献   

17.
吴亮 《瞭望》2007,(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违反规定建设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是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通知》还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将违反规定建设楼堂馆所直接定性为“腐败行为”,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寻租与反寻租:一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对国内学术界偏好使用却又屡被误用的寻租理论作出学术澄清.本文认为,完整、准确的寻租理论应由如下四个命题组成:1.市场主体价值指向的租金非仅一种而是有三种,即分别由创新原因、自然原因和管制原因引致的垄断租金;2.市场主体追求创新租金的寻利行为是自由竞争条件下的正和博弈,而其追逐管制租金的寻租行为则是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负和博弈;3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引导市场主体从寻租走向寻利,可以实现反寻租的目的;4.由于政府同样具有理性经济人特征,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反寻租有可能引起新的寻租,陷入反寻租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日前,有两个扶贫村,因急于脱贫致宜,竟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于不顾,办起了专门造假销假的企业,牟取*利,开业三年造假三年,结果被该市工商部门查封,没收全部资产.穷则思变,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规律,随着改革的深入、形势的发展,扶贫村不甘落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敢于想方设法摆脱自己的困境,这种解放思想,思变奋发的精神显然是谁能可贵的.但是,解放思想并不是可以无法无天,随意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打假”已成为人之共识,同样,贫困地区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经济落后,就一味迁就自己,因劳而思假、制假…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去库存基本结束 调查显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民营企业库存总体上趋于正常,企业正处于回补库存的阶段,80.6%的企业目前产成品库存“正常”或“低于正常”。与今年上半年相比,20.8%的企业产成品库存“上升”,比认为“下降”的多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