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正>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8年10月11日~13日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出席了会议。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陶德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李景源研究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剖析——基于内在结构与矛盾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界主要从“相结合”、理论创新等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科学哲学家伊莫尔.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构剖析具有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存在马克思主义总的指导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国实践的具体性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性坚持和“辅助假说”超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和根本经验。一百年来,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次伟大飞跃,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来射中国这个“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相似文献   

4.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徐奉臻  郝睿琦 《长白学刊》2024,(2):1-13+165
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实践基础,并提出崭新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域把握和运用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是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理念、以党百年奋斗成就为历史基础、以时代需求为现实依据。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文化、价值、历史、现实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发机制,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认识、在新时代谱写理论创新崭新篇章的基本逻辑。基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以“两个结合”推进“两化”、以“两化”论证“两个行”,是党的理论创新之经验和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不断创造具有体系化和学理化的科学理论,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同志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 ,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思想、“两个最大”思想、“第一要务”思想就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张辉 《前沿》2012,(14):21-2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理论品质、社会理想、政治立场方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强调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徐庆东 《前沿》2004,2(1):45-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 ,对于坚持和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的分析研究 ,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实践需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核心在于应用 ,本质在于创新 ,目的在于“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归宿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苦奋斗史、发展壮大史、辉煌成就史.也是党的理论创新史。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高擎马克思主义火炬、脚踏中国大地,时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浩荡潮流。...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08,(1):92-9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分析姜喜咏在《探索》2007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根据和首要的基本理论前提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时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质和方向问题。必须追问:我们需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言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首先要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理论向历史转化的复杂内在递进逻辑,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中间逻辑环节。当代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概括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和理论品质是创新;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途径;以党的建设为切入点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他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仓惭提供了宝贵方法。毛泽东的创新方法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3.
桂综 《传承》2006,(1):27-27
2005年12月26日,恰逢毛泽东同志112周年诞辰之际,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好地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组建的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研机构,下设五个研究部(13个研究室)和马克主义研究杂志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编辑部、信息网络室等。研究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兼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是配合实施“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与时俱进地自觉推动理论创新和创造。不断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规律性认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前提;从方式方法来看,守正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方法;从现实路径来看,“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千回百转仍生机勃勃的动力、穿越层峦叠嶂仍清醒的明灯,历尽艰难险阻仍能顽强向前的密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这一理论的真理本性使然、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时代与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这是我们百年大党守正创新、勇于突破的光辉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新突破,内在要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持续深入推进“两个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田贵平 《求索》2011,(2):108-109,117
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党的历史使命、百年奋斗历史总结和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战略使命和风险挑战,明确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向全党提出了伟大号召。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新认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篇章。在新征程上,必须做到“五个坚持”,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把“六个必须”贯彻落实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工作中去,坚定不移续写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尹北直 《前沿》2014,(7):22-25
“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理论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生动例证,在理论创新中蕴含了文化创新,生动体现了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党的理论自信与全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曾祥云 《湖湘论坛》2020,33(2):5-12
我国近100年社会主义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即是科学社会主义从抽象理论演变为物态化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本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对象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特性来看,它不研究和回答具体问题,也不像具体科学那样,可以为实际问题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能必然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虽不能具体化、实在化,但它提供了强有力的世界观指导、价值观引领和方法论支援。  相似文献   

20.
黄海东 《理论月刊》2007,46(6):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巨大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