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综述 二战开始后,德国潜艇频频袭击英国港口的舰船和缺乏有效保护的运输船队,战果累累。1941年,美国参战,德国又故伎重演,出动潜艇扰袭美国沿岸,美国的岸基飞机加强了反潜。但是航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输船队却依然缺乏飞机支援。因此,英美都迫切需要装备大量护航航空母舰用于反潜护航。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有建造护航航母的经验。1942年,海军部批准了1942年造舰计划,用C3型标准货船船体改建新型的护航航空母舰,即博格级。该级计划改建48艘,但  相似文献   

2.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海军,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在大西洋上猖獗一时的德国潜艇。确实,德国潜艇在战争中的战果惊人,总共击沉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运输船2828艘(也有资料为2603艘),总吨位达1468.7万吨,平均每月击沉41.4艘,21.5万吨。其中1942年11月德军潜艇击沉的船只数量为118艘,总吨位达72.69万吨,几乎掐断了大英帝国海上运输生命线。以至于丘吉尔说:“我把德国的潜艇称为U艇,而把潜艇这一名词用来称呼同盟国的水下舰艇。因为U艇是那些击沉我们船只的卑鄙的恶魔,而潜艇则是那些击沉敌人船只的勇敢而高尚的战舰!”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得好,有矛必有盾。从1943年初开始,曾经几乎使英国的商船航运濒临崩溃的德围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水域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技术上,盟军各种新型护航舰艇的出笼、雷达、声纳(ASDIC)、高频测向仪(HF/DF)等探测设备的改良以及刺猁弹等先进反潜武备的广泛应用,使从发现德国潜艇到将其击毁的整个过程变得迅速而有效;在战略战术上,由于以歼灭德国潜艇为首要目标的支援舰队的概念付诸实施,使护航舰艇从传统的防御者变为进攻者,而一系列反潜战术也在实战中成功应用,最终使曾经猖獗一时的德国“狼群”们成为了被驱逐和摧毁的对象。除此之外不能忽视的是人的因素,战争初期德国潜艇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批训练有素的王牌艇长,他们的智勇是德国潜艇部队最重要的财富;盟军反  相似文献   

4.
1942年的头几个月是英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其军队在北非、缅甸、马来亚各大战线均遇到了强大的攻势,不论哪里的战况都令人沮丧。英国国内也是物资紧缺,仅靠着大西洋上缓慢而易受攻击的护航运输船队才得以生存下来。然而,已饱受德国潜艇攻击的英国护航体制又遇到更为致命的威胁。1942年1月16日德国战列舰“提尔比茨”号从德国成廉港驶往挪成特隆赫姆,并于同年3月出海活动。英国海军部非常担心这艘战列  相似文献   

5.
网战龙虎榜     
(1)德国潜艇战获胜的唯一机会存在吗?作者 clworld 点击 1093 水量 21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大西洋战役德国是否存在取胜的机会?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在专业研究者和普通军事爱好者中一直存在争论,但如果客观分析,盟国凭借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地缘战略和综合科技优势在这场为时数年的残酷海上拉锯战中无疑占有较大的胜面,但楼主却提出德国潜艇似乎有一个必胜的机会,即在战争初期英国护航体制不完善,潜艇战效果最好的时候能  相似文献   

6.
⊙参战时的尴尬尽管俄国和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1904-1905年)中都有着在远东海域部署"鱼雷潜艇"的失败尝试,但是现代海军还是在一战(1914-1918)中才真正接受了第一次洗礼。20世纪最初几年,当全球的潜艇数量正在增加的时候,德国和英国首先于1914年和1915年期间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显示了潜艇在水下作战方面的威慑潜力。美国海军在1900年获得了约翰·霍兰的第一艘潜艇、也是所有现代潜艇的鼻祖和先驱潜艇--"霍兰Ⅵ"号之后,已经和欧洲国家海军相比有了小小的领先。但是到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的时候,欧洲在快速的技术和作战发展上--特别是在战争初期的几年取得的进展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潜艇部队。1914年8月初,一战在欧洲国家之中爆发  相似文献   

7.
前言 日本和美国、法国、德国一样都是潜艇发展较早的国家。日本的潜艇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的日本自身根本没有研制潜艇的实力,更徨论建造了,但以海军立国的日本注意到了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潜力,1904年,日本向美国购买了5艘霍兰潜艇(出自现代潜艇之父爱尔兰人约翰·霍兰之手)的建造许可,而在4年前,英国海军也做了完全一样的事情。1905年这5艘潜艇在横滨完工。这时,不  相似文献   

8.
德国潜艇的“好伙伴”在大西洋之战中,德国潜艇部队一直受到空中侦察力量不足的困扰。德国海军没有专门的航空兵,经过反复交涉后,德国空军才同意派出Fw- 200海上巡逻机与潜艇配合作战,但Fw-200数量有限且必须集中使用,难以满足“狼群”的需要。为了摆脱缺乏空中侦察力量的窘境,海军特意委托福克博士研制了Fa-330“矶鹞”(Bachstelze)直升机,这种微型直升机由潜艇搭载,主要用于海上侦察。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1)
正对于新一代潜艇,澳大利亚前任总理阿博特重视性能,这正是日本优势所在。而特恩布尔上台之后,更加看中此次潜艇建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澳大利亚创造就业机会。4月26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宣布,法国击败日本和德国,赢得澳海军12艘潜艇采购大单。根据协议,法国将以"梭子鱼级"潜艇为基础,建造12艘排水量为4500吨的常规动力潜艇。日法德三国参与了这项总交易额高达500亿澳元、堪称澳大利亚史上最大规模的军工招标。尽管在结果出台之前,已有多家媒体提前披露日本处于  相似文献   

10.
1942年7月间,一支代号PQ.17的英国援苏护航船队在缺少战舰掩护的情况下,遭受到纳粹德国潜艇和飞机的肆意蹂躏,损失了甚至可以立刻扭转斯大林格勒战局的军用物资,成为开战以来盟军单支护航船队蒙受的最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1.
来自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2005年11月3日,南非海军第一艘209型潜艇(舷号S-101)进入现役。该艘艇中1999年南非订购的3艘209/1400型潜艇中的第一艘,用于替代已退役的3艘桂树神级潜艇。整个工程费用约为7.48亿欧元。第4艘的定货很可能被取消。 209/1400型吸引了以色列海豚级和214型潜艇的经验。长62米, 宽6.2米;水下排水量1568吨,水面排水量1466吨。装有4台MTU 公司的V-12柴油机、1台西门子公司的电机和1个7叶螺旋桨。最大水下航速超过17节,航程10000海里,人员编制30人。艇上装有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的记录保持者 提起二战潜艇战,几乎所有人脑海里闪现的都是邓尼茨、狼群、U艇诸如此类的词汇,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事关盟国生死的大西洋破交与反潜战中,最多时有多达35艘意大利潜艇以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贝塔松(BETASOM)为基地,活跃在大西洋的水下,给盟国的海上运输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13.
风云紧急 1940年5月,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刚刚宣誓就任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早已将荣耀和赞誉抛之脑后,战时的临危受命使他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只有艰巨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丘吉尔明白,英国正处在危险的境地,前景极不乐观。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展开袭击舰船的“吨位战”动摇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英国商船从尼日利亚、南非等英属殖民地以及从美国和加拿大运出的成千上万吨的货物,往往还在途中就沉入了大海。商船的损失、航线的绕远及运输日期的增加,导致英国的进口锐减,每星期各种货物的输入量从  相似文献   

14.
二战期间,英国商船队的任务是向所有战区提供食物及装备补给。这不仅仅涵盖美国至欧洲,而且还包括世界其它发生战斗的地区。而德国潜艇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英国商船队,它们除了在北大西洋多次给英国人造成重大损失。还在遥远的阿拉伯海取得了一些战果。本文的主角U188艇就是其中的一艘,它在完成任务后安全地返回法国波尔多港,留下了一段破交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海军时报》11月1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俄亥俄”号(SSBN- 726)于日前完成了改装工程,即将在近期进行海上测试。美国海军共计划对4艘俄亥俄级潜艇实施改装,它们分别是“俄亥俄”号,“密执安”号(SSBN- 727)、“佛罗里达”号(SSBN-728)及“佐治亚”号(SSBN-729)。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执安”号由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佛罗里达”号和“佐治亚”号由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俄亥俄”号预计将在2007年达到作战部署要求,另3艘核潜艇也将在2007年9月前完成改装工作。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计划被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并具有投送特种部队作战(SOF) 能力。该计划共需花费近40亿美元。“俄亥俄”号是第一艘接受改装的SSBN,潜艇上原有的24个三叉戟Ⅱ导弹发射管被拆下.代之以22套巡航导弹发射单元,每套可容纳7枚战斧导弹。这样,每艘核潜艇将能够携载154枚战斧,66名海豹突击队员,一艘袖珍潜艇及一个配有突击队运载工具的船坞。  相似文献   

16.
郭春柏  杨霖 《南风窗》2011,(23):28-29
"我们的海军能够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为什么不能来湄公河护航?湄公河不安全的水域只有20余公里,护航比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要简单、容易得多。"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一江连6国,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一条黄金水道,然而,10月5日,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劫持和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遇害,中方被迫暂停了通向湄公河的航运,近千名船工、船长赖以生存的水上运输业面临瓦解,靠这条产业链谋生的边关小镇也彻底萧条。  相似文献   

17.
1941年8月,德国潜艇U-352驶出了弗兰兹堡船坞,这是一艘VⅡC型潜艇,邓尼茨海军元帅对这种远程潜艇寄予了厚望。此时站在潜艇指挥塔上的艇长拉特克少校(Kptlt.Hellmut Rathke)年仅31岁,这位舰长是位野心勃勃的纳粹死党,一心希望成为王牌艇长。但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厄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各海上强国开发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大型驱逐舰,作为老牌海军强国并且是驱逐舰诞生地的英国在这一时期所设计的部族级无疑是其中最独树一帜的一型。总数27艘的部族级分别服役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不论是在大西洋的护航任务中、地中海的破袭行动中还是在太平洋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决战中,都能看到部族级驱逐舰活跃的身影,它们为盟军海上战斗的最后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服役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部族级驱逐舰则构成了这两国战后第一代驱逐舰的主力。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东海岸港市朴茨茅斯的大青花鱼中央公园,停放着一艘已经退役30多年的常规潜艇。这艘潜艇就是曾经在美国名扬一时的“大青花鱼”号。而围绕着“大青花鱼”号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则更是极具传奇色彩。笔者两年前曾有幸亲自参观了“大青花鱼”号潜艇,亲身体会了这艘潜艇的不平凡。现特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舰队初成 1944年9月“八边形”会议上提出的到当年底英国在太平洋部署4艘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 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60艘护航舰艇的目标无疑是不现实的,因为在11月22日英国太平洋舰队(BPF)成立之时,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几乎都尚未完工,而大量驱逐舰和护航舰艇依然远在欧洲海域。更重要的是,弗雷泽上将尽管被分配到了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