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第一次去张家港市是1983年,以后我差不多每一两年要去一次,每次去都有强烈的感受,深深为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所激动。张家港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张家港的成功,正是张家港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一个并非制造的神话李建国张家港市青年东路一角。谢军摄靠近长江入海口的小城江苏省张家港市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合2146美元,已经实现了“小康”,正在向现代化迈进。更值得惊讶的是,张家港社会稳定,风气向上,并不是经济上去了,留下社会问题一...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市坚持两手抓,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刘云山6月30日7月10日,我们去苏南地区调查研究,重点考察了张家港市坚持两手抓,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在张家港,先后考察了市区、港区、保税区和10个镇、27个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面临四大发展机遇:一是《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明确定位张家港为大城市;二是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战略为张家港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三是沪通铁路、沿江城际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张家港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四是多年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活水快流荡新波──张家港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侧记须维萍去年7月,出席全国省妇联主席工作会议的领导在张家港参观时,看到那里了妇联干部们朝气蓬勃,干练洒脱,都啧啧称赞她们的队伍建设工作抓得好.近年来,张家港市妇联按照“抓组织、抓活力、抓队伍、抓阵地、抓协调...  相似文献   

6.
《群众》2007,(7):37-37
杨舍镇是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城关镇,也是闻名遐迩的“张家港精神”发源地。全镇管辖面职15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下辖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5个城郊办事处、27个社区居委会、51个行政村。近年来,杨舍镇认真落实斟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在高位平台上实现了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4月初,记者在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张家港采访,每次进入汽车尚未坐定,汽车马达轰鸣已向着既定的目标奔驰……这是超乎寻常的速度,张家港人正以这种速度创造着超乎寻常的奇迹,在第三届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跃居第二。张家港之所以成功,还在于抓经济的同时,抓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本刊记者就精神文明建设采访了中共张家港市市委书记秦振华。秦振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召开一周年的张家港市,深深感到,张家港人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加大了创建精神文明的步伐,再显辉煌!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7,(9)
<正>2017年4月6日至7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们张家港市召开。这是继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后,时隔22年,中央文明委再次把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放在张家港市召开。这是对我们张家港人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总  相似文献   

10.
陈世海 《群众》2011,(10):75-76
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张家港市坚持把加强城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作为高起点建设“文化张家港”、“协调张家港”的重要抓手,抢救性挖掘、整理城乡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辟多元化保护、传承途径,大力培育富有时代气息、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彰显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展现了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文明,是一种道德风尚,更是一道深植人心的历史印记。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张家港市也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闻名全国。2005年10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张家港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张家港坚持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在20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历程中,让文明新风吹遍了港城大地,滋养了万千市民,不断丰富了惠民育民、全民参与、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内涵,创造了城乡一体文明的新特色和新经验。如今,张家港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立足张家港精神传承,提升文明城市品牌内涵,让文明城市创建与港城现代化建设交辉相应,全力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张家港市坚持以提升市民人文素质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突破口,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培养、选树、宣传新的典型和榜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道德风尚的旗帜和标杆作用,有效激励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极大丰富了“文明张家港”的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家港市之所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自身实际出发,塑造了一种地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充分肯定的,并亲笔题词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正是张家港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张家港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说这是一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创大  相似文献   

14.
《群众》1995,(4)
张家港市合兴镇工业小区,于1992年5月经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工业小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位于蒋锦公路与油车港之间,振兴路两侧,与合兴镇镇区相连,东去204国道6公里,南往张家港市区10公里,西赴张家港保税区和国际性商港——张家港20公里,北距长江黄金水道7公里,是中外客商投资者的乐园。合兴镇工业小区是合兴镇市镇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的魅力一年前,张家港市的名字不要说对外国读者,就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是陌生的,老一点的地图甚至找不到它的名字,因为它原先叫沙洲县。然而,今天人们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去审视它。张家港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此令世人瞩目?一曰经济发展速度快,二曰...  相似文献   

16.
在张家港,每年新招收的民警进入公安局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局史馆接受局史教育。警官俱乐部、图书室和局史馆并称张家港市公安局的三大文化建设基地。2001年,江苏省首家县级市公安局的局史馆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建成。馆内收集整理了500多张图片资料和200余件实物。三年来,局史馆已成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市,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后,以卫生创建和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解决脏乱差问题为重点,这个市所形成的“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特色和经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而声誉鹊起。10年来,这个市在弘扬张家港精神、江苏省委所提出的“两个率先”中积极领跑,并向着“两个全面发展”升华。记者在暑气逼人的盛夏,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采访了中共张家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鹏。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市,全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如今又有什么新发展?这正是人们所十分关注的。最近,中央文明办的两位领导到张家港进行考察时,高度赞扬张家港市在深化文  相似文献   

19.
江苏的张家港闻名了。张家港精神传遍了全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张家港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是使闻者吃惊和振奋,并为之骄傲。1991年,这个82万人口的县级市,国内生产总值是32亿元,到1995年,竞跃为191亿元,四年时间增长了6倍,年递增率为56.3%。1996年1-10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79亿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长23.1%,这可是一个飞跃的速度呵!张家港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商及台湾同胞前来投资办厂,到1996年10月底,全市累计建办三资企业1320家,合同外资39.3亿美元,到帐外资21.1亿美元,其中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张家港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之年。张家港市政协的工作重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己任,为张家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贡献。一、突出第一要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贡献才智和谐社会是经济繁荣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发展。市政协要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个环节,为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