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梅生 《传承》2010,(22):13-15
他14岁参加红军,除出生入死历经无数次战斗外,还着力从事保卫、侦察、侦破工作。由于为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进行前期侦察工作,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延安的红军;因成功破获周恩来崂山遇险一案,他被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他叫谢滋群。  相似文献   

2.
王实味的命运在1942延安文学事件中有着深长的意味。王实味并不是1942延安"新启蒙文学"的肇始者,他批判的锋芒也没有格外锐利,但他却成为1942年以来第一个为中国文学献出生命的作家。在抗战时期的延安,王实味遭此命运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他的性格特点,二是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三是他系统的、与延安文学思想对抗的文学思想,同时,国民党的宣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去延安,走了一年零两个月1939年8月下旬,在晚上行军的路上,我得到去延安参加"七大"的通知,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见了我就说:"好差事啊!"并把他驮毯子的公用黑马给了我,还给了我20元法币(国民党统治区所流通的钞票)。后又见到纵队政治部主任符竹庭,他买了一只鸡招待我们,并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后,陈嘉庚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招  相似文献   

5.
《创造》2020,(5)
在为中国革命不懈奋斗的一生中,任弼时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与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为党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提出的党性思想是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扩展与延伸,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构成。在梳理分析任弼时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从"党性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的缘由"、"任弼时党性思想的具体内涵"、"任弼时党性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三个维度探究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的党性思想,希望能够为当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苏枫 《小康》2011,(7):46-47
新延安,有传承,有变化,与中西部其他城市相比较,延安发展并不算太快,但是延安的执政者相信自己能传承延安精神,并立志要打造"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  相似文献   

7.
走近延安     
"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先登宝塔山,再看南泥湾……夜无眠,星月远,我要去延安。先去杨家岭,再看青枣园……"伴随着2011年在全国唱红的歌曲《我要去延安》的优美旋律,我怀着朝圣般的虔诚走近延安。来到延安,人们最想看的是毛  相似文献   

8.
<正>毛主席的挽留萧军到了延安除了续写长篇小说《第三代扎并和其他作家同心协力积极开展延安群众性文艺活动:1940年10月19日成立了"文艺月会",每月最少集会一次。1941年元旦创办了会刊《文艺月报》,由他和丁玲、舒群、刘雪苇轮流主编。元月15日又建立了"鲁迅研究会",萧军任主任干事。由大家分工负责专题研究,在他主编的会刊《鲁迅研究丛刊》上发表。四月间又成立了"星期文艺学园",每星期日上课一次,学员达一百多人,两年结业,培养爱好文艺的青年。  相似文献   

9.
放歌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曾让几代人心驰神往,一看到延安的宝塔,来自铁道游击队故乡的我们,心中激动不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哥在宁夏读大学时到过延安,听他讲延安的故事,我心中羡慕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机缘,直到一天跟随青岛啤酒薛城公司红色之旅到延安,终于圆了一个宿愿,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1月6日,对年届60岁的李鼎铭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在延安大礼堂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会,并根据当时老百姓负担重的实际情况向大会提出一个"精  相似文献   

11.
韩伟 《传承》2015,(2):22-23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作风也并没有过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前存在的党内脱离群众的问题,继续坚持和弘扬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党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霍修勇 《湖湘论坛》2010,23(5):55-59
延安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彻底清算错误思想、提高全党理论水平、改进党的作风、摆脱共产国际干预、促进革命深入发展等方面。关于延安整风运动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促进了毛泽东哲学、建党思想的逐步成熟,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主要表现在注重理论建设、紧抓主要矛盾、采取正确方法、加强党性修养、重视高级干部、"整"付诸于"行"等方面。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极大推动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自我改造建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促进了"三讲"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家的礼品柜里有一尊延安时期毛泽东形象的小型塑像复制品,那是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同志赠送的。程允贤曾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尊塑像是他应延安人民的要求于1996年完成制作的,矗立在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上。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岁月     
<正> 2004年6月,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傅上伦带领浙江省女记者协会一行人去了延安。这次去延安是傅老二十五年之后的故地重游,看着大变样的延安,他感慨万千……思绪回到了二十五年前——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后,陈嘉庚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招待我花了800大洋,而毛泽东招待我只用了两毛钱。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相似文献   

16.
地方简讯     
正农工党八里庄支部举行"回忆历史弘扬延安精神"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农工党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支部党员与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农工党对外经贸大学支部和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城管执法队在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举行"回忆历史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支部活动。活动当天,近20余名党员在烈士塑像前三鞠躬以示敬仰。随后,大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依次参观了陈列展区。据了解,这是北京延安文化中心自开馆以  相似文献   

17.
童小鹏同志走了,他圆满地走完了光荣的一生。他从福建长汀走到延安,由延安到河北平山县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所在地),由李家庄到北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1937年4月,罗荣桓在革命圣地延安与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热恋上了,他把这事告诉了毛泽东,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一听,拍着罗荣桓的肩膀,乐呵呵地说:"好呵!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你俩结婚吧,我一定要喝上这杯喜酒。"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之际,安康分局抓住机遇、精心布局、乘势而上,成功开行了安康至神木的"延安号"旅客列车。这趟列车的开行,沟通了陕南、关中、陕北三大经济区域,结束了陕西南北没有直达火车的历史。目前,"延安号"列车硬座上座率60-80%,卧铺上座率80-100%,成为安康分局的一列"热线车"。近日,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电视台、报刊纷纷报道"延安号"列车开行的有关情况,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这里,我谈谈在第五次  相似文献   

20.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反对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中,其贡献非常独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虽难独善其身,但率先觉醒,成为党内反对"左"倾错误的先驱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任弼时在反对和清算"左"倾错误的组合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反对和清算"左"倾错误的中坚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他发现和解决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左"的偏向,是党内反对"左"倾错误的决定性力量。更重要的,任弼时在反对"左"倾错误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政治素养、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尽、长期有用的政治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