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近年来,被各地揭露出来的数起买官卖官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下大力气纠正买官卖官现象,已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令人震惊的买官卖官现象现在干部队伍中比较流行这样几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只送不跑,提拔不了;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买官卖官已成为一些人发财升迁的重要手段。买官卖官一般都是“一对一”交易。为了增强隐蔽性,买官卖官之间多为直销,很少有中介组织插手。某地纪检部门曾对20多例买官卖官案件进行剖析,发现这种交易一般都选择在晚上,地点选在家…  相似文献   

2.
一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买官卖官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几乎成了一种顽症。剖析买官卖官现象的新特点,坚持标本兼治,最大限度地遏制买官卖官,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李云忠的贪腐有些特点:因为收钱"不倦",他慢慢变成了买官者的"牵线木偶";同时,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连90万元这样不算小的数目,都被他斥为"打发叫花子"。买官卖官是公认的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恶劣现象,腐败之尤。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或多或少都有买官卖官之类的问题。买官卖官的交易很隐蔽,以卖官巨  相似文献   

4.
买官卖官这一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丑恶现象,在今天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在有些部门和单位买官卖官甚至发展到了猖獗程度。近几年全国发生的买官卖官案件可谓多矣,细致分析一下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反腐倡廉、搞好党风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0,(12):32-32
近日,中组部发文,要求实行买官卖官问题举报专办制度。对集中梳理排查出的有可查性的买官卖官问题线索,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协调有关方面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查核处理;要严格查核工作责任制,每一举报件都要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承办人,调查报告、审理报告等均要由承办人和有关负责人署名;要建立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查核买官卖官问题的合力。对查实处理的买官卖官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选拔任用干部责任制——从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看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临汾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万年发生在吕梁山中的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买官卖官者利用这个县党内监督机制上的薄弱环节,把行贿受贿的腐败行...  相似文献   

8.
亢哲楠 《廉政瞭望》2007,(10):20-21
"买官卖官"曾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治的一大顽症,几乎各朝各代都曾有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买官卖官"现象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方式五花八门,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买官卖官"现象严重,造成卖官者卖官或供给官职的前提条件主要是有私心的当官者拥有择官权以及现行的监督与惩罚手段相对滞后、乏力.而治理"买官卖官"现象应当强化反腐败的制度创新,如推进社会文化意识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利益分配制度创新、监督和惩戒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4-18
面对买官卖官顽疾,中央高层掷地有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3,(12):20-23
吏治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卖官鬻爵案一个个被揭露出来,受到查处。《卖官买官群丑图》所披露的几件典型案例,充分说明其危害的严重性。治本之策,还是改革完美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买官卖官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沈小平 《共产党人》2005,(15):40-42
近年来,从查处的一起起买官卖官案件来看,问题大多数都出在动议环节。干部人选的推荐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缺乏具体制度加以规范。规范领导十部对提拔任用人选的提名权,切实改变首次提名权不规范、不公开、不受监督的问题,是遏制买官卖官等吏治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兵团党校学报》2010,(3):80-80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实施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视频会议上指出,全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开展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整治,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亚波 《先锋队》2010,(7):34-38
用人歪风遇利剑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于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问题特别重视,并逐步将其上升到制度反腐的层面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12,(30):56
画外音: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在一些买官者看来",官帽"只不过是用金钱换来的"商品",当他们用金钱敲开了官场的大门,如愿以偿戴上"官帽"后,便会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用做生意的方式来运作手中的权力。在恶性循环中,有些人甚至将市场法则中的拍卖方式移植到了选人用人中,买官者争相抬价,卖官者则待价而沽,谁出的价钱高,就把乌纱帽批给谁。如此疯狂的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17.
赵亚兴 《奋斗》2005,(1):55-56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手握官权的官,把手中的乌纱帽当作紧缺商品,待价而沽。这道理再简单不过,没有卖官的,哪会有买官的?  相似文献   

18.
反腐     
《廉政瞭望》2011,(3):9-9
查处“买官” 最近,湖北省纪委查处了恩施州原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希宁受贿案涉及的买官卖官问题,并责成恩施州有关机关对认定有“买官”行为的25名干部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中纪委、中组部联合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原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等几起“买官卖官”的案例。深入剖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件件“卖官”案例,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现象,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程序空转”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及纪检、组织部门的重视。选拔任用干部是一项政策性、程序  相似文献   

20.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