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任贺 《世纪桥》2012,(7):36-37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哲学思考涵盖了二战后困扰着欧洲整整一代人的问题:面对一个充满荒谬与暴力的世界,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行动,如何面对荒谬、反抗荒谬、超越荒谬。本文重点对加缪人生中以“荒诞”和“反抗”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分析。对加缪的“荒诞世界”进行阐述,并对加缪思想中的反抗思想做出了分析和讨论。最后肯定了加缪作为一个伟大哲学家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董小玉 《探索》2001,(6):67-70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曾宣称"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分为精神探索的三步曲即以人的"自由观"为基石,开始寻找自我;然后从人的"异化观"中发现人已失去自我;第三步就是在人的"价值观"中进一步发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赵玉君 《理论学刊》2004,(5):116-117
存在主义哲学一开始就与文学密切相连。作为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创始人的克尔凯戈尔,其主张往往通过小说、戏剧和日记表现出来。克尔凯戈尔既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所主张的理性精神的存在,在他看来,世界是“人的存在”。他所说的人是指一个非理性的、孤独的个人,所谓“人的存在”是纯粹个别的主观性,即非理性的、孤独的个人所体验和感受的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精神状态,因此他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颠倒为“我在故我思”。这派哲学由  相似文献   

4.
简论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理论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一门与现代西方的形式主义伦理学大相径庭的存在主义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出发点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道德不是真实的存在;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归宿是个人的绝对自由;存在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观是个人自由承担道德责任的绝对性.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介绍、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由”问题是萨特毕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它构成了萨特从事哲学、文学、戏剧乃至社会政治活动的一个中心论题。在哲学上 ,他从多方面的关系对自由问题进行了探讨。“自由”这一概念在萨特的哲学体系中占据着一个中心位置。正是由于他对自由的强调 ,在存在主义流派中显示了自己的独特性。萨特的自由学说是本体论与自由、伦理观的统一。强调人的绝对自由是萨特哲学思想的核心 ,也是他的伦理学的基础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萨特的哲学被西方一些哲学家称之为“自由哲学”。萨特本人也被称为是一个不断地以人的自由的名义向世界提出异议 ,以恢…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从马克思实践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实践,它是由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共享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萨特虚无哲学认为,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是虚无化自在存在的自为存在,人基于此拥有了自由的可能性,而自由承担的道德责任是自由选择的价值取向。他基于虚无观塑造的人物形象,直面人的本质存在和从虚无发展起来的情感渴求,获得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意义。虚无与自由、审美的内在相关性使萨特哲学具有超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给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下半期以来,适应西方社会生产关系、社会阶级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哲学上出现了众多的派别,其主导方向是相对主义、主观主义和多元主义。哲学不再成为一切知识的总汇,而是反映西方时代精神和充当为具体科学服务的工具和仆人。在那些名目繁多的唯意志主义、实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符号学等等之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当属分析哲学,也称逻辑经验主义。 分析哲学在哲学上的主要特征是标榜“科学”,取消哲学是关于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标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也被称为哲学的时代。但是,这里的“哲学”并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就是说,法国启蒙哲学中的“概念”将形而上学的含义化解到最小,因为其中充满着活生生的对人性的描述与分析。本文详细论述了18世纪法国道德观的核心内容即幸福观念,指出了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在理性启蒙背后的浪漫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中,含有20世纪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的思想种子,给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创造性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思想发展的精粹,在中国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哲学精神的血液浸润着中华文明的成长。现时代资本主义纵深发展以及由其带来的利益本位价值观的尘嚣掩盖了哲学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推开资本的铁幕,还原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精神,关乎民族命运和中华文明的前途。深入探索哲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显性关系和隐形线索,把握哲学精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哲学精神的重要价值,锚定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嵇康思想充满着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时代的风貌。他认为,人生要解决“三大困境”:一是“情礼困境”,解决方式是人应该“从欲”,但不应“嗜欲”;二是“自然与名教的困境”,即社会规范与人的自由之间矛盾的体现,应按“摈弃智慧、显情无措”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困境;三是“生死困境”,解决方式是从容面对,慨然赴死。  相似文献   

12.
黄爱华 《理论学刊》2004,1(4):21-24
哲学与经济学之间并不存在无法沟通的屏障,它们应当能够互动和相互印证。当哲学“从天而降”贴 近人与人的生活时,它将同以人和“家庭”为本的经济学相汇合。经济学和哲学的互动和相互印证的主要区城是人 的问题。正是“人”这个主题把哲学与经济学紧密联系起来。哲学与经济学的联袂,将会开拓人学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的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规范大众价值,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认真回顾党校科研事业走过的历程,系统总结党校科研事业发展的经验,深入分析党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归纳党校科研事业发展的规律,切实提出改进党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进步,对于宁夏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西方哲学舞台上,出现了科学哲学、隐喻哲学和政治哲学三种哲学范式,这三种哲学范式分别对应着西方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精神生活的审美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西方的这种哲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三种哲学都需要引进,以共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刑法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符合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运动、变化构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确实关系,也就是人的危害行为从无到有的变化,就引起了社会关系发生从正常到有害的变化,这种关系表现为哲学上的原因与结果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上来解读实事求是方法和群众路线的方法,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唯科学论"与"唯生态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自然理念。埃伦费尔德对"唯科学论"的"力量假设"和"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假设"的证伪以及在此理论批判基础上提出的自然保护方案,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唯生态论"的,但其"埃伦费尔德定律"和对"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全盘否定以及苍白无力的生活哲学,却总使这一自然保护方案流露出浓厚的生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看,都有其必要性。当前,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过分强调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灌输”等同于强迫接受。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把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作为前提;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关键;把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