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不均衡加剧与美国经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经济正出现好转,新一轮世界经济扩张是否到来?下面几篇文章主要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世界经济深层已极度失衡,美国通过不合理的全球金融体制和美元霸权,强制性地持续地使世界资金和资源流向美国,美国以损害世界经济维持自己的经济优势,在这种背景下的美国经济复苏是不可持续的。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危机。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26日《亚洲时报》刊登了美国金融理论家亨利.C.K.刘题为《美元霸权与主权信贷的对立》的文章,批驳了为美元霸权辩护的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对市场经济、贸易、货币、失业、工资、利润等概念的理解错误,认为美元已成为一种比核弹更为致命的经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有极大的勒索世界钱财的能力。在美元霸权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极大地削弱了从事实业的生产商,而为金融投机者带来巨大利益。作者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替代美元霸权的主权信贷方案。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一、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世界贸易已迫使所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然而,…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美国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债务型、虚拟型与服务型经济增长模式冲击了美元霸权的物质基础,国际力量格局的改变也动摇了美元霸权的制度基础、信用基础和安全基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维护美元霸权,美国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恢复实体经济,强化美元霸权的物质基础;通过延缓国际货币体系改革、TPP谈判等以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维系美元霸权的制度基础;通过遏制金融主义、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来维护美元霸权的内在运行机制。在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背景下,军事霸权成为维护美元霸权的辅助手段。对此,需要适时采取措施来消减美国维护美元霸权所造成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4.
论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美国人运用这种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美国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硬权力"的膨胀是美国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罗马霸权、英国霸权以及美国霸权,三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表现为:三大霸权的建立均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物质基础,且技术在其实力结构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三大霸权的建立均以先进的文化形态和政治制度为精神基础;三大霸权的确立和维持均以对外扩张为主导战略,强调使用军事实力的意愿,并辅以结盟战略。其不同之处体现在实力基础、主导思想及霸权战略方面。  相似文献   

7.
英刊《新左翼评论》2006年7—8月号发表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美国力量的变动曲线》的文章,分析了美国霸权建立和巩固、下降和加速衰落三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和内在逻辑,视野广阔,观点清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世界格局进入了大变迁的时代,并以此预见作为上个世界格局一极的美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文章内容如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体系的地缘政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1945年到1970年左右,美国在世界体系中行使着无可争议的霸权。美国霸权在1970—200…  相似文献   

8.
赵龙跃  管传靖 《国际展望》2013,(1):52-67,116,149
近几年来,美国受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外战争、新兴大国崛起等问题的困扰,国际声誉连续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种种质疑。面临内外困境,美国政界学界对于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此次大讨论中美国自由派学者活跃,他们在批判新保守主义的基础上,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霸权合法性"为核心,形成了系统的全球战略观,认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由美国建立并主导,该秩序与美国霸权合法性相互影响,是维持美国霸权的重要基础。对美国全球战略思想这一线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特点和实质,对我们认识和应对美国全球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7—8月号发表了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萨米尔·阿明的文章《遭遇帝国》,认为美国正在系统实施一项霸权计划,这种霸权建立在一种双重标准的非对称的全球自由主义体系基础之上,它通过损害和掠夺世界体系中其他国家、尤其是边缘国家和建立军事优势得以维持,而并非建立在美国鼓吹的“发达”的生产力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之上。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贸易出现大量赤字之后,一直要求中国必须停止所谓的使人民币低估的币值“操纵”。然而,2007年2月14日《亚洲时报》上亨利·C·K·刘的《美国:世界首要货币操纵国》一文认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金融霸权和美元霸权,历史上一直强烈干预金融和汇率,美国才是世界首要的货币  相似文献   

11.
《亚洲时报》2006年6月24日刊登了美国著名金融理论家亨利.C.K.刘题为《黄金与货币》的文章,将当前的美元霸权体制与20世纪初崩溃前夕的英国金融霸权体制作了分析性比较,认为20世纪早期英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全球金融体制中的霸权地位,先是顽固坚持金本位制,后来又利用币价重估和提高关税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终于导致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前的美元霸权既没有黄金支持,又没有经济作后盾,日益只靠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支持,已经导致全球特别是中国向美国持久大量出口,各国国内得不到发展,这些将导致大萧条更严重地重演。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融化与世界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爱德华.爱尔加出版公司出版了戈拉德.A.爱泼斯坦主编的《金融化与世界经济》一书,该书认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的兴起是过去30年全球经济变革的主要特征,而金融化是关键,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都是金融资本的霸权势力在世界重新兴起的表现。金融化深刻地而又主要是负  相似文献   

13.
权力结构、权力国际战略与权力运用是观察美国网络霸权的三个视角。在权力结构上,虽然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基础层与逻辑层稍有衰退,但在网络空间内容层,美国仍然主导着权力结构,足以支撑其霸权地位。在权力国际战略上,美国在网络空间成功建构了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价值观同盟关系,用以推动美国网权的扩散,为网络霸权的分担寻找国际支持,最终形成"扩散性网络霸权"。在权力运用上,美国通过强制、威慑、防范、建构等方式对别国产生影响,也通过吸引手段对国外公众产生影响。美国在虚拟世界建构的全球网络霸权不仅与美国在现实世界的霸权起到互补作用,也可能会对其霸主地位的日趋衰微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美国霸权下的单极世界充满愤怒。有报道说,他准备出资1000万元资助美国民主党进行2004年总统大选,要把布什赶下台。从本文中可以看到他对布什政府扩张势力,在反恐怖的伪装下实现美国统治世界美梦的强烈批判。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5日《亚洲时报》刊登了美国著名金融评论家亨利·C.K.刘题为《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文章,指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将逐渐演变成全球贸易战。美元霸权主导的全球经济结构极不平衡,它使发展中国家向最低工资和环境灾难的底线竞争,同时给美国带来巨大的金融泡沫、金融欺诈(如股市、房地产泡沫)和生产能力方面的过度投资。这两种情况将必然带来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金融是霸权的基础。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综合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实施经济优先的战略方针,推动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在美国对外安全战略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凭借超级大国的地位及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美国不断调整其东亚安全战略,力图主导地区安全事务,在东亚扮演霸权国家的角色,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侵略性不断增强,先后从战后的遏制为主转变为反攻(里根时期),在苏联崩溃后,又力图建立全球霸权,直至现在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本期三篇文章从时下美国正在加紧准备的针对伊拉克的战争为切入点,对于美国这种趋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及其未来走向作了分析。美国的这种全球霸权追求和战争倾向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和国际局势,为此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主义干涉"与冷战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干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涉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道主义"成为它干涉别国的最好借口.为了建立其主导的"中东新秩序",进而构建单极的"世界新秩序",美国对伊拉克大力推行"人道主义干涉".这对国际干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对伊的"人道主义干涉"严重侵害了伊拉克的领土主权完整,践踏了国际法准则,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干涉主义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强权政治紧密相连,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沃勒斯坦认为维持美国霸权的战略框架正在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7、8月合刊上发表文章《美国的衰落和为了霸权而斗争》,回顾了1945年以来美国霸权政策的发展历史,指出支撑美国霸权的战略框架在1965—1973年开始受到冲击,此后美国开始反攻挽回颓势,但德法俄的联合、东亚的崛起、以世界社会论坛为代表的反新自同主义全球化的社会运动将最终使美国霸权终结.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