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历史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展开了深入的考察,指出我国经济失衡的5个方面新矛盾和矛盾生成原因,分析其对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金融危机也凸显出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着外贸出口依存度过强、金融体系改革发展较慢、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要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采取着力扩大内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强金融创新和监管、多举措促进出口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工具搭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一直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最为重要的目标,忽视了国际收支平衡这个目标.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部失衡问题愈加严重,并且对中国经济的内部均衡目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目前有必要加快转变原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把国际收支平衡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体系.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丁伯根的汇率政策模型,提出了短期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搭配,为实现中国内外经济均衡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长期实现其内外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约束我国经济增长的宏观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失衡具有了新特点,要求宏观调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注重需求管理的同时,注重供给管理;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发生变化:更精确和科学地实施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5.
在矛盾突显的后危机时代下,“再工业化”的提出是美国坚持“领先战略”的本质要求,是在新能源革命催化下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结果,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赶超战略”和改善自身经济的失衡程度。文章基于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几点认识,认为美国“再工业化”在微观层面上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构成了冲击效应,分解为壁垒效应、锁定效应及倒逼效应。为此,在后危机时代下,我国企业技术进步路径应逐步由模仿导向到创新导向转变,增强创新能力,以应对“美国制造”的替代性挑战和规避“模仿陷阱”。  相似文献   

6.
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要达到“经济增长,结构合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同样不可忽视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就是既要考虑促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分析了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即收入水平低和收入结构失衡,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需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状况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适时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经济冲击提供了切实举措,同时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更是贴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外形势中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并存,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际和国内环境彼此影响,不确定和不可预科的因素较多.要深刻认识世界经济贸易新走势,世界经济格局新调整,根据转方武、调结构的新要求,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的新任务,千方百计穗外需、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资经济的不利影响,并根据不利影响指出我国外赉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大多采取缩减资本支出、控制生产成本和撤资裁员等应对之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外资政策构成巨大的挑战,为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提出了一揽子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而外资政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需要重新思考与定位外资政策的走向,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应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用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认识,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96年起,宏观经济形势从总需求膨胀转向了总需求不足。为了刺激需求,发展经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呢?在实施这些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资本主义进行国家干预、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缓和经济危机进行理论辩护。书中所提出的为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我国现在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大危机时期不同,但就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是市场经济而言…  相似文献   

13.
刘伟  蔡志洲 《理论前沿》2009,(2):5-8,13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击。本文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与体制背景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保持平稳较快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经济调节。经济调节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但主要是维持经济总量平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公平收入分配。政府要履行好经济调节职能,就必须加强和不断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水平。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尽量避免和减少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政府失灵。为此,就必须正确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搞好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防止操之过急,慎用行政手段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此次增值税转型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中国历史上单项税制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对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将为增值税转型的完善提出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欧等发达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今后两年将投资4万亿元拉动国内经济,4万亿元扩大投资将通过乘数效应带动行业和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我国经济金融政策及时转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贷币政策,国家及时出台拉动内需的重大措施,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增长.作者为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不断蔓延。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金融衍生品市场起到了加速危机传导的作用,并使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破坏严重,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濒临破产窘境,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必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山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戴相龙本刊记者雷咸成中央银行是我国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央银行怎样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  相似文献   

20.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而进行国内国际市场主体转换的权宜之计,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推动实现中长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目标的主动战略选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限于封闭的自我循环,而是走更高水平开放的发展之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区分,需要我们将眼光从内需外需指标转移,聚焦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经济活动在本土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空间配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非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并行循环,两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由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发展模式,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中国价值",而且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推动和引领构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