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瘦肉精"、"苏丹红"、"大头娃娃"、"结石宝宝"、"毒豇豆"……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些不忍回忆的民生之痛。在这样的食品安全形势下,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2.
毕诗成 《检察风云》2010,(19):74-74
新闻背景2010年1月,海南出现"毒豇豆"事件;4月,地沟油产业链被曝光;7月,麦当劳引出"橡胶门";同月,霸王曝出"致癌门";8月,圣元身陷"性早熟";9月,金浩公司因被曝光所产茶油中含致癌物而致歉。食品安全问题接踵而至,令人心惊。  相似文献   

3.
大李 《中国律师》2011,(4):18-20
富士康跳楼事件,毒韭菜、毒豇豆,“限房令”,陕西榆林的行政对抗司法……过去的2010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频发,并不断通过网络的力量向全国推广,有的甚至被人为“扩大”。在刚刚闭幕的全国  相似文献   

4.
茅慧媛 《法制与社会》2013,(35):201-202
“毒胶囊”事件的曝光,再次为我国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本文将以“毒胶囊”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并试图阐述由“企业一政府职能部门一消费者”三方全程控制食品安全的法律监管体系,由此减少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希望本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的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关注焦点问题。随着“毒奶粉”“毒胶囊”等案件不断曝光,大家对自己的餐桌产生了深深的不安,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餐桌?2月26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食品安全问题案件,被告人黄某因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依法判决。  相似文献   

6.
河北平山县的“苏丹红毒鸭蛋”被央视曝光后,“毒蛋”事件在第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指责、愤慨、建议一时俱来,完全没有令人感觉到,其实我们已经被诸如毒烟、毒酒、毒辣酱、毒棉被、毒快餐之类禁之不绝的事件折磨得身心俱疲。和往常一样,这次的新闻媒体同样对该事件做了详细至极的报道,而且同样没有忘记用“深度分析”给事件贴上五颜六色的标签。然而,过多的眩目标签恐怕反而不利于普通百姓理解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件。依笔者愚见,以三种颜色为媒,足矣。“红色”:喜兴的红心蛋,骇人的苏丹红在中国,红色是传统文化中最吉祥的颜色—…  相似文献   

7.
吴宇 《检察风云》2010,(3):56-57
不及百天,上海世博会的大门将向世界敞开。在迎来世人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进入“冲刺”阶段的世博会筹备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悬念”或者挑战。记者为此采访了世博会组织者及上海市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目前食品安全状况却令人忧虑: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面粉掺加增白剂。大米用矿物油“抛光”。食品中大量使用“添加剂”。“注水肉”、“瘦肉精”、“苏丹红”……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石家庄市桥西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几年坚持对该区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近日.又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执法调研和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10,(6):4-4
今年1月25日至2月5日,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含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超标。消息一出,全国各地加大对海南豇豆的检测力度,又有多个地市发现海南豇豆残留高毒禁用农药。  相似文献   

10.
“延迟退休”的说法令人关注。其实,人上了年纪,退休还乡,自古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新华网“2012两会调查”的22个选项中,“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名列前茅,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如何监管食品安全,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2.
马竞  曹天健 《政府法制》2008,(12):45-45
河北晋州“毒毛巾”案件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一年后,再次成为人们特别是法律人关注的焦点。 这缘于不久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晋州“毒毛巾”案件作出的终审判决。该判决以“生产厂家针对媒体与公众对其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苛责应予以必要的容忍”为由,驳回了河北晋州海龙棉织厂(以下简称海龙厂)对央视的上诉。而就是这份“客忍判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相似文献   

13.
“地沟油”、“松香鸭”、“毒豆芽”……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紧揪着百姓的心,也成为各级人大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连续两年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题监督。打响了一场保卫餐桌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14.
"瘦肉精"、"苏丹红"、"大头娃娃"、"结石宝宝"、"毒豇豆"……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些不忍回忆的民生之痛.在这样的食品安全形势下,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专门挑有"虫眼"的蔬菜购买,因为"虫子吃的菜农药残留肯定不超标".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公众心里缺少食品安全感.面对这样的公众情绪,我们 的食品安全部门理应在一次次教训中自我反思,并不断加固屏障,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北晚 《政府法制》2008,(22):50-51
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当今世界,“民以食为天”更多地被扩充为“民以食品安全为天”。当如顽疾一般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验和前车之鉴或许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酱油风波”、“月饼风波”、“瘦肉精风波”、“奶粉风波”、“苏丹红事件”及近期的“福寿螺事件”发生后,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等报道时常见于媒体。食物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相似文献   

17.
杨育谋 《政府法制》2008,(21):16-1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可悲的是,总有企业不将生命当回事,石蜡大米、苏丹红咸鸭蛋、敌敌畏火腿、硫酸铜木耳……屡屡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不寒而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在当下似乎已沦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  相似文献   

18.
胡小松 《中国法律》2011,(3):15-17,76-78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也于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锋 《江淮法治》2011,(17):51-51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报道有效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同时媒体积极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揭露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由于现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非常敏感的话题,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周永年 《检察风云》2010,(15):26-27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确立“一个世纪的进步”主题以来,历届世博会26个主题中,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共同寻求实现城市范畴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的三大和谐。它的人文色彩更加浓郁,时代气息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