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蕾 《统一论坛》2008,(2):54-57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年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2.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卢仁江 《今日浙江》2012,(22):62-62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桑德尔上课时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圆点,然后问学生:“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答:“一个黑点。”桑德尔说:“你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这其中最大的部分却是白的。这就好比我们看人,如果只看见这个黑点,就会把人看成是黑的;而如果在看到黑点的同时,看到其余部分是白的,看人就比较客观了。总盯着他人的黑点,就把他人的黑点放大了,就会使自己失去朋友。相反,你不盯着别人的黑点,别人的心门就会为你敞开,辅助你成就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我看见了     
晋琪 《前进论坛》2012,(8):57-57
小径上,微风轻拂,叶落几许,感动又一次将我轻轻环绕。我望着前方他们牵手的背影,我看见了他们内心,是怎样的淡然和澄澈。隔壁那对老夫妻,大抵都已年过80了。然而有他们做邻居却毫无沉闷之感,反倒增添不少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妈妈,地动山摇时,我看见老师的身躯比那坠落的楼板还要快,他扑在课桌上,楼板却砸在了他的头上。血流下来了,一滴一滴,滴在他保护得安然无恙的学生身上……妈妈!你知道吗?他是真正用血来浇灌花朵的园丁呀!  相似文献   

6.
李寅峰 《台声》2011,(6):70-71
从启程前向报社、上级领导机关打报告,到出发后每天给9岁的儿子编辑短信介绍行程,到台湾酒店中和其他媒体同行一起写消息稿,到回来后一篇又一篇的通讯见报,再到自己网络空间里的随笔感悟,半个月来,从几十字到几千字,从公文、家书到新闻、随笔,和此次活动相关的各类文体的文字都写了一些,按道理,交差勉强可以了。但是真的,不过瘾。工作的任务,应当算完成了,自己留下的任务,却如心里悬着的石头,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7.
瞿雄章 《台声》2002,(12):43-44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作家,放着赚钱的题材不写,甘冒不被出版或出版后赔本的风险,写一部与流行的“畅销书”无缘的书,这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他图的又是什么?金秋10月的一天,当我从原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启幕手中接过散发书香的长篇小说《台湾少年》时,我真的感动了,从心底里祝贺他终于出版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新书。我与郑教授一同坐在省府5号省台盟会议室促膝长谈,伴随着他指尖飘散的屡屡烟云,我仿佛看到了一段被尘封了60余年的历史,心中的疑问终得解答。1938年,一批充满稚气且爱国、爱乡的台湾少年…  相似文献   

8.
在此岸想看彼岸,在彼岸望着此岸。看得到此岸彼岸,触目黑发黄肤,听得到这头那头,开口论语诗词。此岸、彼岸、故乡、故土、岁月重叠,一切遥不可及,一切又举手可触。十年前当记者还是少年随家人参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生活·台湾”十位台湾摄影名家,展览近300多幅台湾风景和民俗的影像作品,昔日的感动与是两岸交流的深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过岁月,是两岸摄影家无法释怀的情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一路走来的一段艰巨历程。如果把1949年作为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的时空分切点,双方各自的历史]进异同,两岸的当代摄影史不但异彩纷呈,更显现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9.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8,(19):62-62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仁在专栏中提到自两岸开通周末包机直航,很多去台湾的大陆朋友来到台北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20年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看到的是满大街都骑着自行车;20年后,大陆客到台湾,会发现这里竟然到处在骑自行车。”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台湾?或许在看过台湾电影《练习曲》后,你的心中会有答案。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日常的,可以在粗砺的生活中看见温良恭俭的台湾。  相似文献   

10.
"看见"几乎成了柴静的LOGO,曾有记者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柴静说,"一个人由无数他人构成"。不错,她自己便是一个多人合成的"作品"。在崔永元、白岩松、罗永浩、张立宪等一干"老男人"的"劲炒"下,柴静新书《看见》成为2013年开年第一畅销书,已破100万册大关。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上,《看见》均占据热卖榜首。在最近的地方,"看见"新闻站在教室走道里,8岁的柴静捂着左  相似文献   

11.
许小丹  林双川 《台声》2001,(5):43-44
“我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大三学生,来自台湾花莲的高山族同胞,用台湾话讲就是正宗的台湾人。”初春的一个午后,按照电话预约的时间,李师翩准时出现在一家咖啡馆,一见面,个子高挑的李师翩便自我介绍,显得非常大方。   李师翩快人快语,讲得一口相当标准的普通话,洋溢着一股艺术热情,穿着打扮与北京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看上去,浑身透出一股爽朗劲。“好多台湾和大陆朋友经常会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到北京上学?确实,一个台湾女孩子,远离家乡父母,千里迢迢到北京求学,在许多人眼里是有些不可思议。但我自己最明白…  相似文献   

12.
不是要难为你,也不是想自我显摆,朋友,请问台湾有什么?我的意思是,除了美丽的日月潭、阿里山,高耸人云的101大楼,小巧雅致的台北故宫,香甜可口的水果,没完没了的台风、地震,创业的台商和作秀的政客外,你脑海中的台湾还有什么?而这些,就是台湾吗?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2009年的夏天开始了赴台驻点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为什么需要文学?了解文学、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价值判断有什么关系?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孟樵 《台声》2013,(10):58-58
20年,是展翅高飞?是往内在做更深入的探寻?20年,可以是什么样貌?长大了?台湾国际女性影展在台湾“走”了19年,今年踏上第20届。如同人类的生命成长,20岁,成年了。如同以往每年所关注的议题:性别。  相似文献   

16.
台湾社区医疗经过多年的发展,寻找到了适合自身的模式,成为亚洲地区的最佳典范之一。台湾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对大陆社区医疗发展有何启示?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上,有哪些心得?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台湾坜新医院院长张焕祯。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7):39-40
最近台湾发生几起有关“认同”的争论,包括“台语文”事件及两岸几位学者对台湾民意结构趋势不统反独的忧虑等。这些争论如果回到源头,还是两组老问题,第一组问题是,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台湾人是什么人?第二组问题是,台湾人如何建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8.
陈思 《时事报告》2006,(6):50-51
“人要脸,树要皮”,我觉得这句俗话说得十分形象。树木被剥去皮就无法正常地生长,同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脸面都不顾,那么他也无法正常地做人。在回学校的公共汽车上,经常会看到当有老年人上车时,有很多大学生站起来主动让座。每当这时,我总会有点感动。也许,有人会不屑地说:“这点小事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19.
“看见了,看见了!”5月20日在江西省波阳县中医院住院部1号病房内,当医生揭开蒙在程雪娇老人眼睛上的纱布时,这位老人激动不已地叫了出来,微微发红的眼眶也许是尚未痊愈.也许是因为重见光明的喜悦。 这位76岁,家住鄱阳镇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冯昭 《台声》2011,(3):35-35
大陆“首善”陈光标春节前带了几十箱的钱,到台湾行善“让钞票飞”。这场“感恩之旅”、“高调之旅”,陈光标除了带来红包,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