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这是一个没有雷锋的年代,那位名叫雷锋的人已经离开我们足有50年了。这是一个有"雷锋"的时代,许多不叫雷锋的人做着与雷锋一样的事。不是只有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才会存在犹如雷锋这样的热血青年。在当今这个如此绚烂的时代,"雷锋"依旧很多。50年了,雷锋没有远去,他,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他只是随手捡起了一块纸屑;或许,他只是搀扶  相似文献   

2.
白杉  子荫 《党史纵览》2004,(3):19-22
在沈阳市光荣街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住着第一个把雷锋形象搬上舞台的张玉敏、第一个写雷锋故事的陈广生、第一个说雷锋的朱光斗.几十年来,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断地宣传雷锋,这个干休所也因此得名"学习雷锋教育基地".还有一个张峻,他不住在这家干休所,但他是第一个拍摄雷锋的人.他们把一生都交给了宣传雷锋的事业.雷锋精神影响如此深远,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9):8
陈瑛在《党建》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雷锋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迅速成为一名先进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辉的道德模范,是因为他迫切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学习。除了重视学习,雷锋还善于学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雷锋用全部生命和实践做出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不应是为了装点门面、炫耀自我,更不应当成捞取个人名利的  相似文献   

4.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努力去达到的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人生是短暂的,而在人生中所筑起的最高境界是永存的,浩瀚的人生,源渊的历史,不正是一部高歌真善美统一的“圣书”。今天,在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三十年之际,让我们重新回味下雷锋光辉的一生,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雷锋追求真善美。他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的楷模。雷锋对真的人生追求,主要体现在追求真理、热爱和珍惜现实生活,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  相似文献   

5.
雷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故事、语言和日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  相似文献   

6.
桦欣 《新湘评论》2013,(6):14-16
从1963年2月毛泽东从报刊上读到有关雷锋的报道到1965年8月,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五次赞扬雷锋,两次为学习雷锋题词。党的领袖如此高度关注一个普通的战士,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7.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雷锋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他的名字,我们铭记于心;他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中国社会历经时代变迁,雷锋始终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仰,雷锋精神始终是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雷锋,这个全国人民熟悉的名字,是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精神楷模之一。从毛泽东1963年3月5日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起,雷锋的感人事迹就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他的高尚精神和伟大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鲜为人知的是,雷锋典型的挖掘、雷锋精神的宣传却同一位开国将领密不可分,那就是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的吕清。吕清(1915—2010),河南光山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  相似文献   

10.
1990年3月12日,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堀江义人在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后,题写了这样一句话:“雷锋属于全世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同时又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那就是:雷锋虽然从未出过国,但他的品格却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社会制度、超越了信仰,在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世界人民心中引起了共鸣。 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曾在《人民报》上撰文,号召越南人民向雷锋学习。泰国政府曾专门翻印过题为《雷锋》的小册子发给国民,用以进行道德风尚方面的教育。巴西、法国、新加坡等国也都有类似的群体活动方式与学习形式。1980…  相似文献   

11.
陈瑛 《党建》2013,(3):22-22
雷锋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在他的人生路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想必大家都关心这个话题。雷锋最初的学历是高小,思想和文化水平并不太高,正如他自己所说:"1958年入厂的时候,我只是一个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的工人,在生产上只能做到完成自己的任务和达到每天的定额。"通过后来的学习,"才使我的思想和眼界变得更加开朗和远大,才使我的干劲越来越高涨","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为了做忠于人民事业的人,雷锋迫切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他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地学习。年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纪念日。虽然雷锋因公殉职40年了,但雷锋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雷锋日记》的那些朴实话语铭刻在整整一代人的心里,雷锋精神影响着几代人。 作为一个曾与雷锋相识并在一起互相交流思想认识的我,雷锋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可结识雷锋的那个日子却如同在眼前,永不忘怀。 那是在41年前的1961年9月中旬,时值金秋时节,天高气爽,阳光灿烂,沈阳军区“双代会”在沈阳市隆重召开。雷锋作为士兵先进人物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正逢中秋佳节,军区首长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3月,都是全国人民纪念雷锋的日子。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想念他、纪念他和学习他?如果回顾和分析一下雷锋的事迹,就会发现,雷锋所践行和弘扬的,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付华,虽然是前郭县大草原深处一个小镇的普通教师,却是—位令人感动的人物。他40多年做好事上万件,记道德日记260万字,收信回信几千封。他始终坚持这样三条原则:一是少说多做;二是不说也做;三是说得漂亮,做得更应该漂亮。为了当英雄见毛主席而学雷锋1963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位雷锋式的战士给他们班做校外辅导员,刚刚10多岁的付华就产生了要永远学雷锋、做雷锋那样的人的念头。  相似文献   

15.
本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1周年纪念日,我们选发了几则《雷锋日记》。可能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也有人不这么看,据说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就挂着中国的普通战士雷锋的画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在雷锋身上当然也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然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那种伟大的精神。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也许你还会读出一些新意——比如他对讲话长短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社会急剧转型带来复杂变化,雷锋和他的事迹也在思潮的不断更替中,呈现多角度读解。不能否认,雷锋是在特殊历史阶段涌现出来的一个先进典型,后人看待雷锋,不能脱离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个名字至今在传唱,他忠于人民忠于党;有一种精神至今在弘扬,他爱憎分明不忘本……他的名字叫雷锋。而随着那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的还有一首脍炙人口、昂扬向上的歌曲,那就是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相似文献   

18.
1940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圹一个贫农家庭。在黑暗的旧社会,广大劳苦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雷锋一出生,就泡在苦水里。他父亲因多次遭到日伪军的毒打,于1945年春去世。第二年,12岁的哥哥被资本家折磨而死,小弟弟也连饿带病死在母亲的怀中。母亲不堪忍受痛苦的折磨,狠心丢下了小雷锋,悬梁自尽。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经常出去讨饭、砍柴、挑水、帮人看牛。有一天,他到地主的山上去砍柴,被地主婆撞见,地主婆抢走他的刀,凶狠地朝他砍去,从此,雷锋  相似文献   

19.
程世刚 《党史博览》2007,(12):52-54
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已经过去40多年了。今天我们透过尘封的历史,重温当年那轰轰烈烈的动人一幕,还原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历史细节。知道这些细节,对我们通盘概括学习雷锋活动的历史全貌或许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