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务咨询     
《天津支部生活》2012,(7):33-33
支委会在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的入党问题之前,要做哪些工作?问:我支部最近欲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的入党问题。请问,在开会之前支委会要做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乌盟卓资县公安局有一位老民警,20年如一日,每天都在重复着收集情况、整理材料、起草文稿的秘书工作,曾连续16年被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秘书、全盟最佳民警,1994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他就是卓资县公安局年龄最大的民警、现年59岁的赵天祥。赵天祥于1959年参加工作,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调入县公安局后,他先后从事过刑警侦查、治安内勤等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又写得一笔好字,县政法委于1982年选拔他当了秘书。1988年县公安局要选调一位政治可靠、德才兼备、文字水…  相似文献   

3.
西花厅的党支部 到西花厅后,我就开始同周总理和邓大姐一起过组织生活,但因为周总理工作忙,很多时候党支部的活动他都无法参加,相比之下,邓大姐倒是经常参加支部的活动,还经常给我们讲党课。周总理常为自己不能参加支部大会感到遗憾,但他却明确地告诉过我们,他在家时支部有活动一定要通知他,有些重要的事情他一定要参与,比如党支部改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很多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或是生活事宜。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主要秘书有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后来到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又增加了江青,于是此时,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都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由于受时代所限和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风格,这五位秘书演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5.
我在职时经常阅读《北京支部生活》,她曾给我的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曾给刊物写过稿件,还获过奖。在我离职之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直到今年年初,我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又看到了《北京支部生活》,发现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报道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6.
任龙 《廉政瞭望》2010,(10):16-17
毛泽东一生中先后任用过许多秘书,可以说他的政治生涯基本上是在秘书的陪伴下度过的。因而在他的文章、讲话和谈话中,对秘书工作论述最多的是领导人秘书问题,反映了毛泽东的秘书观。  相似文献   

7.
莫中远 《党课》2013,(15):124-125
六年前的秋天,因工作调动我有幸来到市委支部生活社发行部工作。说句实话,虽然此前在宣传系统工作很多年,也曾接触过出版发行单位,但对如何做好党刊的发行工作,我心里真是一点底儿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他口述的《我与审计风暴》中回忆他10多年的三线磨砺,现摘录如下。1971年,我被调到当时航空工业部的572厂。我在工厂干了12年,会计员、车间支部副书记、车间支部书记、厂政治部副主任、厂党委副书记、厂长,经历了不少岗位。尤其是厂政治部副主任,我干了6年。宣传教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第9期刊发了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读完文章后,我为他爱岗敬业、为民爱民的精神所感动。他36年来在门诊一线工作,始终如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1.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2.
张国骥 《湘潮》2006,(2):23-23
我是从1992年10月起任郑培民秘书的。当时,郑培民刚刚走上省政府副省长岗位,我是他到省里工作的第一任专职秘书。1996年初,我调到省政府办公厅社会发展处任处长,离开了郑培民。离开之前我想,当了三年半专职秘书,怎么着也得为郑培民的为官为人总结几句话。有一次,在陪郑培民散步  相似文献   

13.
岳涛 《党课》2013,(7):126-127
一般来说,撰写、编辑稿件是各报刊编辑的分内职责,外人主要是通过投稿和报刊建立联系;而我却是在还没有进人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之前,就已经授命承担了“编外”编辑的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上车、后买票”。而这,正是我与《党课》结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友情评刊     
作为《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的老朋友、热心读者,我时刻关注着杂志的蜕变和成长,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它是服务指导我们支部工作的一本实用手册,早已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2014年第四期刊登的《朱彦夫:一个老兵的三场战斗》这篇人物通讯,让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完朱彦夫的故事,我强烈地感觉到,老人的背后,矗立着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15.
二月二十日晨,我正伏案为《党的生活》撰写专栏文稿,如同往昔一样,依然是抽烟、依然是品茗、依然是独自凭窗;一切都依其然而怵,了无别样。谁料,在这“依然”中,意外的事发生了──邓小平同志辞世了!闻讯,始而呆,继而潜然泪下。文稿的思路奚然中断了,只有满面泪痕。按说,我道约应撰的文稿是杂文.而斯时我却想违约而言他──写点儿纪念小平同志的文字,以寄哀思。能说什么呢?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既未随小平同志南征北战过,也没有在其帐下布政司职,甚至来亲自聆听过他的片亩只语。“普通’如此,就说”普通”吧。一种政策的正…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之久的我,刚来时,由于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工作中常常受挫。正当迷茫困惑之时,主管部长递给我一本《北京支部生活》,说:“没事多看看,对工作会有帮助。”从此,我就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当时我在一所高校的党委组织(统战)部工作,参加市里一个统战工作会议,得知市委统战部和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统一战线知识竞答活动。这样一个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村义光在中国生活了10年,在我军中也战斗工作生活了8年整。他现在是一位日本社会活动家,是日中和平友好协会常任理事,山梨县支部长,回想四野战友会副会长兼总务局长,还担任许多社会职务。他几次率团来中国访问,与日中两国政府经常接触来往,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是一位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老朋友。那是1946年的夏天,中村义光参加我东北民主联军不久。当时正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刚爆发。中村义光听到原满洲第五队直属特务队的高桥大尉6月间在东满一个日本飞机厂被枪决,中村、北川、山口三人被吓得逃跑了。那是一个没有月色的黑夜,他…  相似文献   

19.
友情评刊     
读《北京支部生活》第二期的人物通讯《春风化雨暖人心》,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80后交警”“青年党员”这两个关键词,他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同样是80后、同样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我。  相似文献   

20.
做客本期“支书有约”的嘉宾是天津市扶轮中学党支部书记张宏声。在近四年的支部工作实践中。他认真钻研,努力实践,带领全校党员教师自加压力、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支部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