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26日是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独立自主、和平统一奋斗了一生的大韩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金九先生(1876-1949)逝世五十周年,韩国为此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6月24日下午6时,在汉城韩国出版中心国际会议厅举行了(白凡金九全集)出版首发式,拉开了纪念金九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金大中总统,前总理、现任白凡金九先生纪念事业协会会长的李寿成先生等各界人士ap余人出席了首发式。金大中总统在会上致祝辞。祝辞中指出,由于未能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奉戴为解放了的祖国的领导人,由于白凡先生未牺牲在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2.
《当代韩国》2009,(1):I0003-I0003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3.
申圭植是较早来到中国从事韩国独立运动的著名人物,后来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早期领导人,曾经担任代理国务总理兼任外务总长。申圭植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他在临时政府内"欧美外交独立论"和"武力独立论"激烈对峙,外交陷入困境的状况下,另辟蹊径,探寻出"外交武力融合独立论"的新路径,为临时政府生存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贡献奠定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外交活动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旧址即将修复开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我国重庆市建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旧址,在中韩双方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正在加紧修复。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运动爆发以后,一部分爱国志士于...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抓周年、抗日战争胜利和韩国光复54周年,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主办的“重庆时期的韩国临时政府学术研讨会”于lop年9月6日一7日在重庆银河大酒店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对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的活动(包括其政治、军事、外交、党派、宣传等活动以及独立党、临时政府与国民政府等方面内容)广泛进行研讨。这也是陈列馆1995年8月成立和对外开放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韩国独立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是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杭州、沈阳、甘肃、重庆等地从事韩国独立运…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9~11日,“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上海旧址管理处、《当代韩国》编辑部共同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家报勋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资助,有50名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正式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共同主编的《二十七年血与火的战斗:纪念韩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论文集》一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中了中国学术界研究韩国独立运动史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两篇综述文章组成。复旦大学石源华教授的《韩国临时政府在华27年奋斗史述论)一文从8个方面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创建过程以及活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评价。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在《40年后重访独立运动旧地》一…  相似文献   

8.
韩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朴殷植一、生平事迹朴殷植(字圣七,号谦谷、白岩,1859—192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韩国爱国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第二任总统。朴殷植于1859年9月30日(阴历)出生在黄海道黄州郡南面一农村...  相似文献   

9.
张欣 《当代韩国》2004,(2):98-99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管理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4年4月10~12日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诞生地上海举行了"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9个省市29所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并集中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简介本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韩国不甘亡国的人士被迫流亡,成立临时政府。为争取韩国独立,进行反日斗争,从1919年起,临时政府迁到中国上海,其间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重庆莲花池38号。1945年11...  相似文献   

11.
曹中屏 《当代韩国》2021,(3):110-125
1919年"三一运动"中朝鲜半岛人民群众的"独立万岁"运动与民族主义者争建临时政府的运动几乎并行发展,运动中出现的这两种潮流,严重影响着半岛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三一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运动的展开过程及其性质、民众呼喊"独立万岁"的流血斗争中其指导者在国内外组建"临时政府"的情景,以及统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历史定位显示,"三一运动"体现的时代精神是:朝鲜半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男女、信仰、阶层的全民族的团结、战斗精神.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是朝鲜人民反日独立运动各派别共同奋斗的结果,标志着旧的以复辟君主制为目的的势力退出了历史舞台,民主共和思想(包括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主义、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朝鲜半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2.
穆越 《当代韩国》2009,(3):93-96
1968年春,大韩民国政府将两枚建国勋章颁发给朱庆澜将军,以表彰他在1931~1933年间秘密支持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以及保护韩国独立运动志士的功绩。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份不同寻常的纪念品竞在海外等候它的中国主人长达16年之久。直到1984年秋,才由海外经香港转送到了朱庆澜将军的家人手中。  相似文献   

13.
朱芹 《当代韩国》2009,(1):85-91
李承晚于1919年9月至1925年3月当选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在他任临政总统前夕,参与了一次要求美国委任统治朝鲜的事件,引起韩人的强烈反弹,给其本人和朝鲜独立运动均抹上了一层阴影。笔者主要依据李承晚与安昌浩、郑翰景之间的电文及相关资料,探讨了这一事件的原因、后果及责任。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11月 19~ 2 1日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和浙江省杭州市外事办联合主办的“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 (杭州 )”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和韩国的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探讨了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开展独立运动斗争的历史 ,尤其对临时政府要员在杭州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挖掘史料及如何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现代中韩关系史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韩国独立运动在中国是现代中韩关系史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会议主要围绕这一内容展开广泛探讨。韩国成均馆大学张世胤教授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中国关…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地的朝鲜族人口朝鲜半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和大韩民国(韩国)的人口均由单一民族──朝鲜族(韩族)构成。今天,朝鲜人LI为2270万人(1992年),韩国人口为4405万人(1993年)。其中除长期居住在朝鲜半岛的3万多华侨之外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大韩民国虽然对儒教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是依然尊重过去受儒学影响的政治家和学者们,并恪守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理念.这在韩国发行的诸多论文、思想评论家的文章,以及电影作品等中都有所体现.大韩民国国民对孔子的热爱之心是出自对儒学的尊崇,儒学如同作为大韩民国最初使用的语言中国的汉字一样,是最初的价值观的规范框架.这是颇受大韩民国人民信赖的基本原因.大韩民国即使在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依然非常尊重过去的传统.因为大韩民国认为,这样可以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韩国总统金泳三和夫人将于3月26日至3月30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期间,两国领导人将举行会谈;总统还将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说。在华期间,总统和夫人还将访问上海市,并参观40年代由朝鲜的民族独立活动家为同日本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而在上海设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相似文献   

18.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员及其家属一百多人于1938年10月底转移到了柳州。在柳州近半年时间里,他们坚持进行抗日复国运动。1938年12月初,朝鲜义勇队本部成员奉命转移到了桂林,并在当地积极开展抗日独立运动。1939年5月到1941年9月,《东方战友》社设在桂林。1939~1944年间,柳子明先后两次来到桂林工作。  相似文献   

19.
韩人独立运动时期,李承晚的对外观有个萌生、转变与成型的过程,经历了从蔑清拥日防俄亲美到附美联华抗日反苏的蜕变。相应的,李承晚的对华观也由蔑清反清转向了联华疑华。李承晚的对华外交主要体现在跟中国护法军政府开展的缔交外交上,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国护法军政府实现了外交承认。  相似文献   

20.
大韩民国建立已经五十年了。我们对友好邻邦韩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大韩民国的建立是韩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上世纪末,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日本开始加强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