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行动指南。多年来,党和国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非常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不断走向成熟并进入中央、自治区等各级领导岗位,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巍巍夹金山,山顶上终年难化的积雪在阳芜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滔滔岷江水。在历史的长河中洗尽尼多岁月的铅华。大浪淘沙。革命英雄立潮头!70多半前,红军用钢铁般的意志走完长征,创造7人英革命丈上的伟大奇迹。今天,来自中央及四川的媒体追寻革命免辈的脚步,重走红军在四川境内的长征路。感悟长征魂,见证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21,(4):20-22
正一、红军长征时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探索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我党建党以后第一次大规模地与少数民族发生联系的开始。红军长征历时两年,三大主力经过十多个省份,途中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与瑶、苗、壮、侗、布依、土家、彝、白、纳西、藏、羌、回、裕固、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发生过联系,播下了革命火种,开启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探索。长征过程中,红军逐步深入到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接触少数民族。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途经十多个省区,其中有50%以上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各方面条件都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党和红军创造性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工作。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少数民族工作的特殊性,阐述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对少数民族的团结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团结工作。党和红军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主张,争取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信任,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党和红军少数民族工作的伟大胜利,是红军长征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试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红军长征的组织保障作用李萃华所谓党管军队干部,就是党在军队中的各级组织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培养、选拔和管理各级各类干部。其含义有三:一是军队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二是有关干部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天宝,原名桑吉悦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人。1917年出生,1935年参加红军。建国后,他曾担任过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中共西藏自治区委书记。从八大到十六大,他是连续参加过9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老党员。1936年,中央党校在陕北定边县专门成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班。1937年,党校从定边迁到延安后,党校的规模扩大了,人数增加了。按照编制序列,少数民族干部班被编为中央党校第七班。桑吉悦希担任班长。有一次,毛泽东在党中央党校讲课。讲完课,学员们列队到校门口欢送。第七…  相似文献   

7.
王稼祥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肯定,但很多人的认识仅局限于建国前。苏区时期.王稼祥是苏区中央局委员(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遵义会议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领导指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力主毛泽东的领导,“投了关键的一票”;  相似文献   

8.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8,(11):38-39
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同藏族人民(包括上层宗教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国民族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号线。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坚决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寺庙,不准毁坏寺庙经典,不准强借乱没收;积极团结各界人民,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政权和民族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一书提供的名单,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当中,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左右。另据军史研究专家统计,长征中牺牲的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包括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余永寿等;在战斗中牺牲的军职干部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等人。(于晓明)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干部有八十多名@于晓明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军的十个问题的研究(下)陈伙成六、关于红军政治工作制度的确立问题所谓政治工作制度,就是党在军队中建立的进行政治工作的制度。它的内容是:团和相当于团以上单位建立党委员会,设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建立基层党委员会,设政治教导员;连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的痛苦考验和艰难磨炼中逐渐走向成熟。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展示了自我纠错的勇气和能力,促成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长征过程中,党坚决反对张国焘企图分裂党的行为,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并强化了党内的团结。长征挑战了人类意志和生命的极限,铸就了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显示出红军的英雄本色,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经过长征的考验和磨炼的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了成熟,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努力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赴抗日战场,并担当起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保证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一、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本民族群众有血肉联系和深厚感情,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桥梁,通过他们能有效…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彭塞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简言之它是这个革命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红军长征前,这个革命不仅受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张学强 《世纪桥》2009,(13):3-5
古田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并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在此基础上,其发展成为关于党的干部建设的原则,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加以具体地阐述,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1,(7):19-19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是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面时军阀的反动统治。重庆地方党组织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先后发动30多次武装起义.打出了“四川红军”的旗帜,支援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这一时期,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境内,跟反动军阀展开鏖战。  相似文献   

16.
埃得加·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在《延安笔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述:"我们在延安的日子里,一次曾碰到一个瘦高个儿,一头卷发,行为比较异样,说话不大听得懂的红军战士,通过翻译才知道他是一个来自川西北的战士,现在延安一所学校里读书识字,看来他和多数战士相处得很融合"。   海伦·斯诺讲的这位红军战士就是来自四川甘孜地区的藏族红军战士--扎喜旺徐。他是我党重点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建国后曾任青海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扎喜旺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从小给头人放羊,给土司做娃子,受尽苦难。那么,他是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海北州委、州政府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少数民族干部选配方面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使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陵风云》序彭塞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涪陵地委党史研究室向同伦等编著的、反映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以下简称二路红军)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实文学《武陵风云》一书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二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四川省委、省...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几个重要事实和数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几个重要事实和数字元江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红军在这个地区停留的时间最长,经过的地域最广阔,遇到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坚决,指战员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了证明四川在红军长征历史...  相似文献   

20.
1937年3月中旬,在甘肃河西走廊与国民党“马家军”血战了195天的2万多红军西路军将士,兵败祁连山。被打散的红军战士和伤病员,怀着一颗对党的赤胆忠心,纷纷踏上了东返陕北寻找党和红军部队的路程。其中有一位身负重伤的红军干部,他拄着拐棍,拖着一条残腿,靠着顽强的革命毅力,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回到了延安。 他就是原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十一团一营营长、解放后任中共河南省商丘地委书记、商丘军分区司令员的刘克先。 刘克先是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刘家田村人,生于1914年。1928年,当土地革命的风暴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