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从理论的层面对女性主义相关主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主要从女性中心批评、父权二元对立、阴性书写与身体写作、性与性别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认为要强调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基础,同时注重中国本身的宗法父权特质,即要建构属于中国自身的民族特质的女性主义文论。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一直是具有争议的翻译研究学派之一,在其起源阶段,女性的话语权一直是被迫翻译成处于主导地位的父权话语之下。随着翻译的逐渐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使我们注意到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身份、性别、政治立场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妇女运动不仅将性别意识带入到翻译研究中,而且对人们在社会刻板印象,语言形式,语言与政治翻译,译者的身份等方面的观念转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在发表初期受到了政治批判。邓晓芒和张清华运用"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客观分析,传统的社会学与艺术风格的分析在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性别话语"中,主要包括女性和生殖崇拜、女性形象与女性命运、性别政治研究。从邓晓芒的研究到性别话语,这些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延伸并强化了作品的意义,拓宽了我们理解小说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0年美国作家杰奎琳·凯利的《女孩的进化史》成为美国纽伯瑞大奖的银牌作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卡波妮娅·维吉尼亚·塔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论文尝试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从作者杰奎琳·凯利关注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他者地位,女主人公卡波妮娅·维吉尼亚·塔特独立的性格以及她对父权制度的反抗三个方面,探究《女孩的进化史》所俱有的女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王传举 《工会论坛》2013,(5):165-167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继《简·爱》后出版的又一部轰动文坛的小说。小说以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人自发组织的捣毁机器运动为社会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与以往不同的两位女性形象——谢利和卡罗琳。通过谢利和卡罗琳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夏洛蒂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在对男性的专横和女性的处处受挫给予了揭露和抨击的同时,夏洛蒂从谢利和卡罗琳的婚姻和爱情等方面,对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命运、妇女的需要和妇女的未来也作了探索。她推崇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夏洛蒂想通过《谢利》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性性别主体结构的缺失在获取或付出“母爱”的感知经验方面变得明显。“母爱经验”主题的书写与接受在进入戏剧和电影的场域后需要被进一步关注其迭代和异化的过程,小说《空谷兰》从英国奇情小说脱胎而来,后被改编成文明戏和情节电影,以不同的媒介形式不断更新“母爱经验”的表达方式。《空谷兰》及其周边作品利用“奇观”的文化趣味来反映父权体制的压迫,重复着试图反抗却无法成功,最终将女性推向脆弱的“母爱庇护所”的“母爱模型”。而无声电影《神女》对于“母爱经验”的重现则体现于将“母爱庇护所”重建后再彻底打破,褪去了奇观趣味,《神女》的主演阮玲玉则试图将现实生活中的身体经验与电影中看似可被反转的“母爱经验”结合,她在电影叙事中已经体验过相似的悲剧人生,却仍然不能依靠习得的“母爱”感知技能去应对现实生活中女性主体结构缺失所造成的困境,最终揭示出“母爱经验”发生异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武则天的出现是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父亲男性化的培养、母亲积极性别意识的影响和确信“女主天下”预言的耦合之果。在共情伦理的作用下,掌握国家政权的武则天给同时代女性带来了福祉。反儒为束缚在伦理纲常下的女性松开了枷锁,母服制革新打破了“家无二尊”的局面,婚姻家庭制度改革有益于提高女性地位,调整政治、娱乐、祭祀活动可助力营造对女性友好的氛围。受制于封建父权制和性别阶级分化的共同作用,武则天的性别意识和行动亦有局限。父权统治的基调注定了女性的政治和社会参与会严格受限,即便特权阶级女性以实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公领域,也难以改变社会中下层女性的处境。  相似文献   

8.
“姐妹情谊”是一种女性疏离父权社会、背叛异性恋秩序、在同性情缘中寻求支持与满足的性别僭越行为。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姐妹情谊”叙事经过了异性恋机制中的精神“方舟”、欲望化的嫘斯宾情结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姐妹情谊”并非女性主义乌托邦,它的建构或解构既昭示了一条反抗男权文化的女性同盟之路,也体现了这一过程的曲折与艰难。  相似文献   

9.
《紫颜色》中莎格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格·艾弗里是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黑人女性的形象,继承了黑人妇女的传统的文化和信仰,她独立、自我、个性十足,并帮助其他黑人女性反抗父权制度。莎格是黑人女性反抗男性霸权和争取独立自由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表现女性题材的《黑天鹅》是2011年影坛的重要收获。影片通过对母女关系的刻画和对女性情欲与创造力关系的探索,充分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对女性深层心理的深刻揭示呈现出鲜明的性别立场;同时,影片在男女形象的塑造上又表现出强烈的男性优越感和"厌女症"倾向,男权主导意识在影片中制造出具有迷惑力的假象。《黑天鹅》所表现出的这种性别意识矛盾混乱的状态生动地反映着我们身处的性别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达夫妮·杜穆里埃是英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通过在作品中塑造出一系列既具有温柔、极富同情心和极易动感情等女性特征,又具有积极主动、勇敢坚强等男性特征的独立和反抗意识的新女性形象。这些新女性传达了她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并折射出"双性同体"的特征,对瓦解父权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女权主义和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阐释达夫妮.杜穆里埃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并以《蝴蝶梦》为例分析其看待两性关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韩国导演李沧东在他拍摄的《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五部影片中,分别为我们呈现了身份各异,但却有着同样多舛命运的女性.她们的生命充满了悲苦的色彩,却又不甘于向命运低头,她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捍卫着自己的灵魂与自尊.每一个女性形象都可以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来分析李沧东镜头下女性形象的作者化特点及其人文情怀.在李沧东看来女人更加敏感,和苦难更接近.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他者”,而是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或者客观因素,使主体不再屈服于一个父权的观念,她们有追求爱的权利,也有追求“美”的坚持.女人在苦难中挣扎、呐喊,寻找生命的意义,不屈服于命运.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通过女主人公露西·斯诺的心智成长过程表现了十九世纪父权文化下尴尬的女性本位。行文中,作者选取了两幅主题截然相反的油画画像即疯狂的演员与隐忍的修女,用两组对立的非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来象征男权制度下被压抑的、歪曲了女性生存的绝对权利,并借此作为露西对女性自我价值进行甄别、判断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14.
浅谈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Sexism)是以性别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从字面上看,它既表示男性也表示女性因所属性别而受到的歧视,但是实际上现在提到的性别歧视常指对女性的歧视。如《朗曼英语词典》给Sexism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其他词典的释义有“男性主义”、“歧视女性”等。本文中所说的“性别歧视”专指对女性的歧视。可以说,几乎在每一种文化里,女性都受到男性的支配和约束。虽可找出例外情况,但总的来说,几千年来女性受压迫几乎成为历史的模式。正如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  相似文献   

15.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以研究性别平等理论、妇女问题等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连续出版物号为CN37-1477/D,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6838。本刊主要刊登以探讨性别平等理论、女性与社会发展、妇女史、女性文化、女性文学、国外女性/性别、女性与法律、女性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往往是"女性化的",而女性又经常是"自然化的"。多丽丝.莱辛注重与女性相关的自然、社会、心理、文化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注重男女之间平等而理智的对话与交流。本文以《裂缝》为例,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着重揭示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在父权体制下,男性对女性、人类对自然的不公正的压迫,从而体会莱辛作品中所期待构建的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共生的生态理想,试图唤醒人类心中的生态意识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女性在文学艺术与影像声色中的被呈现方式,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性别认同与文化意义.由霍建起执导的电影《萧红》,以温暖炽烈、情怀丰沛的女性表达,再现了女作家萧红追求独立的传奇人生.影片的女性表达从女性自我实现的追守、女性生存困境的呈现、女性情感状态的观照三个方面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以研究性别平等理论、妇女问题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探讨性别平等理论、女性与社会发展、妇女史、女性文化、国外女性/性别、女性与法律、女性教育、家庭问题事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稿件优先刊用。  相似文献   

19.
“反对强暴”的历史观是司马迁的一个重要的史学思想,它贯穿于《史记》近三千年的历史记述中。它虽然超出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正统史家的非难,但这正是司马迁思想闪光的精华所在。围绕“反对强暴”的理念,司马迁在书中确立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勇于抗暴的民族精神。它对后人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两千多年前的女性世界的艺术长廊。它第一次将女性的美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仅关注女性的自然、质朴和健康的美,还关注女性的德和善的美,关注女性内外统一的美。《诗经》时代是中国人真正审视女性美的时代,为我们塑造了不同女性形象不同方面的美。《诗经》时代女性的美,对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