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弓 《政府法制》2010,(24):23-23
“谣言”是什么?《辞源》的解释可能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是的,这就是谣言的本意,全然没有今天的贬义,更像是一种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从此与审判台无缘 也不再是黑衣法官 望着手中的离休证 心中无限流连 几十年啊 你曾让多少个破碎的家庭重圆 多少个罪犯在你面前不敢狡辩 人们都叫你“包审判”  相似文献   

3.
律师们聚集在一起,免不了相互吹捧一番,“你说他的律师事务所规模大是因为有多少律师,他说你的事务所规模大,是因为有多少平米的高级写字楼”。似乎“人多、办公面积大”成了“规模所”的代名词,再深入了解一下,发现有的所人是不少,但彼此不相往来,甚至连同事的电话、名字也说不出几个,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各  相似文献   

4.
徐康 《中国监察》2008,(13):59-59
你平常最爱做的游戏——老鹰叼小鸡游戏中你扮演鸡妈妈把孩子们揽在你的双翼你伸展的手臂,护佑着“鸡娃”们咯咯咯咯的欣喜你平日最爱唱的歌曲:“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那亲切而又动人的旋律给孩子们多少向往,多少希冀多少温馨,多少甜蜜这一切都箴言般地印证在你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信息交流互动的自由,同样也会因为谣言、谎言的恣意传播而深受其害。 “重庆贪官外逃加拿大”的谣言侵犯了他人权益、欺骗了网民情感,“广州西瓜注红药水”的虚似信息让含辛茹苦的瓜农在丰年遭灾,“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的骇人传闻造成社会恐慌,“核污染”和“抢盐”风波更是把很多中国人“娱乐”了一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兴起网络科普热,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盛行似乎让科普变得越来越便捷了。“敌人都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传播谣言越来越容易,几个宁,几个感叹号就行。而普及科学知识越来越难,没有人要听你长篇大论地摆事实讲道理。科普在新媒体上还有被断章取义的危险,传来传去就走样了。”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0,(7):22-22
“你的微博账户多少?” “什幺是微博?” “什么,连微博都不知道,你OUT了。” 这样的对话,如今在网络聊天中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找到答案。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二千万。绝对温度。”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小城内突然接二连三地响起了鞭炮声,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年节,正当我莫名其妙之时,有人传言,某地挖出一条大蛇,会开口说话:说是放鞭炮可以“驱瘟避邪”。于是谣言四起,以致商店积压的鞭炮迅速告罄。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时一隅之怪现象,后来才知此类谣言竟波及五六个省,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谣言一旦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其危害将更广更烈。  相似文献   

10.
蓝盾  孙笑岩 《政府法制》2014,(32):44-44
在国内.除了医生,可能没有人会规定你每天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但是在国外,你可就不能随心所欲,想吃就吃了,有时候,一时的馋嘴,闹不好会让你有牢狱之灾。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不同的国家对于吃有着不同的法律规定,下面,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各国关于“吃”的奇葩法律.  相似文献   

11.
夕阳红     
胡局长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第一句话就问我:“去年,丁局长的葬礼你知道吗?”我感到很突然且莫名其妙。去年,丁局长的葬礼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办得惊天动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过,我还是点了点头。胡局长又问:“那一次动用了多少车辆?烧了多少花圈?收了多少挽幛?多少人参加了追悼会?”这老头真是让病魔给弄胡涂了。他是否在暗示我,等他那个了,葬礼也要办得象丁局长那样风光?!其实,这还用说吗?胡局长比丁局长的资格高几个档次。他是“三八式”,算老八路,丁局长是解放后才参加工作的。再说,胡局长有过辉煌的过去。当年…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21日(冬至),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的谣言在四川流传。听信谣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自蜡烛和火柴,造成蜡烛脱销。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法人》2011,(1):13-13
“如果你太关注创业能够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恐怕你就很难真正赚到钱。为什么?你可能就会抵不住诱惑,有很多私心杂念。”  相似文献   

14.
刘伟 《政法论丛》2023,(4):148-160
热点事件极易滋生网络谣言。谣言的认定应注重两个区别,一是“科学质疑”与“非法造谣”,二是“善意传播”与“恶意传谣”。热点事件网络谣言的内生逻辑是吸粉引流的“流量驱动”,其行为的结构链条为:社会公共话题领域内的基础性热点事件+不良心理动机的虚假信息发布者+主动配合或被动接受的当事人+虚假信息制造与传播+有意或无意的网络受众+真相揭秘舆情反转。热点事件网络谣言的应对规制主要包括,对“人”采取网络禁言与失信惩戒措施,对“事”进行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细化规定,有权机关与部门应坚守法治底线,构建法治化通报制度,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你的身边,是打架斗殴的“好汉”,是偷盗抢劫、强奸诈骗的罪魁,是杀人放火的凶顽。你的身边!你的身边!喂育那干枯的心田。深明大义,正气凛然,多少次,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多少次,推心置腹的畅谈。  相似文献   

16.
高哲远 《法制与社会》2013,(34):269-270
近年来,网络谣言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亟需通过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制.目前,主要以刑法和行政法对网络谣言问题进行处理,但囿于当前法律规范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很好应对网络谣言问题,需对相应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在以法律规制网络谣言问题时,应对坚持“罪刑法定”和“比例原则”等法律原则,同时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和明确应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范,使得治理网络谣言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7.
黄祺 《政府法制》2013,(28):18-19
民间调侃说:“能在《新闻联播》上占据3分钟,政客都很难做到,却让嫖客做到了。”如今回望,8月19日秦火火被抓获不过是中国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的“开幕式”,在接下来的这十多天里,各地反谣动作频频,“大V”从一个代表网络影响力的褒义词变成了敏感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裁减人员,最近日本大商社在人才的评价方式方面纷纷引进所谓“时价”制度。也就是说,由日本传统的“年功”制度突然改换为“论功行赏”的评价制度。 社员的年龄不再是问题,今后只问你“现时”为公司争取到多少业绩和利益,也就是你在公司的心目中“现时的价值”值多少?因此,你的年龄和至今在公司的就业年数并不影响你应该得到的报偿和职位上的升级.同时,本俸以外的种种津贴也全部废止,所有报酬简化为“年俸”制度,有的公司还将迄今积存的退休准备金提早发还社员。 “时价”制度的引进,其目的是对社员在各个时段的工作表现适时…  相似文献   

19.
能不能给自己儿子取名“周润发”?有多少人与你的名字相同?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种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