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之友     
婚姻的四个危险期 第一个危险期:孩子出生时。这时候,夫妻两人的压力骤然加大,原来的嬉戏和娱乐大大减少,性生活质量下降。孩子到来所产生的“三角”关系,改变了原来的“两人世界”,夫妻对婚姻同时感到紧张、困惑、茫然。 第二个危险期:婚后四至五年。这个时期夫妻容易觉得生活平淡乏味。这些婚外情多半始于单纯的友谊。当丈夫或妻子把本应说给对方听的知心话向别人倾诉时,夫妻双方都难辞其咎。 第三个危险期:婚后7年左右。夫妻在婚后第六至十年之间,对  相似文献   

2.
我与丈夫于1993年10月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女儿出生不久,丈夫便离家去外地经商,夫妻感情渐淡,后来我得知丈夫已与他人同居,我现在想离婚,但涉及女儿的抚养及有关财产问题不知怎样处  相似文献   

3.
我是2004年经人介绍从重庆带着15岁的女儿到十二团二十二连和有三个孩子的陆德富结婚的,婚后,我们彼此找到了依靠,生活得幸福,子女们孝顺.我们这一大家子,不但我们自己满意,就连邻里乡亲都羡慕.回想我和现任丈夫经营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确实不容易,但也确实又太容易,彼此之间无私地付出,让我和老陆之间,我们两口和孩子之间,双方的孩子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4.
梅桂花1985年与丈夫楚荣贵结婚,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与丈夫携手共创,相敬如宾,加上她的勤俭持家,日子慢慢宽松起来。1997年,丈夫楚荣贵调到了奎屯农七师一建。  相似文献   

5.
《北京党史》2014,(5):48-5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特别提到,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邓玉芬,1891年出生在密云县水泉峪村。幼年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未成年就嫁到邻村张家坟村任家,丈夫任宗武。婆家更穷,婚后夫妻俩房无半间,地  相似文献   

6.
《江淮》2008,(1)
一个瘦弱的女子陪同丈夫与病魔抗争8年,让丈夫的生命在爱心中延续。1996年,金寨县青山镇茅坪村25岁的郑宏芳与本村男青年江胜勇喜结良缘。在婚后有了可爱的女儿后的第二年,有着驾驶技术的丈夫在无锡找到了一份驾驶工作,每年收入两三万元。然而幸福的生活维持了不到3年的时  相似文献   

7.
正夏燕姣的家庭是由两个民族组成的,丈夫库德来提是农五师八十六团五连一名维吾尔族职工。婚后,夏燕姣不仅和丈夫相敬如宾,指导丈夫科学种田,建立起自己幸福的家庭,而且一有空就到婆婆家抢着干些家务活,与老人唠唠家常;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为婆婆添置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婆婆遇有头疼脑热的,她更是忙前忙后地细心照顾,做上可口的饭菜,买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师红星一场红桥社区居民叶迎春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30年来,她悉心照料家中父母四亲和多病的丈夫及乖巧的女儿,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爱"的内涵,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尊老爱幼"的赞歌,被当地人称之东天山深处绽放的雪莲花。1990年她和丈夫结婚了,因丈夫是独生子婚后也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20多年。1993年的一天,她的婆婆因骑车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四师六十七团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月,陈艳荣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周逸飞,从此,一家三口和公婆和睦相处,生活得幸福安定。多年来,陈艳荣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是连队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陈艳荣是连队的职工,和丈夫种着200多亩土地,公婆身体不太好,为了让丈夫安心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丈夫从恋爱到结婚经历过浪漫和甜蜜。婚后四年,他忙于事业和应酬,与大多数夫妻一样,我们的感情进入一种现实的平淡。我穿行于柴米油盐与家庭琐事的巷道。丈夫缺少了那份女人最需要的浪漫情愫。我时常自我安慰,这也许是一种极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7,(2)
我再婚后就不再发给我们抚恤金对吗?晋城读者刘槐花问:我丈夫原在某厂上班,1993年因工去世,该厂每月都发给我与5岁的孩子抚恤金。今年,我另行结婚后,该厂就不再发给我们抚恤金了。请问:这样做对吗?省劳动厅保险处师广卫答:按国家劳动保险政策规定,职工因工...  相似文献   

12.
不止听过一个男人说过:现在的女人越来越不温柔,你看我家那位太太,婚前尚温柔娇媚,婚后简直就是“母老虎”……好像女人未婚时都把本性藏起来了,婚后才渐露真面目。殊不知,这种变化不是女人自身具有的,而是环境,特别是丈夫们造成的。女性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四师六十七团三连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月,陈艳荣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周逸飞,从此,一家三口和公婆和睦相处,生活得幸福安定。多年来,陈艳荣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是连队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陈艳荣是连队的职工,和丈夫种着200多亩土地,公婆身体不太好,为了让丈夫安心种植,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  相似文献   

14.
正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的经不难念,我有一个幸福的三口小家,也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和丈夫都在团场企业工作,哥嫂弟媳干个体,公婆退休后和我同住一幢楼,多年来,我们一家用相互间的理解和关爱相伴着走过了一个个春秋……我和丈夫结婚后同在轧花厂工作,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电工,而我是厂里唯一的一名女修理工。1998年,我通过考试竞聘上政工干事岗位,没多久又兼任统计、出纳,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孩子小,丈夫默默承担  相似文献   

15.
现年45岁的侯秋霞是河南人,后来嫁给了广州铁路局的一名职工。2002年年底,侯秋霞和丈夫双双下岗后,侯秋霞做钟点工,由于活儿干得好,一个月能挣3000元钱。她丈夫每月却只有900元收入,但她从不说风凉话,反而经常主动安慰丈夫、伺候老人、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16.
他,入伍30年,结婚25年,过了24年夫妻两地生活,在“北大荒”、“南大荒”耕耘的年头,各是一个“八年抗战”。而今,他是一个既无军衔,也无职称的文职军官。可他从不伸手,不攀比,默默无闻地在异地他乡为军校搞生产,甘当一个军事教育的后勤兵。 她在25年前,婚后半个月心脏做了全剖大手术,至今胸前还打着不锈钢锔。24年间,她既照顾公婆,带着病体教学、搞装订,还带大了3个孩子。她从无怨言,生了3个孩子都没有拽丈夫回过家。  相似文献   

17.
焦淳朴 《党课》2012,(6):76-77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但不幸的是,丈夫因一次意外车祸去世了。很多人劝她带着孩子回老家,这样经济压力会减轻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东辽县泉太镇德智村一组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一股自强不息和永不服输的劲头,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最终闯出一条新型打工之路,一个靠社会救济的贫困户一跃成为小有名气的打工中介人,她就是50岁的农民党员张桂香。从万元户到贫困户张桂香结婚时与丈夫都在乡办企业上班,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婚后第  相似文献   

19.
代理员     
2005年3月,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古城镇拐磨子村,有了两位新娘。一位叫常立英,另一位叫王月娥。婚后不久,常立英跟随丈夫于海洋四处打工,最终到了沈阳。而王月娥则选择了留在村里生活。今年2月,常立英发现自己成了准妈妈。一阵高兴过后,常立英很快陷入了担忧。将第一次做妈妈  相似文献   

20.
某大学课堂,教授正在读《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学生们在认真地听着。文章的大意是:一对年轻夫妇婚后多年没有孩子,颇感寂寞,于是养了一条牧羊犬,把它当成孩子看待。牧羊犬7岁的时候,夫妇俩喜得贵子,将宠爱更多地转到了孩子身上,慢慢冷落了牧羊犬。于是,牧羊犬开始嫉妒这个孩子,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听话、那样可爱了。有一天,夫妇俩将孩子放在摇篮里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