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库瑞 《理论导刊》2001,(3):13-15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它是在科技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在这种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仅仅处于劣势,我们如果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抓住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机遇,扬长避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融入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我们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就一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找到不平衡中的平衡支点。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  相似文献   

2.
王巧云 《党政论坛》2002,(12):29-31
虽然WTO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为目标, 但由于WTO为追求贸易自由化而设计的多边贸易规则并不那么尽善尽美、无懈可击,这就给成员方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机会。事实上,由于各国竞争力的不同以及自由贸易体制受益程度的不同,出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和本国利益的考虑,国际贸易保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近,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都在走低,国际贸易保护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只是受WTO规则的限制,旧的贸易保护手段正在弱化,WTO框架下的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则越来越盛行。而正是这些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使产业竞争面临新的环境,企业战略正在转型,竞争方式和竞争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将直面国际市场竞争,一方面要应对跨国公司日趋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要加快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配置资源。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技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进行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全球配置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谁拥有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面临加入WTO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和技术能级的提高与升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千方百计地抓住机遇,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使上海在新的世纪开局之初就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尽快吸引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是我们眼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战略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瞭望》2005,(9)
战略升级:一个新战略态势的出现 新的发展战略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激烈冲撞:必须逾越的战略阶段 发展战略的升级将中国导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面临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战略资源的反差,以及新发展观与旧发展观、旧体制、旧利益格局之间的激烈碰撞。国际变革:世界与中国的战略互动 崛起的中国撬动了世界政经格局的传统板块,给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而世界政经形势的剧变也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发展命题:事关全局的战略指向 伴随发展战略的升级,一系列事关全局的发展命题,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并给出这些命题的答案,正是中国发展战略升级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呈现五个特点:一,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不急于求新、求成,把改革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处理;通过百家争鸣、择优确立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强调改革与稳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在改革的目标上,既防止向高度集权式的产品经济旧体制复归,也防止向全盘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倾斜.改革将沿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道路前进,继续试行和完善政企分离、搞活企业的各种措施,重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三,在改革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欧盟在环境执法领域一直推崇PPP原则.事实上,通过考察欧盟环境执法不难发现其政策是以PPP原则为主,以环境补贴为辅的双管体例.这种制度设计在很长时间维持着欧盟环境与国际贸易制度的平衡,使欧盟得益匪浅.针对中国在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遭遇的挑战,中国应借鉴欧盟体例,以环境补贴战略为重点,以政府主导为主,充分用足WTO绿灯补贴的相关规定;同时补贴制度应和其他相关制度相配套,真正减少对内对外贸易与环境平衡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基于双边互利共赢的农业贸易和产业对接与合作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系日益紧密,贸易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面对国际经济下行趋势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现实,扫清农产品贸易发展障碍,制定农产品贸易升级策略,持续深入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合作,对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国家文化主权是民族国家在实现国家文化利益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主的最高权力。由于不同的权力要素在国家文化主权构成中的价值地位不同,国家文化主权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外围"的结构态势,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权是构成国家文化主权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意识模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以及国际文化霸权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既要有以"安全论"为主导的防御性目标,也要有以"建构论"为主导的进取性目标。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秩序的重建,乃是中国国家文化主权战略构建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是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迈进的一个关键年份,也是重要的转型年份,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弱化,新的常态的经济驱动力还没有强大起来,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因美元升值、地缘政治风险、全球贸易政策变动等不确定增强,经济增长陷入底部的风险在加大,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和复杂。  相似文献   

11.
成型的"美中经济战略对话"机制,对于平衡世界经济格局的意义深远。12月14日至15日的"美中经济战略对话",将焦点集中于三个议题,即贸易平衡下的可持续增长、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能源和环境安全。由于本次对话阵容  相似文献   

12.
思路是: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同时开放,形成多方位的、相互联系支援的开放网络和国民经济的统一有机系统。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常修泽副教授和该校国际经济系研究生戈晓宇,对沿海开发战略设想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后,在这一战略设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意见。常修泽对记者说,沿海地区开发战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但为了避免由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而可能使中国陷入新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境地,应该以沿海开放为主,同时实行“四沿渗透”的开放战略,以便我国整体协调地参加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学界对是否继续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存有争议。围绕"出口导向战略",我们应该进行理论反思。第一,出口的目的在于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而非转移国内过剩;第二,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保持进出口平衡;第三,进出口是国家间的需求互换,如果进出口平衡则扩外需不可能替代扩内需;第四,短期内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助推一国实现经济高增长,但不可作为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对世界脉搏变化反应敏感的日本显得颇为慎重。一些学者和战略专家正重新审视多变的世界,认真思考国际大格局的演变趋势、新的主要矛盾及日本的战略选择。 苏联解体后的国际新格局 日本各界几乎一致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体系已彻底瓦解;海湾战争则表明美国一极主宰世界也不可能。但对国际新格局的看法则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世界将形成日美欧三极主导的多国共管体制。有人主张世界将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人、财、物流动的加强而进入“无国界经济”的时代,各国主权将相对缩小。也有人认为,由于美国力量下降,国际体系将以联合国为中心。还有人提出世界格局现既非两极,也非一极,更非多极,而是一种所谓“无极”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提高竞争力,这是贸易由“大”转“强”的必经之路。中国传统贸易战略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的外贸长期维持粗放式增长,虽然贸易数额巨大,但贸易结构和创利能力不尽合理,外贸战略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深圳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对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和策略作相应的调整。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剧变,贸易保护主义日渐为许多国家所采纳,区域经济集团化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趋势。近年来,美国经济有所复苏,国际资本开始向美国国内转移:亚洲许多国家如泰国、越南等也纷纷实行非常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出口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因此,外来投资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来看,改革已向纵深发展,改革的许多试探性措施逐步从特区推向全…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冲破了旧体制的模式,正在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认真研究这种变化,做好迎接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思想准备,我们才能站在战略高度思考问题,选准改革和创新的突破口,打破当前只“打外围战”的僵持局面。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开拓了思想理论的新领域。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洪流正在冲刷、改变着一切,如果不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反思,从过去旧理论观点中改  相似文献   

18.
<正>在历经连续超过5天不分昼夜地密集谈判后,新一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部长级会议10月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结束,谈判各方终于达成TPP贸易协定,同意大幅降低投资、贸易壁垒和确立新的商业规则,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美方"主导"谈判和协定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5日发布的TPP协定概要,该协定具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要求全面市场准入,即消除或削减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关税  相似文献   

19.
全面提升山西外经贸总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对外经贸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 ,总量偏小、结构不优、环境欠佳是制约山西外经贸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只有以优化经济结构为出发点 ,实施科学适用的进出口商品发展战略、进出口市场发展战略、外经贸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科技兴贸战略、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 ,才能全面提升山西外经贸总量 ,拉动山西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服务贸易的发展利益是指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