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7,(3):56-57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城郊乡中郢村2006年种植5.1亩滁菊,到年底收入12970元,亩均收入2543元。全村86户农民种植滁菊220亩,仅此一项全村增收275000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8,(2):55-55
马志惠是四川省郫县德源镇人,青年农民致富典型。1998年,马志惠和丈夫回乡搞起了新品种蔬菜种植。她向村民租地70亩,全部种上了台湾金皇后樱桃番茄。当地农民只种大小春两季,马志惠当年就种下了3轮番茄。这一成功的消息在村民中不胫而走,许多农民慕名前来取经。为了让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户能够种植樱桃番茄,她走上了“基地+农户”的路子。2001年,马志惠与100多户农户签订了150多亩的产销合同,并负责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收购、销售,负责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6,(1):55-55
万寿菊是一种原产墨西哥的菊科植物,在黑龙江大庆市等地方随处可见,以前只是作为美化市容的一种绿化植物,可近年来,万寿菊却成了当地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万寿宝”。据专家介绍,万寿菊中提取的叶黄素近年应用十分广泛,由饲料添加剂向医药、化妆品、食品、营养品等领域迅速发展,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叶黄素不但是近视的天敌,还可以防癌抗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叶黄素油膏在国际上十分畅销。2003年,大庆市首次引进万寿菊种植,一亩地可以增收300多元。大同镇农民李财2004年种了10亩万寿菊,纯挣5000多元。2005年他一下种了20多亩,忙时雇人摘花,全部送到厂家,收入近万元。祝三乡农民田志云看到别人种植万寿菊来钱快,也念起“种花”经,今年种植了20亩,由于品种新,管理到位,秋后竟然收入2万多元。现在黑龙江许多地方建立了万寿菊种植基地,农民把万寿菊称作“宙裕花”“小康花”,农民们说,“一亩万寿菊,效益胜过大苞米两三倍”。  相似文献   

4.
他曾经年少轻狂。因打架致人重伤。在铁窗内度过了三年刻骨铭心的生涯;他曾经一贫如洗。靠东挪西借1700元钱起步发家;他曾经贩运生猪。抢占了当时攀枝花近四分之一的生猪市场;他也曾像“马锅头”一样。贩卖水果和木材。往返穿梭在川滇线。经受了出生入死的考验;最终。他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了人生之路。带动眉山、乐山的5000多户农民在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种植优质杂交竹上万亩.每年为农民增收千万元以上。而今。他又发动农民规模种竹10万亩。打造中国西部第一“中华民俗风情文化村”。请看——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9,(2):51-51
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各族农民,巧借当地光热资源,变劣势为优势,近年来已累计种植了1000万亩特色林果,在“瓜果之乡”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五彩果篮”。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7,(1):58-59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东省沂源县,近年来立足自身林果业实际,大力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使沂源县果品价格高于周边区县20%,全县农民因此年增收1.8亿元,农产品商标已成为沂源农民致富“金元宝”。通过实施以“沂蒙山”商标为龙头的农产品商标带动战略,沂源县农民明显增收。农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324元,增加到近4000元,每年保持10%以上的递增速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7,(3):56-56
1万亩金花茶种植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50亩的金花茶加工基地全面启动,金花茶茶叶、金花茶袋泡茶、金花茶浓缩液等产品相继问世,农民种植金花茶平均每亩年纯收入达5500元……金花茶这一稀世“金花”,正成为防城港发展的又一个“金矿”。  相似文献   

8.
在沂蒙山区已有悠久历史的沂州海棠是山东省临沂市市花,这几年,因沾了市花的这一光环,当地很多花农都纷纷种植起沂州海棠,因此,临沂海棠的种植规模开始逐年扩大但在众多种海棠的花农中,惟有该市河东区汤河镇后东庄村村民刘建国种植海棠的规模最大。20多年来,他心系美丽事业,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坚持发展海棠种植产业,从一亩两亩种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种植的海棠规模已超过2000多亩。这些年,刘建国不仅自己痴心种海棠,而且还带动了本村及周围村庄的众多种植散户,使这些种植海棠的花农走上富裕之路,更使家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生态文明景象。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在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隋洲村了解到,这里能用机耕耕作的土地都被当地农民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全国种粮大户陈秀国。当日,把3.62亩耕地流转给了陈秀国的该村农民王要福边数着1810元钱边对笔者说:“这下省心了,我可以全身心在外打工挣钱了。”截至当日,冷集镇共流转土地3200亩给了陈秀国。谷城县已流转土地5万多亩。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农民如此青睐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6,(5):61-62
不久前,有辽宁朝阳市一带的读者来电说,他们那里有一个“公司+农户”的致富好项目一一养殖蚂蚁。当地有不少农户都参加到这个项目中了,还有不少人真的赚了钱。据他们说,开展这项业务的,是来自沈阳的一家公司,至于是不是和赵本山做广告的那个大名鼎鼎的“蚁力神”酒有关,他们也说不太清楚。这个“公司+农户”的养殖项目具体的做法是:养殖户要先向公司交纳一笔“押金”一一最低1万元起,即可从公司“领养”若干箱蚂蚁,然后由公司每季度向养殖户返还2500元“养殖费”,共分6次、14个半月还清。这样,农户每交给公司1万元“押金”,14个半月之后,即可获得1.5万元回报。因为有不少养殖户确实从公司拿到了钱,所以当地农民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4):61-62
玉竹是药、食两用药材,在全国各中药材市场均有药商经营,是畅销品种之一。据专营商介绍,玉竹5-6年前历史最高价15元,这刺激了农户种植积极性。种多了,造成产品供大于求,2002年价格跌至12元,2004年、2005年、2006年8月前,在4.5元左右低价运行。而过低的价格,打击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在深圳打工多年的王杰,看中家乡柑橘销售的巨大商机,毅然回到家乡,投资140万元,建起一座柑橘打蜡厂。每年打蜡销售柑橘1000万公斤以上,实现收入40万元,并带动橘农增收350多万元,被乡亲们尊称为”柑橘大王”。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7,(12):58-58
今年,山东省商河县张坊乡黑皮冬瓜种植面积3000多亩,收入可达700多万元,“黑娃娃”一样的黑皮冬瓜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娃娃。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9,(4):54-55
近年来,环江县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桑蚕业上。成立了桑蚕生产指挥部,调动广大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种桑养蚕从最初的思恩、大才、大安等几个南部乡镇迅速扩大到全县12个乡镇,桑园面积也从几年前的6万亩激增到今年的13.8万亩,养蚕农户也从几年前的4万多户增加到今年的12万户。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8,(1):58-58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马腰村农民周述金,2007年种植6亩席草,产席草8000公斤,加工草席10万多条,两项合计纯收入就迭30万元。说起席草协会,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是协会领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2):1-1,2
增加农业补贴,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据农业部统计,2011年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粮食每亩净利润分别仅为118元、371元和263元。  相似文献   

17.
徐锐 《农村青年》2009,(1):64-64
据报载,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2008年洋芋大丰收了。然而,农民望着遍地的“金蛋蛋”却增添了几份的忧愁。据报道,原因是每市斤洋芋价格比2007年低了整整0.1元。这个县的东山村农民杨有忠2008年种了7亩洋芋,挖了近3万斤.和2007年的产量差不多,而2007年卖了一万多元,现在仅卖了不到7000元,而且种的洋芋成本比过去提高了许多。一些洋芋加工企业也由此而随意压价致使洋芋出现了滞销。即使卖出去繁荣,也没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3,(9):45-45
近日,中央财政拨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3400万元用于伞同供销合作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建设。项目范嗣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宁波、青岛2个计划单列市,围绕棉花、果蔬、食用菌、畜产品、蜂产品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主要扶持合作社实施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工及流通类项目,尼头企业实施的规模化、工厂化种植养殖和加工流通类项目,以及通过龙头企业或联合社牵头带动多个合作社共同实施的产销对接试点项目,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现代生产流通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镇是大蒜之乡,全镇每年种植大蒜1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大蒜产业示范镇”。该镇的农民依靠大蒜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新形势下的该镇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像那些“獭兔上网卖、效益真不赖”、“批发往外走、再贵不零售”、“大棚种野菜、效益成倍来”的“农事新说”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20.
陈军 《农村青年》2014,(10):37-39
她既不是村官,也不是企业家,但村里人都管她叫“一把手”。因为她确确实实只有一只手,但她的这一只手,不仅建起了种、养相结合的循环农场,还带动周边三个乡镇的106户农民致富。一个年销售额高达四百多万的“明星人物”。她的个人年收入不过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