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军人军属进行抚恤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日本战败后曾经一度废除。《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本政府很快恢复了对不包括战犯在内的复员军人的抚恤、救助工作。在日本遗族会等保守团体的推动和"战犯释放运动"的影响下,经过几次修改,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全面恢复了对包括战犯在内的军人军属抚恤工作。无论是刑死还是狱死的"战犯"均被视为因公死亡享受抚恤,战犯服刑期间仍被作为"在职期间"累积计算抚恤年金,服刑期间伤病者另可以享受"伤病抚恤",战争罪犯俨然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享受优待。日本政府从立法层面恢复对战犯的抚恤,对日本社会的战争认识和战争记忆的重构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此后甲级战犯被靖国神社合祀的社会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为日本在东北实施舆论操纵、殖民文化、经济统治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土壤。《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吹起了日本向东北实施殖民统治的舆论号角,将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文化渗透在舆论宣传上推向了极致。战争的胜利为该报赖以生存的环境注入了活力,为其长期的发展、存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加快加大日本在该地区舆论导向步伐的同时,也加快了东北沦为殖民地的进程,更为日后日本对东北实施武力入侵、经济掠夺赢得话语权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声援保障。  相似文献   

3.
日本社会小说作家山崎丰子的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反战思想,其中既包含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内容,又有对日本对外扩张行径的反思,深入挖掘了战争中日本国民的紧张与不安,探讨了人物内心深处对"归"的渴望,唤醒了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共识。本文以山崎的"战争三部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对贯穿于山崎文学中的反战思想进行研究,详细剖析其"归"的主题和"哀"的基调,对日本是否具有"反战文学"进行深入讨论,了解事实真相,厘清文学概念,促进日本社会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4.
武田泰淳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战后派作家,二战期间作为辎重兵参加了日军的侵华战争。武田泰淳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创作了多部战争题材小说,同时还写下了大量的战地纪行、日记和信札,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并对侵华战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通过研究武田泰淳的中国战争经历和战地作品,可以窥视以武田泰淳为代表的日本知识分子战争前后对华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大冈升平从战争受害者的立场出发,在其战争文学作品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塑造了厌战的日军形象,抨击了日本战后的战争动向,流露出了一些反战思想。但是,大冈没有认清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缺乏对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加害意识。归根结底,他反对的不是侵略战争,而只是给他本人和日本人带来巨大伤害的"愚蠢的战争"。且从历时的角度看,大冈反战的声音随时代的流逝渐趋微弱,在最后的作品中几近消失。  相似文献   

6.
房建昌 《德国研究》2001,16(3):61-64
本文主要据笔者在德国搜集的天主教圣言会史料及在日本搜集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对在华德国势力的调查资料 ,叙述民国时期德国在华外交机构、宗教势力及侨民情况。同时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中德外交密档 (192 7- 194 7)》一书作出一些补充和纠正。  相似文献   

7.
1953年开始发表的《时间》,是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的长篇小说,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恐怕也是日本同类题材中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文章以此为文本,着重分析经历了战争一代的日本知识人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重要场景的近代日本侵华战争和中日关系的认识。原本几乎与中国无缘的堀田,战争结束前后将近两年的上海经历,促使他对中日关系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时间》便是他这一系列思考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高度凝聚了这一代有良知的日本知识分子对于过去的战争、中日关系和东亚命运的沉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一日本帝国主义以发动对俄战争为契机占领朝鲜及强行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阶段1904~1905)1.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占领朝鲜及强行签订《韩日议定书》朝鲜人民的不共戴天的仇敌、急于占领朝鲜的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的战争准备,在美英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最终于1904年2月8日夜在没有任何正式宣战公告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停泊在旅顺港和济物浦的俄国舰队,发动了打开侵占朝鲜之路、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的罪恶战争。日本发动的对俄战争,不仅是俄日为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把大量军队侵入已向世界宣布保持严正中立的朝鲜人民的神圣国土,肆意施暴,试图为最终吞并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正式结束。至今,那场战争已过去50多个春秋。但是,对这场战争中的侵略行为某些日本人并没有没有进行深刻的反省。特别是近些年来,日本一些政界人物等时常大放厥词,不断否认侵略历史,再三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进行辩护。1993年8月10日,日本政治家细川护熙在就任首相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就二次大战发表了其本人的看法:“我本人认为,这是侵略战争,是错误的战争。”当时,后来亦任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当时任日本遗族会会长)马上站起来反驳道:“细川的讲话让阵亡者遗族…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正亚洲与一战:一部共有的历史徐国琦著尤卫群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第1版本书审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亚洲带来的巨大冲击,详细分析了中国、日本、印度、越南、朝鲜五个国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缔造的一段复杂的共有历史,分析了战争给这些国家带来的民族觉醒、国家冲突及其为此后直至当前的亚洲关系埋下的伏笔。本书认为,亚洲五国都对战争前景有至高期望,对战后结果、和会感到羞辱和失望,经历了惊人的共有集体经验。亚洲与这场战争的全面交汇象征着亚洲走向国际化旅程的开始。本书是"共有的历史"三部曲之二。  相似文献   

11.
继l939年11月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第六次会議以后,1940年10月召开了党中央第七次会議。当分析到国际形勢的时候,会議會經估計到,除了在歐洲地区的帝国主义战爭已經发生以外,在远东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和英美帝国主义之間的战争也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乘一战之机,在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南、北两个方向上,初步实施了其对亚太地区的扩张战略。但一战后的华盛顿体制全面否认了日本的在华“优势地位”和“特殊利益”,并对以后日本的扩张施以种种限制。为摆脱国际压力,日本于1923年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明确提出了将美国作为其军备的目标,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国的威慑。但实际上,中国始终是日本所认定的首要攻击目标。即使是对美俄作战,也必须要先征服中国,以获得战争的资源和作战基地。提高战争能力。为此,1926年,日本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对华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日本向亚洲大陆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就是甲午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近代日本人的战争观正是通过甲午之战而确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日方也曾多次表示会反省历史,但在翻检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其对外侵略源头的甲午战争部分时,却不见了最重要的"侵略"二字。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内怪象频生,其背后离不开日本右翼政...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家庭寄养制度始于1948年,随着二战后保护战争受害儿童事业的结束逐渐走向衰退。20世纪90年代后,受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儿童权利以及日本国内虐待儿童成为社会问题的双重影响,政府在对需要保护的儿童实施社会养育时,确立了家庭寄养优先的原则。现行寄养家庭包括四个类型,其实施体制则由都道府县、儿童咨询所与各支援机构组成。近年来,日本的家庭寄养委托率虽然稳步提升,但进展依旧缓慢,存在着知名度不高、与“领养”混淆、民众成为寄养家庭的意向不高以及寄养家庭数量不足等问题。对此,日本政府从制度改革、扩大宣传、完善支援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以后,战争空气日渐浓厚。而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思想文化上的国家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于人道主义文学也遭到了打压和否定,部分左翼作家被强令禁止创作。大部分作家作为战地报道员被派遣到各个战地,"国策"驱使之下的"国策文学"应运而生,称颂战争、鼓吹国家主义的报告文学充斥纸面。日本近代以来树立起的文学独立精神已被摧毁殆尽,文学开始失去了自身应具备的独立性,成为政治的"御用"品,作家成了政治宣传的傀儡。本论以石川达三和火野苇平两个作家为例,试图解读日本作家在侵华战争时期的"文学报国",进而对国策文学做一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6.
伪满劳动统制政策经历了限制华北劳工入境时期、全面强化统制时期和"国民皆劳"强制征集时期。虽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劳动统制政策的目的都是服从于日本的侵略意愿,服务于日本的侵略战争。劳工统制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支撑其侵略战争,疯狂奴役广大中国劳工、掠夺战争资源的过程,扩大战争范围,加快侵略步伐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剥削性和残酷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1894—95年由于战勝中国的結果,獲取了台湾和澎湖列島。西班牙便顾虑到日本人可能繼续南进,侵犯菲律賓。这种想法是有相当理由的,倘令西班牙对菲律賓还是保持其軟弱无力的控制,那末統治菲律賓群島的政权最終將会落到日本人手里去。②美西战爭的爆发,緊接着杜威在馬尼拉海湾的勝利,③竟使西班牙殖民地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勢,这种新形勢很容易被那些正在密切地注視着事態發展的日本人所識破。正当战争进展之际,美国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各国的经济犯罪以及各国对付经济犯罪的措施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日本的经济犯罪问题以及日本政府、日本的司法机关对付经济犯罪的措施加以阐述说明,希望能对我国解决经济犯罪问题有所启示。 一、日本经济犯罪的历史演变过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及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犯罪的状况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建立了国家总动员体制。当时关于国家经济统制的基本法是《临  相似文献   

19.
<正>一《乙巳条约》草案的拟定与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侵占朝鲜政策的罪行1.日本明治政府为确保其对朝鲜的"保护权"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及其"条约"文本的出台日本自发动对俄战争之日起,就以战胜首要竞争者俄国、迫使对方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权",推动其既定强占政策进入决定性阶段为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准备。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朝鲜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次韩日协约》等一系列条约掌握朝鲜的内政、外交"实权"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亲美英的传统政策,发动了反俄并朝的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选择在亚太地区推行重振战略、大国战略和拓展战略,逐步减轻战后体制束缚,恢复亚太强国地位,进而掠夺发展空间。三步战略目标明确、实施有序,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帮助日本洗脱战争罪责,骗取国际信任,攫取发展资源。这其中饱含了日本政府的政治谋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由于日本亚太战略始终偏离正确轨道,并且为转嫁政府执政危机服务,所以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微妙。不能对日本保守政府抱有太多幻想,以防落入圈套,可以尝试联合国际力量,强化战后制裁体制,防止日本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