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21岁的女孩,从小就不喜欢和别人交往,特别是陌生人.现在还是一样,一般很少和别人聊天,好像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的心理问题已经好几年了,看到您的心理咨询专栏,我才看到了希望,请您帮我.  相似文献   

2.
我始终明白,自己是那种掉到人群里就找不到的主.因了这种自知之明,大学四年居然没有被人追过也没有追过别人.每每和闺蜜聚到一起,谈起大学时的浪漫恋爱,我就成了地道的听众.于是,这成了我一大遗憾,也成了我参加工作后,别人要为我介绍对象的一大理由,而被父母认为早已是26岁高龄的我,不得不面对好心人的关心.  相似文献   

3.
亮亮与莹莹     
亮亮和莹莹是初中同学,毕业之后也没有断了联系.只是一天天的各忙各的,相聚的时候不多. 亮亮不定时的打着短工,一个月下来挣得不多,只是因为不抽烟不喝酒,一个人的花销还是能够维持.莹莹也在为别人站摊销售服装,前两年从自己很小就离婚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得病去世了,只剩自己一个人住着一套不大的房子,亲戚也不多,很少往来.虽然这样,她也一天尽可能的露出笑脸,给别人也是给自己愉快的心情,就算流泪,也是晚上一个人蒙着被子偷偷地流.  相似文献   

4.
肖峰 《新青年》2004,(11):42
我是位刚考上大学的女孩.在班里,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来自于大城市,出身于干部或知识分子家庭.而自己呢,来自于偏僻的小县城,出身于农家.所以在学校里,我最怕别人跟自己聊起这些,怕别人问自己来自哪儿,父母在做什么.一旦躲不过去,我就瞎编说父母都是干部.另外我说话有些乡音,为避免暴露,自己就尽量少说话.学习上有问题自己也不敢和那些来自城里的同学请教,怕他们看不起自己,怕他们问自己家是哪儿的.  相似文献   

5.
这一次,我学到了:愿望不一定要实现才能感到快乐。或许,在愿望终于实现后,你并不会感到特别兴奋或激动,只会觉得原来自己用一生来渴望的也不过如此罢了。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愿望实现的过程,当然是会无比的兴奋,一直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这一次,我也学到了:快乐需要和别人一块儿分享才能感到彻底的快乐。如果只有单独一个人,快乐并不长久。只能在心里笑一笑,快乐很短暂。长这么大,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和我最爱的人到巴黎走一走。已经不记得为何会对自己许下如此的诺言,也不清楚自己为何对巴黎有如此美好的印象。不…  相似文献   

6.
悄悄老去     
李敖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自己将来老得动不了时,要到海南岛找一个偏僻的所在去终老一生。主持人问,让人陪着你吗?李敖说,不用人陪,老婆、女儿都不用,我就自己去。我不让人照顾,也不想让人看到我老态龙钟的样子。说这话时,李敖已年过七旬。在一般人的眼中,这个岁数已是典型的老人,但李敖自己不这么认为,别人似乎也不这样认为。李敖跟人斗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7.
Lis是个勉强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时成绩平平,从未拿到过奖学金,人长得也很不起眼,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许多都有了称心如意的异性朋友,甚至有的已经结婚了,而我却无人问津。不如别人的心理使我没有勇气与人交往,更不敢到外企公司应聘,这样活着真没味道。您说我该怎么办呢?陕西梁洪梁洪朋友,你好!你虽然说了自己的许多情况,但我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全盘否定自己。什么“勉强毕了业、成绩平平、长得也很不起眼、无人问津”……这一连串的“贬词”构成了你对自我的评价。人对自己的概念与人的行为模式构成相互强化的反馈圈…  相似文献   

8.
肖峰 《新青年》2007,(8):42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我曾经是一个对自己极不自信的女孩,从小被父母过分的溺爱着,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别人对自己好也是理所应该的,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长此以往,性格越来越任性,和身边的人也越采越处不好。我也越来越怀疑,找了很多客观原因出来,也许是看不到自身不足的缘故,总把责任归咎于父母,总是觉得是父母给予的还不够,于是对父母很贪婪,自己就越来越堕落,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总觉得父母要给自己最多的,父母是最强的自己才是最强的,殊不知父母也有做不到或者失败的时候。现在搞得我很难受,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荒诞,但是又很难正常的生活,很难不去想这个问题,好象有种越走越远偏离轨道的感觉。老师,我该怎么办啊?我知道我该及时醒悟,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你要帮帮我……  相似文献   

9.
肖峰 《新青年》2007,(3):44
我很内向自卑,在单位里也感到非常孤独。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又无任何兴趣特长,加之我的办公室就我一个人,使得自己与单位的同事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我很渴望与人交往、摆脱孤独的处境,但我从不敢主动到别的办公室走走,与别的同事聊聊。我怕自己去了不知该怎样和人打招呼,不知该做什么和说什么,因此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与素质无关     
这篇文章我先给取的名字叫“渴望善良”,后来觉得不时髦,所以不顾一”,,切改头换面,生生和“素质”两字拉上关系。其实,也真的是和素质无关———我指的是那种喜欢伤害别人的人,可能从别人的痛苦中会得到快感的人,未必全是初中肄业,也有念过大学的,一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样子,偏就那么口无遮拦尖酸刻薄毫不顾及别人情绪,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无辜者伤得体无完肤。有仇吗?没有啊,才认识两分钟。不懂吧?我也不懂。想破脑袋总结出仨字:不善良。对,就是不善良。别人已经一条腿残疾,够自己难过一辈子了,他仍狠下杀手伤口洒盐,“喂,花点钱雇个修路的…  相似文献   

11.
读懂爱     
从小我就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嫌她没工作,只会在家煮饭、洗衣服.她既不像我同学的母亲那样有工作有收入,也不像邻居没工作的阿姨,自己会做点小生意,并且每天打扮得体,举止优雅.母亲总是那么忙碌,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整日里蓬头垢面,她的手还特别粗糙.  相似文献   

12.
肖峰老师:你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大专生,和其他恋爱中的女生一样,我也希望我的男朋友多给我点关心和爱,希望他能多陪我,可是就连这一点点的要求他都满足不了我。我是一个心特细的女生,我会对他特别照顾,但他却很孩子气,从不懂得照顾别人。为此我总是很伤心,总是对他不满意。我们曾经为此分手过3个星期,可后来觉得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就又和好了。我的心事很重,所以总会计较一些本不应该计较的小事。我也试着改变自己,可是一个人的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我的男朋友是个超级游戏迷,但我又特别讨厌他玩游戏。而我又不想让他因为我…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新青年》2007,(11)
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听吧!"我要的生活简单自足,不需要事事向别人通报和讨论。一个人岂能为她在世间所获得的爱与理解,而无感恩之心?而首要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底处,做好朴素真实的自己."——安妮宝贝  相似文献   

14.
优雅到老     
安宁 《新青年》2007,(1):22-23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活在上海繁华里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有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交往,并非处处是坦途。一个人要想赢得人际关系的绿色环境,就应时时处处反省自己,摒弃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心胸狭隘:让你郁郁寡欢。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就耿耿于怀,如此,不仅损伤身体,而且会伤害他人。 妒火中烧:毁掉自己前程。嫉妒心过盛的人,对别人常产生憎恨的情感,容易与别人发生磨擦,丧失友情,甚至失手伤人,害人害己。 目中无人:随时会跌倒。走路时不朝前看的人,随时会被前方的石块绊倒。“目中无人”者就是在人生路上不朝前看的人,少有同行伙伴,还会被自己放置的“石头”所绊倒。 轻信他人:让你懊…  相似文献   

16.
肖峰 《新青年》2005,(8):40
我大学毕业后来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刚工作没有经验,更因为以前做事太少,总是在工作中差错不断。为此我总是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渐渐地,自己在单位里总是战战兢兢,生怕出点差错而被别人否定。对批评尤为敏感,别人只要稍微说点什么,哪怕是对自己的穿着有点不同的意见,我都要激烈的辩驳,或者情绪极为沮丧而挂在脸上,让人感觉强烈的抵触情绪。小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自卑心理。自卑者的自尊心很脆弱,以致会对威胁到自尊心的预感产生过度担忧的反应。这类人,在工作生活中,其关注点已不像常人那样,放在如何完成好任务或与…  相似文献   

17.
轮椅     
我告诉别人我是残疾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没什么,他们都能接受.因为我看上去并不像残疾人,所以自然有许多人会觉得这很奇怪,我怎么会是残疾人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非常好,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他们听说我是残疾人后,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歇斯底里,他们对我做了做鬼脸,就转身不看我了.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个22岁的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讨厌我自己。我发现我身上有好多致命的缺点:①我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孤僻冷淡,因此使我交友很困难,跟周围的人缺乏交流和接触。比如上学时,班上顶多有三四个性格相仿的同学比较好,跟其他人很少交流和接触。现在我的朋友也很少,不过两三个。②我孤傲严肃,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别人对我的评价是:脸上总挂着愁云,不见阳光,让人难以接近。③我对生活的态度冷漠,兴趣几乎没有,比如画画、音乐、体育,我都不喜欢。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机器人,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余下总是乏而…  相似文献   

19.
“我在身边找不到一个可以相信的人,知道您是很受大家信赖的心理咨询师,我也来找您了。现在的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个自己也弄不清的难题。”一个文静的女孩面带愁容走进心理咨询室,这样开始了咨询会话。会话中我知道了她的故事。我今年23岁,在打工中认识了一个男人,大约30岁左右。我们在一起打工,逐渐地有了交往。于是,他开  相似文献   

20.
才女的心病     
马老师:我出生于1968年,在一家公司做部门经理助理。我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在单位及周围的群体当中算是中上标准,同事送我一个绰号“才女”。但是,我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使我不能正常与人交往,不能正常展现自己!我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要强的女性,但脾气古怪。在母亲的心里,一直怨恨我们成为她追求幸福生活的绊脚石。现在,母亲因为各种原因已和我们姊妹三人断绝了关系和来往……记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心理就开始起了变化:当看见同事们在一起说笑时,就会猜测是否在说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