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政府诚信问题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振辉 《法学论坛》2005,20(6):89-93
诚信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全社会都在急切地呼唤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关键环节在于政府的诚信,政府诚信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然而,我国的政府诚信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亟待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翁博 《法制与经济》2009,(24):70-71,73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政府是一个国家的中流砥柱,而诚信是取信于民,稳定政权,繁荣国家的根基。政府诚信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政府诚信缺失势必造成国家的动荡。通过对政府失信现象的研究与分析,提高全社会对政府诚信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略论政府诚信问题的凸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政府的诚信是市场游戏规则正确制定及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政府诚信的缺失使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市场竞争无序,诱发许多社会问题,建设中国的信用体系,首先要打造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诚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诚信在政府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政府诚信与宪法以及民主政府的关系出发 ,可以揭示出 ,政府诚信是珍贵的政治道德。政府诚信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与社会诚信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 ,更对社会诚信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喻晓才 《行政与法》2013,(12):10-13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不仅是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需要.本文从用户需求的视角,通过对社会公众视阈下影响政府诚信的突出问题的分析,剖析了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体制性、根本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文雄 《中国律师》2009,(11):18-20
本文从一则高校重奖招生承诺案例说起.阐释其中蕴涵的诚信问题。进而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对诚信理念的理解,以及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诚信原则平衡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从而推导出现代中国社会中诚信观念的现状.并试图引进政府介入的机制来解决诚信观念淡薄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段文洋 《政府法制》2010,(13):59-59
在社会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核心,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发展。从政治方面来看,作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支撑点,政府的诚信度决定了社会、政治的发展;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来看,一个国家的声誉取决于政府诚信的国际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担负着为社会提供秩序、安全与自由的重任。社会成员对于政府的依赖正逐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政府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从事管理活动,能否为社会成员提供稳定的生活预期,便成为行政法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对政府诚信的含义、引入公法的理由、建立的基础、意义及具体作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勾勒,对现代政府所遵循的诚信原则做出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谢梅  赵许明 《行政与法》2005,(1):27-28,33
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积极地履行其在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构建诚信社会已经成为公众的共同期盼,政府应当回应民众的这一要求,定准自己在构建诚信社会中的坐标,明确构建诚信社会的当前任务。  相似文献   

10.
易宪客在香港《信报》撰文指出,中国诚信法则之所以不彰,根源在于政府许多政策失信于民。先有政府官员没有信用,然后才有民众的造假做假。政府并非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有血有肉的人所组成。政府的失信问题就在于这些组成政府的人失信。目前官员们群起“攻博”的现象已渐渐蜕变成一种学术腐败,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在于一种腐败,而是把整个社会带向没有信用、失信的社会。这也正是中国市场经济诚信法则不能确立的根源之一。从官员“攻博”看社会诚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与诚信缺失有很大关系,诚信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瓶颈。物权法是诚信建设的法治基础,要以维护诚信、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实施我国物权法。物权法明晰产权,奠定了诚信基础;物权法贯彻公示公信原则,保护交易安全;物权法强调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树立政府诚信,并以明确规则确立诚信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证了政府诚信的基本内涵及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建设社会主义争谐社会。不仅要求政府有明确的服务宗旨,更要求政府行为取信于民。只有以诚信为基础,坚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争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行政的建设争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府是否诚信,较之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而言,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因此,研究诚信政府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诚信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深入发展和改革的"瓶颈"问题,也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的经营受社会伦理、经济和法律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加强对国内企业诚信和信用能力的动态研究,了解市场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维护市场秩序,有必要开展企业诚信发展指数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过程中政府诚信缺失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诚信与依法行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很多不依法行政的现象,都可以溯及到政府诚信的缺失。入世以后,提高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的呼声更日渐高涨,遵守规则、遵守法律,就应以诚信为本。在这方面,政府则负有主导的和基本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克服诚信缺失的状态,政府必须而且只有做到诚信,才能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信誉,使国家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张爱云 《法律适用》2012,(3):104-108
诚信建设是当前社会管理的短板。加强诚信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7.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执政党和政府对社会诚信进行关注的表现之一,而公证诚信是社会诚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为公证诚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本,政府及公务人员对诚信原则的遵守,将会在社会民众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序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加强诚信建设,要官民并治,重在治官。加强政务诚信,要法主德辅,以法立信。  相似文献   

19.
浅议我国诚信行政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行政"是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价值判断,是政府行政行为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政府"诚信行政"实践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从奠定思想基础、搭建体制框架、搞好制度安排、构筑信息平台、创新评价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形象建设对政府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政府行为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失信问题,塑造诚信的政府形象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从而提高政府的自身形象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