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首先,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这里既包括执法的内容合法,也包括执法的程序合法.这是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在实体法方面对政府权力行使的限制,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仅有实体法上的规定还是不够的,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不受政府和官员的不正当侵犯,还必须在程序方面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2.
张占锋 《世纪桥》2011,(7):37-38
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是指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所进行的法律保护。完善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社会的构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以及完备的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形成。当前我国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在执法和救济制度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应完善我国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从执法上确立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的执法原则,行政执法须实体与程序并重,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一)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治国方略,目前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并追求的目标。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行政行为合法,也包括行政程序合法。行政程序合法,就是说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间。这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行政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十分突出。不仅缺乏必要的行政程序法律法规,而且行政主体对行政程序漠然置之,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依法行政的顺利实施。突出表现在:一是行政内容不透明。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包括立法体系、执法程序、司法监督、执政方式、权力运行、公民参与等在内的系统工程。依法行政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既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又对其他领域的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存在着公民社会制衡国家、公民社会对抗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公民社会参与国家、公民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五种模式。而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政府机构又是政府的载体。因此,敢府机构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高度重视与公民社会的和谐。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过去没有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此点。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我们要汲取历史上的教训,将政府机构改革与加快公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并使两者关系和谐,这也许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行政机关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政策应当取得法律的授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一经实施势必影响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拟定的行政管理措施需要于法有据。制定程序合法正当是保障内容合法的基础,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可保障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平衡,有效制约公权力,维护公众利益。通过合法性审核,确保主体、权限、程序、内容、形式合法,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内容存在的违法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管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从十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管理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政府管理的首要要求,就是要遵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实行规则国际化、程序国际化和服务国际化。二是管理法律化。法制化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更是全球化基础性要求,它要求中国政府管理实行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做到立法合法、执法合法、司法合法和结果合法。三是管理公开化。政府管理公开化是实行民主行政的基础,也是全球化、WTO对政府管理的要求,为此要增强中国行政管理透明度,实现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民主化。四是管理信…  相似文献   

8.
论土地征用的正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征用是现代国家对私人财产权限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对私人财产权最严厉的制约.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犯被征用者利益.就要对政府征用权进行正当性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包括:征用目的的正当性、征用补偿的正当性和征用程序的正当性.所以,土地征用的正当性是保护被征用者财产权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吴兴鹏  何峻 《唯实》2003,(2):61-65
西方国家防止政府权力腐败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廉政法制建设。这种制度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涉及立法、惩贪、监督以及程序、机构等诸多内容。通过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制 ,监督和制约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保障国家权力合法、合理运行 ,以求通过“律之以严” ,达到“求之以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作为整体来说是国家权力原所有者。但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却是人民委托的国家机关及基公职人员。国家权力的先例不当或滥用,是产生腐败和损害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现代民主政治在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的同时,也确立了法治原则。法治原则不只是限定公民不得有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求国家权力必须置于法制的规范之下,其整个运行过程(包括权力的配置、获取、行使、监督等环节)都必须严格依法,从而使国家权力既有合法的权威,又不致损害公民的权利。所以,以法来严格规范国家权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继续实施交通限行措施是否合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下,依法行政意味着政府作出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不仅形式要合法,而且内容要合理,程序要正当.从实质合法性角度予以分析,新一轮交通限行措施合法性基础欠缺,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法治政府设计了基本框架,并将依法行政具体化、路径化,在行政职权配置法治化、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机制、完善执法程序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为限制行政权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勾画出了具体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监督政府权力、反腐败和促进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主力军.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民主行政的发展,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与全面预防和惩处腐败.然而,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仍然面临着自身能力限制和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公民在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依法行政是指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具体来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别人。所谓依法行政,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实体法方面,另一是程序法方面。从实体法方面去理解依法行政,首先应是在主体方面有要求,即行政主体合法。即行使行政职权者必须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  相似文献   

15.
政府机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走向成功,首先必须探讨和解决机构改革实践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其中基本的理论问题是:政府合理规模理论、政府机构平衡发展理论。一、政府合理规模理论1、政府规模的涵义和构成政府规模指以职能和权力配置为基础,按一定组织原则建构的政府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总和。政府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两个方面。(1)内在规模指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范围及其结构即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政府职能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数量及这些事务本身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6.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执法行为有利于实现招商引资根本目标,有利于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有利于预防腐败。目前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行为不规范、监督机制实效不高等情况。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强化监督机制等途径,来实现对政府招商引资执法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杨纪恩 《世纪桥》2009,(24):70-71
警察即时强制在权力设置上极有垄断性和扩张性,容易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由于立法不完善、执法理念滞后、程序规范缺乏、法律救济不力,滥用即时强制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警察即时强制的法律控制,以防止警察即时强制权的滥用,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具体内容之一就是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构建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行政三分制”无疑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再造政府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程序正义理论源起古希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现已成为现代国际化的司法理念。在法治实践中,程序正义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弥补实体法的不足、维护法律的尊严、强化权力制衡、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程序正义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在完善宪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公民程序伦理教育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20.
张子林 《理论学刊》2006,(11):94-95
所谓宪政,是指由宪法性法律或宪法性惯例确定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职责权限、活动规则,旨在保护公民权利,并由制度保证宪法得以实现的状态。宪政必然涉及到两种关系:(1)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关系;(2)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的主要矛盾。宪政主义意味着在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中对政府进行法律限制,在被治者的权利与自由和政府的有效运作间谋求平衡。但是,宪政的主题必然在逻辑上涉及到合宪性审查的主题,这是违宪的司法救济手段,也是宪政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