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着重提高出庭支持公诉能力”,社会各界对出庭公诉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前准备工作、庭审预案的制作和出庭公诉的方法技巧等是做好出庭公诉工作的三个重点环节,其中,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是出庭公诉工作成功的关键。对公诉人员提高出庭公诉能力,适应和熟悉控辩式庭审方式,做到规范出庭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汪建成  吕书永 《中外法学》1991,(6):22-24,14
<正> 当前,随着刑事审判工作逐步正规化和法制化,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出庭支持公诉的质量已成为摆在检察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对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应该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提高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质量. Ⅰ检查人员出庭支持公诉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些同志在进行了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庭前预测是检察人员在出庭支持公诉之前,对被告及其辩护人在法庭上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辩护意见,预先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的活动。它是出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诉人员出庭胜诉的重要保证。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以来,我们先后13次派人出庭支持公诉,由于认真做好出庭前的预测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充分准备,使公诉人在法庭上始终掌握了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公诉人出庭答辩是搞好出庭支持公诉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公诉人在职务犯罪案件的开庭答辩工作方面存在着质量不高、效果不很理想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职务犯罪案件出庭答辩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加强和提高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公诉工作。  相似文献   

5.
副检察长以什么身份出庭支持公诉?编辑同志:在司法实践中,对副检察长以什么身份出庭支持公诉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应以检察员身份出庭。理由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  相似文献   

6.
出庭支持公诉是检察机关实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审查起诉部门最富挑战性的工作。随着刑诉法的修订实施,改变了庭审模式,公诉人成了庭审中的主角,出庭公诉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整个审查起诉工作开展的好坏。我院自1998年元月以来,共受理审查起诉的各类刑事案件210件,起诉201件,出庭公诉近200次,起诉案件法院均做了有罪判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这是我院积极适应新的庭审方式,努力探索出庭公诉工作的结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韩勇 《法学杂志》2003,24(1):38-39
庭审讯问是出庭支持公诉中的一项主要工作 ,而出庭支持公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也是检察机关揭露犯罪、打击犯罪、教育群众、履行法律监督、维护法制尊严的重要手段。庭审讯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庭支持公诉的成败 ,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刑事法律能否得以正确地实施。笔者结合自己出庭的经验教训 ,略谈体会如下 :一、庭审讯问的地位和目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法庭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 ,由原纠问式审理 ,变为抗辩式审理 ,这对我们公诉人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公诉人在庭审中通…  相似文献   

8.
下大气力提高出庭水平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周子良出庭公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是对办案质量的综合检验,尤其在对刑事审判进行实体和程序的法律监督方面,出庭公诉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出庭公诉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能...  相似文献   

9.
朱爱民 《内蒙古检察》2004,(1):42-42,37
主诉检察官,是指依一定条件和程序产生的,依法相对独立履行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检察官。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在检察长领导下,以一名检察官为主,按规定依法相对独立地承担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工作的内部办案制度。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检察机关内部办案制  相似文献   

10.
一、公诉模式现状 (一)平行 对应式公诉模式:公诉案件只能由与审理案件的法院级别相同的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既不能由下级检察机关也不能由上级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 (二)主诉检察官模式:这是对于检察权的重新配  相似文献   

11.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不仅扩大了适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范围,还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既是支持起诉,指控犯罪的需要,也是履行诉讼监督职能,保障人权,确保审判公正的需要。本文从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探寻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解决问题的对策。一、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没有形成合力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相似文献   

12.
公诉工作由审查案件和出庭支持公诉两个方面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出庭支持公诉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前置阶段的疏漏,也就是案件审查阶段的工作存有缺陷。当前,审判机关对证据采信的标准逐渐提高,而侦查机关的办案质量相对滞后,其所提供的证据形式相对欠缺,甚至有的证据就其合法性、客观真实性均不符合法律规定,达不到出庭接受质证的要求。而审查起诉部门作为联结侦查、审判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其审查证据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从现行法律规定和实践出发,应当将公诉权定位为法律监督权。但基于公诉权的不同权能内容,应当将出庭支持公诉和出庭支持抗诉这两个环节的公诉角色与监督角色分离,使其监督角色隐而不现。而对于公诉当中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应当着眼于程序性监督这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以审判为中心对于完善诉讼结构,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公诉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了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难度.对此,应转变执法理念,完善审查起诉的模式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方法,积极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重上公诉席     
庭审方式的改变,公诉人体会最深,尤其是我这个从事多年检察工作,但又多年没有出庭公诉的“老检察”,在新法实施以后,重新走上公诉席,更是感触良多。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按照新庭审方式出庭公诉第一起案件的情景。那是1997年3月25日,我接到了人民法院审判张某某受贿、贪污一案的出庭通知书,心里特别激动,年过半百的我,多年没有出庭支持公诉了,又要重新走上曾经十分熟悉的公诉席,内心自然特别高兴和自豪,但又有几分紧张和担心。法庭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公诉人站在公诉席上,进行唇枪舌剑的较量,这场面虽然已多次领教过,但…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类似英美法系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从而对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庭审方式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以庭审公诉为中心,加大出庭公诉力度,因为出庭公诉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庭审效果、判决结果,关系到打击犯罪、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目的能否实现。本文试就庭审过程中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举证质证和答辩,与辩方进行对抗的问题做一点探讨。一、讯问有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使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成为必然,虽然控辩审三方的庭审结构得到了完善,但也给公诉人的工作增加了巨大压力。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各地检察机关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的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机制,实践中形成了专职公诉人出庭模式、办案组集中出庭公诉模式和承办人出庭公诉模式三种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了不同机制的优缺点,为探索建立更加合理的简易程序出庭公诉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诉书是检察机关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阶段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罪事实、涉案证据、适用法律的最后认定.是确认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合法性及巩固侦查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审判机关审判公诉案件和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的具体依据,关系到案件的质量和检察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发表公诉词,二是对被告人、辩护人提出的辩护理由进行答辩。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发表公诉词所用的逻辑方法是“证明”,而答辩所用的逻辑方法主要是“反驳”。反驳的目的在于揭露错误,批驳谬误。那么,在公诉答辩中怎样进行反驳呢?根据出庭工作的实践,可从下述入手:  相似文献   

20.
谈《出庭意见书》的制作修杭生检察员出席上诉法庭,应当以书面形式发表出庭意见,即《出庭意见书》:发表二审出庭意见,是检察员出席二审法庭,进一步支持公诉的有力手段,既可以进一步实行审判监督,又能够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作用。一、《出庭意见书》的特点《出庭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