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08,(22):120-120
2008年9月26日,欧蒙特中国营销部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欧蒙特进驻中国市场的又一举措,这标志着欧蒙特对中国市场不言放弃的决心与信心.这也将是中国楼宇市场上国际品牌间的又一次新的较量.将给国内外群雄纷争的智能楼宇产品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新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中国楼宇对讲市场上,一个来自欧洲的品牌——FERMAX(弗曼科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弗曼科斯是西班牙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专业生产商,成立于1949年,在楼宇对讲领域已有近60年的从业经验。目前,弗曼科斯的业务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举行的第五届上海安博会上,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SBT)携电视监控、门禁.防盗报警、周界防范等全系列产品,以强大的阵容闪亮登场,成为展会上引人注目的亮点。近年,Panasonic、三星等跨国企业巨头,在中国安防市场旗开得胜,取得不俗的市场份额。此次西门子大手笔全线进入安防,是否意味着西门子要在中国市场演绎一场新的精彩?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西门子楼宇科技安防产品部中国区总经理孟琦立先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楼宇对讲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哪些?中国的份额有多少?中国楼宇对讲产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如何?市场量有多大?中外楼宇对讲厂商在中国市场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角逐,那么,当前的竞争态势如何?中国楼宇对讲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期《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大扫描》或许能告诉您一些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智能楼宇的发展从来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其发展状况也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真实写照。从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中世界上第一个智能楼宇的产生,随着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智能楼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从二十一世纪初到2010年,这十年是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智能楼宇飞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建筑更智能,城市更宜居。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立足建筑、面向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跨越式发展。但从2010年末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呈温和回落态势,房地产领域遭遇寒冬,连续两年在震荡中度过,智能楼宇市场自然也深受影响。2013,中国房地产业风雨欲来,智能楼宇是否唇亡齿寒受到牵连?还是革新图治力求凤凰涅槃?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总让人不禁追问,与之息息相关的智能楼宇市场又将如何?此刻,我们回望智能楼宇的发展历程,便是为了寻找一个更稳健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城市化,伴随高速城市化进程的出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楼宇对讲系统行业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从市场角度看,智能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主流很大程度受制于房地产市场,它自始至终迎合房地产市场需求。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虽然可以看到一些针对专业性需求的智能化对讲系统,例如医务呼叫管理系统以及用于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对讲交互系统等,但一直无法形成规模性市场需求。智能楼宇对讲行业绝大部分针对新开发的住宅小区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智能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13):92-96
智能楼宇市场巨大,与之有关的技术发展也极为快速,其典型代表是安防应用在智能楼宇领域越发成熟。在技术融合的当下,云计算也为智能楼宇安防应用增添新彩。  相似文献   

8.
霍震 《刑警与科技》2013,(10):94-95
<正>近几年楼市的低迷,使整个楼宇对讲行业也弥漫着一股低潮和冷意,但实际上这应该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楼宇对讲市场由前几年的跃进式发展回归到理性发展时期,这对楼宇对讲行业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反而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虽然中国楼市出现了这么多的波  相似文献   

9.
因《中国公共安全》熟悉行业 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楼宇对讲产品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当时,我察觉到楼宇对讲事业大有可为。于是,2001年我决心投身珠海进祯企业有限公司,开始了我的安防生涯,因此也与《中国公共安全》有了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0.
<正>关键词:高清、网络、智能本刊一年一度的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再次与大家见面!由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评选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受到行业的极大关注。"十大新锐产品"是依托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与海内外各大厂商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及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经济圈三地安防市场的丰厚资源,由CPS实验室第一时间对安防厂商的最新产品进行专业评测,并在本刊"新品出炉"栏目刊登发表,  相似文献   

11.
郭曦 《刑警与科技》2013,(Z2):54-64
<正>回顾2012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房地产政策影响的形势下,智能家居的企业或多或少虽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整体生产销售情况达到了稳中有升。近年来,活跃的市场需求使大量的企业从安防、家电、IT等跨界进入智能家居行业,同时国外不少新公司、老品牌也逐渐进入了国内的市场,这些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厦门、泉州、上海和北京等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例如重庆等也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得到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4B):61-66
楼宇对讲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国内已开始有单户可视对讲和单元型对产品面世,产品主要有单元对讲、可视单户门铃等,功能单一。市场容量很小。对讲产品仅在广东地区有个别厂家生产.用户集中在广东、上海,可视对讲产品主要有韩国、台湾品牌。1992年。西安交大开元推出单户壁挂式、台式机型,成为国内最早生产可视对讲产品的厂家。1993年,现深圳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创建了深圳白兰电子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国产可视门铃,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第一批楼宇对讲企业蹒跚学步的开始,也是我国楼宇对讲行业的起元。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4B):67-72
一项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将达57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为27亿平方米,农村为30亿平方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增至22平方米。如按“十五”期间城镇住宅竣工计划的半数实现智能化计算,则用于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就可达810亿元。一项调查分析,2003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而且仍在以年均35%的增幅高速成长,预计到2007年市场规模可达l000亿元,2009年达1800亿元。智能建筑服务市场规模也正急骤上升,到2007年约占智能建筑市场的3%,即30亿元,2009年将占到5%,服务市场总规模达9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庞伟  黄欣 《刑警与科技》2005,(10A):68-71
面对每年保持15%~20%比例平均增长的中国安防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中国安防电子市场的竞争中,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致力于在其经营的每个业务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的GE,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与联盟。  相似文献   

15.
漆琴 《刑警与科技》2014,(24):112-113
智能锁在如今看来,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产品,目前在我国也有很多生产智能锁的企业,但是从整个市场情况来看,智能锁给普通大众的印象还是过于“高冷”.人们或许对插卡进入酒店房间或刷卡进入写字楼等办公区域习以为常,甚至对通过识别指纹进入一些特殊区域也不再陌生.但是谈到家用智能锁,很多人却觉得那是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高科技产品,因而在购锁的时候往往鲜有问津.与中国的智能锁市场不同的是,在欧美日韩这些国家中,智能锁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在民用市场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08,(2):38-38
恩智浦半导体对200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发展变化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13,(Z2):26-26
<正>3240亿元2012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2012年对中国安防行业来说,是相对平静而又艰巨的一年,但基本上仍然维持了较高的行业景气度,行业总产值达3240亿元左右。其中产品市场占41%,约1365亿元;工程和服务占59%,约1965亿元。全年实现增加值约380亿元。48%份额2012年摄像机市场占比整个视频监控市场根据本刊调查,2012年监控摄像机市场规模约占整个视频监控产品市场48%的份额,其中增长最快的四类摄像机分别是:高清摄像机市场38.6%,高速球市场20.2%,红外夜视摄像机市场18.4%,宽动态摄像机市场16.8%。  相似文献   

18.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3,(24):212-213
<正>一个行业,竞争的激烈必然导致部分企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能说是另辟蹊径或是剑走偏锋。在当下中国安防市场,关于民用市场的议论声一直不绝于耳,虽然如今民用安防市场已经崭露头角,但真正涉足该项业务的安防企业少之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了深圳辉锐天眼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去了解个究竟。辉锐天眼总经理阮锐一如既往的亲近感让记者与之的采访在轻松的  相似文献   

19.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7,(12A):73-74
作为楼宇对讲产品市场中率先强调产品面向用户、渠道面向楼盘的赋安,无疑是行业内走在前列的。此外,作为楼宇对讲的前沿品牌之一,赋安也一直在不断推动其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和产品适用性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24):188-189
<正>视得安罗格朗一直倡导持续创新发展,完善的产品线覆盖全国市场战略,Bticino、罗格朗(Legrand)和视得安(Shidean)楼宇三大品牌多款贴合市场的对讲新品在刚刚完美落幕的第14届CPSE安博会上,上演了一场科技盛宴。视得安罗格朗公司国内销售总监白淦文先生告诉记者,视得安罗格朗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