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7):14-15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认真落实以地方为主的应急救灾工作新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地动员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和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受灾地区社会安定,各项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进一步稳定,灾后恢复重建已然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七名四川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党员以及相关指导老师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小组历时半月,于5月27日完成《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考和建议》的报告,献给正在重建家园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3.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陕西是全国三个地震重灾省份之一,目前灾后重建进展较快. 汶川大地震波及陕西省汉中、宝鸡等10个市、92个县,共有395万人受灾.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0,(3):12-12
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农房已全部开工,94%的农户完成住房重建,为全面完成灾后农房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0,(5):12-12
<正>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农房已全部开工,94%的农户完成住房重建,为全面完成灾后农房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5.12地震发生已一年有余,灾后重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对甘肃陇南市文县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多维度效应及遭遇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提出,建立完善的灾后救助体系,实践"以人为本"思想,听民情、重民生、维民意,努力实现灾区援助的多元化和持久化。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终于过去了,但是这场巨大灾难造成的伤害和破坏,让中国和四川都不得不面对灾后重建的万般艰难。灾情不仅考验着四川省委和政府,也考验着作为联系党和广大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妇联组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妇联迅速动员各级妇联组织和干部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妇联组织的坚强纽带作用,带领着妇女同胞用一双双纤细的手、单薄的肩膀,扛起了灾后重建的重任,撑起了半面天空。  相似文献   

8.
大灾发生的时候.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生存.“活下来就好”是此次四川“5·12”地震灾区被救者和施救者当时的普遍心声。随着抗震救灾的深入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已经成为当前灾区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4):71-74
灾后重建,会遇到地震带来的一系列法律关系变化。本刊就群众关心的四大涉法问题进行解释,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翟峰 《中国人大》2008,(14):31-33
因"5·12"汶川大地震而成为重灾区的四川省广元市,由于震害惨烈、余震不断,不得不将法定的一年一度的市人代会推迟。2008年6月24日至27日,广元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终于在推迟近40天,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隆重召开。由于会期中的余震警报尚未解除,此次大会会场设在抗震帐篷之中。这次会议被称为全国第一个震灾后的"人大帐篷会议"。  相似文献   

11.
吕律 《今日浙江》2008,(11):59-59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浙江民营企业一直心系灾区。除了继续捐款捐物外,重心将转向发挥浙商群体力量“帮助灾后重建”的主题上来,正式启动了“携手灾区、重建家园”爱心行动计划,尽一切可能积极参与灾区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12"地震之后,中华民族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  相似文献   

13.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08,(12):29-30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是奋战在救灾第一线英勇救人的人民解放军;有的是被誉为灾区伤员"守护天使"的医护人员;有的是灾难面前为保护学生而将自我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民教师;还有的是义无反顾、慷慨解囊捐助灾区的企业家,他们遍布在国家的各行各业,以自己大爱无疆般宽广的胸怀和与灾区人民生死与共的高度责任感参与着这场举国大救援,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号——人大代表。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一称号作了最完美的诠释。在这里,我们将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写出来,并向他们,以及所有参与了抗震救灾和正在参与灾后重建的人大代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两年前那场地动山摇的灾难降临的时候,山河破碎,肠断心碎。随后,18个省市驰援灾区,像领回自己失散的兄弟姐妹一样,把重建家园当做自己的使命,把美好的重建构想放飞在灾区。两年后,一座座新房平地起,灾区在兄弟省市的帮助下,处处展新颜。对口援建——这一带有中国特色的支援方式,在中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迅即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2008年6月,吴邦国委员长等领导同志亲赴灾区视察,汪光焘同志随同前往,亲眼目睹了地震灾区受到的毁坏、重创和惨不忍睹的景象,亲眼看到灾区人民表现出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慷慨支援的动人场面。为了看望对口援助省市建设单位的同志们,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汪光焘同志于2010年1月11日至14日,赴四川什邡、绵竹、北川、映秀和都江堰等地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什邡市职业中学、八角镇中心学校、城南学校,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北川人民医院、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在建项目,都江堰、什邡、北川、映秀的安居房、廉租房及农民住房建设情况,参观了绵竹江苏高校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听取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关于北川新县城总体规划情况的介绍,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灾后重建指挥部同志们进行了座谈,回京后写成了这篇调研报告,不仅总结了灾后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提出了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对于搞好重建工作很有借鉴启发意义。现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6.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举全国之力,加快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并使各地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序开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8,(7):8-9
现在从总体上来说,已经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但遗憾的是,关于民众自救互救的报道却很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媒体关于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报道太过精彩,以致于遮蔽了民众的自发努力?还是现实中确实缺少这样的自救、自力更生的努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相似文献   

18.
川友 《友声》2011,(3):38
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人民怀着感恩之心,衷心感谢帮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并关注日本东北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4月26日,四川省友协和都江堰市友协在都江堰市北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距今已有三月余.或许灾难中的惨烈悲壮在我们的视线中开始淡去.但现实中重建家园却更加任重而道远。纵观国外抗灾过程中的教训与不足.我们更应以此为鉴.将我国的灾后重建工作做稳做实。  相似文献   

20.
抗震救灾任重而道远.灾区恢复和重建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建议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做好以下方面:加强监管,保证救灾资金物资真正用于救灾:珍惜每一份救灾物资,充分发挥救灾物资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灾区重建全局,尽早做好灾后城镇和工农业生产重建规划;大力弘扬善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