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看两岸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台湾和大陆得以确立其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地位、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实现两岸共赢的最好模式。  相似文献   

2.
陆资入台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与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特别是为有助于克服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台湾当局在开放台资投资大陆18年后宣布开放陆资入台投资。陆资入台投资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台湾经济的全球化战略目标以及增长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受各种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呈现出若干种认同并存的复杂分布。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民众"台湾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对大陆的认同感则在逐渐弱化。当前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现状,是岛内局势、两岸关系和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台湾当局长期的"本土化"与"去中国化"宣传、海峡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台湾社会"统消独涨"的媒介生态以及美日因素对于台湾独立势力的勾连等,都是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共识,我们应当在两岸关系中提倡"双边思维"而非"单边思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建构大陆在台湾社会内部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比较文学自20世纪初期诞生以来,其发展一直与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相伴.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当代大陆与台湾比较文学,以全球性视野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限制,不懈地追求民族文化认同,表现出一致的文化主体立场.正是大陆与台湾两岸比较文学学者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着中国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是指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其二是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构想.当然,台湾民众的两岸观不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的态度和看法,应当是大多数人民的公意,也就是民意.台湾当局经常打“民意”牌,而且各种新闻传播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民意调查”.这些“民意调查”都受到委托单位的需要、问卷设计的倾向、被调查人的代表性、社会舆论的导向与非正常政治因素干扰的影响,其可靠程度是要打折扣的.笔者目前尚无法到台湾进行实地调查,只有使用台湾正式公布的“民意调查”,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对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21,(8):55-57
正福建省漳州市是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据统计,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祖籍在漳州的约占40%。近年来,漳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做好"通、惠、情"文章,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投身其中。台湾青年卢介凡:"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不能缺席""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不能缺席。在后疫情时代,两岸在经济和社会两个领域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全新的格局,创新的思维。"台湾创业青年卢介凡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显著,其脉络是在政治本土化过程中显示与发展的,特别是在选举时刻,为政治所利用.愈演愈烈的"省籍-族群"矛盾和冲突撕裂了台湾社会,民众对此已有不满.台湾民间的一些公民社会团体和学者,开始尝试开展民间的渠道,以相互了解、沟通与理解的方式去推动和解之路,治疗台湾社会为"省籍-族群"政治动员所撕裂的伤痛.这对于两岸交流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台湾经济“四化”问题与两岸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初期,在全球化、区域化大发展背景下,在两岸经济合作日趋紧密而政治对立不见缓和的矛盾纠结中,台湾对外经济层面凸现出"出口导向产品单一化"、"新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发展战略泛政治化"等问题.文章对上述"四化"问题的现象和成因加以探讨,重点分析大陆经济成长对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进而阐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对解决台湾经济"四化"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诚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海峡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然而,台湾岛内外,偏偏有少数“台独”分子,违逆历史发展潮流和两岸同胞的愿望,依恃某些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打着“本土化”旗号,在岛内挑动“省籍”矛盾,制造社会纷争,进行分裂活动,造成社会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获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的交接、重组和整合。然而,由于台湾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迟滞和延宕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时空演进,从而使两岸经贸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障碍”是一时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洪流的推进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