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现代化进程中的云南民族文化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化发展历史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同时是传统社会、文化不断适应与重新整合的过程,也即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使得云南的现代化发展出现很多特殊、复杂的问题,文化的变迁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15,(4):1-5
主流意识形态只有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进行动态的调适性变迁,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性、先进性、科学性。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来看,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全球价值的多元性以及社会组织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与行事规则的非正式性都给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性变迁带来了诸多挑战。基于此,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性变迁,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提下,从构建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培育价值包容型意识形态、探索利益融合型意识形态等三个重要方面积极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2)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清真寺作为联系回族穆斯林社会内外部的纽带,除了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外,也逐步显现出为城镇回族穆斯林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通过对清真寺一般功能、社会功能延展及其原因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现代化进程中新疆回族穆斯林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原因以及对时下回族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两次现代化和科学文化的历史变迁有着本质的关联.在两次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学文化一直是重要的动力因子,它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研究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兴起、发展的曲折矛盾的过程,对致力赶超的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伦理文化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现代化特殊际遇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伦理文化变迁的必然性与内蕴性,指出伦理道德的现代性是现代化中社会主体行为的思想根源、现代化运动恒久的精神动力和深层全面现代化所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迁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这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这些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的文化心态逐渐由顺从忍耐走向自主自立,由平均主义、畏富怕富走向敢于致富、共同富裕,由畏惧权势、消极无为走向追求参政议政、人格平等,由封建的家庭伦理走向现代的道德文明,由早生多生、重男轻女走向少生优生、男女都一样,由消极保守走向进取创新。农民文化心态的变迁,为农民的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由于存在着逆向型文化心态,以及文化心态变迁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因此需要对其加以引导和调控。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提高乡村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的质量,可以引导农民文化心态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都受着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具有外源性显著的特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两个联系紧密又相互区别的历史进程。在这些转变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或杂然并存,或互相排斥,或批判继承。因而,民族文化的变迁过程,是个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和文化交织变革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有利于深入了解社会转型中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引导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而且从中国国情出发,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立足国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发展方略;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和中枢作用,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而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2,(1)
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了当今东北边疆社会,社会再组织则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主要推力推动了东北边疆区域的社会建构。以国家近现代史之现代化进程为脉络,以期间社会再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为主线,力图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与特点、透视东北边疆社会的建构主要因素,以有助于解读、梳理东北边疆近现代社会建构过程,找到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全新的时代特征,需要政府解决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在社会更高层次上进行管理、调节和引导。建设民生型、服务型、德治型政府,提高政府的行政德性和行政效率,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中国现代化对于政府行政伦理提出了全新的现实诉求。对此,我们可以从政府行政权力的本性、社会治理的变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道德现代化等多个视角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2.
文化治理是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深圳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力探索,承担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的应有责任和担当。未来,深圳需要在突出城市主流文化的目标定位、夯实文化治理的社会基础、彰显经济特区的特色与责任、促进文化流动和文化包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准。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共和制度的选择,使中国国家的成长逻辑由以文化权利为轴心向以公共权力为轴心转变,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制度创新,辛亥革命未能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变革建立起一个支撑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制度框架,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牟鑫 《学理论》2010,(24):141-14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主流文化的推动,然而伴随着不断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网络时代以来的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促进了主流文化的新陈代谢,却也不断模糊了人们认识主流文化的视野,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何正确认知我国网络时代的亚文化,对提升主流文化意识,凝聚民众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农民问题可以说是一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背景、社会性质千差万别,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就具有了不同的历史特点。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地位、作用和出路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就集中表现为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身份转化的自主性及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起关键性的作用等方面。  一、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6,(6):94-97
国民性作为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表现的是一种众数人格结构。它的形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政治制度形态的制约,与社会文化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国的政治文化水平。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在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形成过程中所透露的国民共有且独特、内在而深刻的精神风韵,集中体现国民的主体意识及民族素质。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打造了属于本国的民族性格。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刷与洗涤,多元文化的交融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便为主流政治文化认同带来了挑战。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民性的重塑也衍生出新的契机。从民族性格和文化认同角度,遵循公民文化教育理念,从打造一名独立、理性的政治人出发,展开对国民性重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人类现代化的序幕,而作为现代化的内在核心价值诉求的“现代性”问题,从此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视野。就一般而言,现代性问题与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运动之结构性的问题反思,乃是现代化社会运动的一种思想检讨结果。现代性体现了人们对于现代化(工业化)实践的文化反省,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伴生物。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和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语言、宗教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现代文化是三百多年来人类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变迁、转型、发展和国际互动的结果,也持续体现着文明内容的变异、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互进行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理念源自后现代主义,是在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弊端和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迄今为止对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文化和发展思潮。借鉴其先进的、建设性的思想资源,分析和把握新形势下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目标,民族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在社会治理视阈下,民族政策要在坚持公平正义和激发社会活力原则下进行创新,其路径是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做好民族政策的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