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建》2017,(7)
特朗普总统执政后的第一次欧洲之行表明,欧美关系渐行渐远,欧洲大国地缘政治已发生变化:同美国关系疏远的德国将强化在欧盟的领导地位,奉行外交独立原则的法国试图恢复和扩大在欧洲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俄罗斯利用欧美关系紧张来摆脱自身外交孤立困境。中国将以稳定的中欧合作来应对欧洲局势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1996年是国际关系新旧格局转换的重要一年,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同时,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也有所增加。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正在进行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图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占据有利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明显上升,一些国家军费有所上升,大国在地区的争夺更为加剧。一、多极趋势继续发展,大国关系复杂多变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最终形成,虽然“一起多强”(一超:美国;多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的曙光正普照大地。世纪之交的国际政治、经济大势如何?如此大势在新世纪又将如何走向?让我们共同关注——一极与多极之争从目前的世界格局和战略态势来看,一极与多极之争将是一段时期内国际形势演变的重要特点。多极化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美国凭借其综合优势将竭力谋求单极世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自己一“超”的霸主地位,它不但公然声称自己是国际领导力量,国际事务要由它“领导”,而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都要采用它的模式,并竭力遏制其他大国的发展——控制盟国;利用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对中国施压;通过种种方式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在欧洲,美欧联手不遗余力地搞掉了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权,欧洲已基本成为西方的一统天下。同时,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直逼俄罗斯城下,千方  相似文献   

4.
孙德立 《求实》2004,3(1):44-46
冷战结束后到“9·11”事件之前 ,大国关系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但不确定性因素很多。“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促使大国关系加速调整 ,新结构、新特点逐渐显现。在新阶段 ,大国关系将以一超和多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 ,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称霸与反霸的矛盾、一极与多极的矛盾 ,将构成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国际力量的分布,使得关于世界格局的议题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六种世界格局学说.“单极”说强调美国霸权的自我调适能力和独特优势,认为美国仍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一超多强”说和“多强一超”说均强调美国的相对优势和其他强国实力不断增强两类因素的交互作用,认为它们共同塑造了世界格局,而对两类因素影响力优先次序的不同判断,构成两种学说的区别;“多极化格局”说和“多极格局”说都强调国际力量分布的相对均衡,但前者将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动态趋势,后者则视其为当今世界的现实状态;“无极说”强调国际力量的分散化特征,体现了对“极”化世界格局观的反思.六种学说从不同视角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格局作出阐释,但在研究视角、认知框架、对权力内涵理解、对新的体系因素带来影响的预估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世界格局新动向:单极独霸与多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一超”与“多强”的格局。美国,作为实力超强的唯一超级大国,一直坚持推行单极独霸的全球战略。而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等“多强”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努力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单极独霸与多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美国变换策略推行单极独霸战略布什2001年初上台伊始,美国就凭借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强大综合国力,奉行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政策,防止任何国家对它构成威胁的战略崛起,力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为此,美国加紧研制、开发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是继续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推动并影响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总的来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几个特点。二、多极化趋势向纵深发展,国际格局尚未最终形成1996年,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明显发展。大国关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显得更加错综复杂,“一超主导“与“多强制衡”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美国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宇务中仍起着主导作用。去年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权力显著的一年,而遭到的抵制和反对也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明显的一年。各大国…  相似文献   

8.
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亚青 《党建》2004,(5):11-12
怎样认识当今的世界格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旧的格局已经打破。但是,世界力量结构并未立即清晰地显现出来。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当今的世界格局呢?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是单极格局,以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美国不少人士认为,苏联解体宣告“历史的终结”,美国迎来了独霸的“一极”世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是多极格局。以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几大力量为主的多极格局已初步形成。再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既不是单极,也不是多极,而是处于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中国、俄…  相似文献   

9.
国际格局的走向与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际格局是由欧洲中心向欧洲以外推进的过程,先后形成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一超多强”,现在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国际格局走向下,为更好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外交领域应坚持和平崛起战略、实施伙伴战略、推行多边外交战略、实行大国外交战略、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并一以贯之地维护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世界事务中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就是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发展。不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欧盟本身也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欧关系的深度与广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事务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不仅在亚洲和欧洲普遍受到赞扬,连美国也渐渐意识到欧中关系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的意义。合作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发展成果在许多领域是显著的,最近几年发展到全面的、多领域的关系,甚至是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和中国现在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欧的贸易额增长了40倍。根据中国的统计…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的世界仍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夭国学者将更趋复杂多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仍然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共同任务。1、多极化趋势向纵深发展,大国关系更加复杂多空。新的一年,“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不会变,“一超主导”与“多强制衡”的矛盾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尽管美国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要主宰世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更显得力不从心。大选之后克林顿政府将会对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力图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同时,美国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突出,“一超多强”正在向“多强一超”转变,国际力量正加速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由欧关向亚洲转移,非极力量也明显提升;国际体系重构进程加快,不仅层次发生变化,其中的行为体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庞杂,而且运行载体、机制和力量组合等均已发生深刻变化;高政治冲突与低政治冲突交织,一些“低政治”议题有“高政治”化趋向;中国和平发展的责任大国形象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13.
丑则静 《新视野》2021,(3):120-128
国际格局中美“两极论”者的局限,在于其研究方法是将国际格局作为“因变量”,认为国际格局变化往往是重大国际事件所触发的结果,而非用来解释国家间关系的“自变量”。然而,国际格局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远远大于中美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其系统性变革远非中美两极所能概括。纵然在疫情期间,中美战略竞争在美国对抗性、冒险性的对华政策持续影响之下不断深化,但疫情同样凸显大国权力竞争固有逻辑的局限性,更趋均衡的多极力量和不断崛起的非极力量,更趋复杂的国际互动博弈,在赋予中美战略竞争韧性的同时,也为中美关系企稳合作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欧关系波折不断,为什么原本稳定的中欧关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指出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中欧经济关系中的竞争加剧,并引发欧洲民众心理变化,这是中欧关系由积极转为困顿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欧盟对华文件的变化为例证进行了验证,并提出改善中欧关系的三点建议,指出中欧双方应建立一种成熟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国际形势的特点是:总体保持和平、缓和、稳定趋势的同时,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和朝核问题等三大局部热点凸显,形势动荡不安。国际恐怖主义呈反弹趋势,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国关系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深刻变化。尽管美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扩张期,但由于违背历史潮流,有损于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和挫折。单极与多极之争将是今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时代主题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6.
西欧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领导人对西欧的看法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从美帝国主义的附庸到可以争取团结的力量,再到今天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本文将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个时期分别论述他们对西欧的认识。一毛泽东时期,中国对西欧的认识以及中欧关系受到世界两极格局和冷战大环境的制约,并且受到中美关系、欧美关系、中苏关系的影响。1、他们“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主义国家”,不会“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1949年前后,冷战已爆发,世界分裂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毛泽东提出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三条…  相似文献   

17.
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经过伊拉克战争、中东和平进程、朝核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及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变化后,不仅使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分组离合,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越来越反对单边主义,要求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格局。发展态势:两极世界———“一超多强”———多极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会晤,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安排,勾画了战后世界各大国尤其是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从而构成所谓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中,中、美、俄是这多极中最重要的三检。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力量方面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自然是一极。俄罗斯虽然经济低迷,政局动荡,但它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军事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有着重大影响,仍然是一极。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虽然还比不上美国,但正处于上升时期,加之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都要借重中国的战略地位,也是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当今中、美、俄的三角关系虽然不同于冷战结束前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但在各自的战略谋划中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一年来中、美、俄的相互关系,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世界在多极化趋势中加速发展,各国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新型国际关系,纷纷修订和调整了各自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现在到下世纪初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初具轮廓。一、俄美“蜜月期”已过,大国关系呈新态势今年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关系的变化引人注目。俄重振大国地位,美调整对俄政策,牵动着世  相似文献   

20.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s)四个新兴大国正在屈起,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逐步增强,这四个新兴大国必将对实质上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格局而表现形式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构成挑战,新兴大国的崛起必将推动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