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台湾局势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中,一举击败国民党候选人连战、独立候选人来楚输等,以39.3%的得票率当选为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使得连续统治台湾达50多年的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一朝倾覆。-‘陈水房何以击败国民党民进党经过14年的发展,实力有较大的增长,但从国、民两党的基本力量对比来看,民进党并不具备在这次选举中击败国民党的力量。陈水扁当选,有其非常复杂的原因。第一,在李登辉长期纵容、扶持下,民进党得以逐步坐大。李登辉上台后,一改过去“两蒋时期”对“台独”进行坚决镇压的强硬政策…  相似文献   

2.
杨毅周 《台声》2000,(5):8-9
2000年3月18日 ,台湾“大选”落幕 ,国民党候选人惨败 ,民进党上了台 ,从而宣告国民党在台湾统治55年的结束。3月24日 ,李登辉在民众的一片叫骂中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所谓“李登辉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趋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浪潮势不可挡。在内外压力下 ,蒋经国于1987年被迫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于是 ,两岸交流迅速增加 ,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进入转型期。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作为接班人接任台湾“总统” ;同年7月 ,李登辉接…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党“本土化” 的实现以及岛内政党政治的发展,国民党和民进党对台湾前途主控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但国民党主流派与民进党主流派在台湾前途等问题上的主张却渐近一致,政策界限也日益模糊.两党主流派都积极图谋、互相配合,推动台“加入联合国” 的活动.1993年以来,李登辉等国民党“主流派” 提出“要积极争取参与联合国,希望在未来三年内使此一问题能受到国际的普遍重视”.“行政院”、“外交部”分别成立了“参与联合国决策小组”、“参与联合国策略小组”,负责组织策划与指导,并大造声势,全面推动台“参与联合国”.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5.
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胜出。号称拥有250万党员的国民党震愕了。忠实于国民党的党员喊出了“李登辉下台”和要求国民党改造的口号。包括新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内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将败选后的这次改造与1950—1952年的国民党改造相提并论。然而两次改造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建兴  张志明 《台声》2000,(8):12-13
从1988年李登辉就任国民党主席和台湾地区“总统”的12年中 ,权谋用尽 ,一方面在政治上、组织上搞垮了“百年老店”国民党 ,扶植和助长了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 ,加剧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紧张气氛 ;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却自己捞了一大把 ,从一个官员一跃成为当今台湾亿万富翁 ,跻身台湾前100位富豪之列。李登辉家境原本不算富裕。但是 ,自他进入官场体制特别是1984和1988年当上“副总统”和“总统”以后 ,他的家庭财富就迅速膨胀了起来。李登辉到底有多少财产呢 ?关于这个问题 ,至今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较准确的数字 ,只…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陈水扁公然宣称:“应承认台湾人民在自身前途问题上拥有决定权。”这一声明实际暗含着可能对“台独”问题进行全民“公投”的意图,而这一点同民进党的基本主张是相符的。还有一件事例,那就是国民党的前领导人李登辉也曾经发出过“台独”的信号,如果说民进党与国民党的主张还不完全相同的话,那么前任领导人与现任领导人倒是一脉相承,公开一致。陈水扁最近的立场并不令人感  相似文献   

8.
1991年6月,在一次会议上我曾谈到了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与李登辉的“独台”倾向。当时,有的同志问我:“台独和独台有什么区别?”我说:“台独”是要推翻国民党,建立“台湾共和国”;而“独台”则是要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用“中华民国”的名义,实现台湾独立。两者异曲同工,最终都是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现在,四年过去了,台湾政局的发展,可以说,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相似文献   

9.
萧师言  孙香兰  于扬 《台声》2006,(1):12-14
2005年12月13日晚,早就被炒作为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决的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在23席县市长中,国民党拿下14席,其他泛蓝势力拿下3席,而民进党只拿到6席,台湾媒体立刻作出“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的评论。“民进党兵败如山倒”,“台湾政治大地震,民进党的地方版图一下子倒退16年”之类的文章充满台湾报纸。还有媒体认为,这次选举将牵动着2008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并对台湾未来政治走向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民进党从未经历的惨败“三合一”选举的县市长部分,中国国民党由原来的8席增加至14席;民进党则由原来的10席下降为6…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距离今年3月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已没有多长的时间。代表台湾各派政治势力参选的各组参选人均已粉墨登场。李登辉多次口头表态不再竞选连任。国民党十五全二次会议正式通过提名连战、萧万长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许信良于去年5月宣布退出民进党自行参选。7月10日,民进党正式推举陈水扁为该党“总统”候选人。16日,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也自行宣布参选“总统”。8月21日,新  相似文献   

12.
提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两岸的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曾是共产党员,后来却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党内斗争中,他一一剔除政敌,最终坐上了国民党党主席的位置;在位12年,他用国民党的奶水养大民进党,将国民党这“百年老店”搞得四分五裂,并最终使成立仅仅13年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他从提出“国统纲领”到炮制“两国论”,一步步迈向“独台”的深渊,并最终成为“台独教父”。  相似文献   

13.
李家泉 《台声》2000,(5):10-11
2000年3月18日 ,这对国民党来说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日子。在一心分裂中国的“民粹主义”者李登辉的领导下 ,终于在这一天输掉了国民党在台湾维持了55年的政权。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 ,李登辉“12年的风华光灿 ,竟于这一天的傍晚 ,与夕阳一起落了山。”迫于国民党内外民众的巨大压力 ,李登辉不得不于3月24日上午黯然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李登辉倒行逆施“自食苦果”李登辉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 ,他会有今天的下场。遥想主政台湾期间 ,呼风唤雨 ,何等威武。党政军警大权 ,一人独揽 ,民主其表 ,独裁其里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手…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的“两国论”惹得天怒人怨。“戒急用忍”政策阻碍台湾经济发展,不得民心;“吃里扒外”几乎整垮国民党,伤透了国民党的心;与日本“新民族主义”分子沆瀣一气,一副汉奸嘴脸触犯众怒;翻云覆雨不讲信义,导致众叛亲离。李登辉被撤销国民党党籍,完全是自甘堕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废省”是“台独”分子的一贯主张,但最近一个时期,台当局及国民党高层却别有用心地抛出“废省”论调,并明目张胆地与民进党相互勾结,精心合演“废省”丑剧,致使岛内“废省”浊浪甚嚣尘上。这是国、民两党图谋通过“废省”来谋取“中华民国在台湾”法制化,进而实现“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阴谋的重要表现与具体步骤。国民党煽风点火,民进党推波助澜去年10月8日,当台“内政部”高层官员表示要将台现行叠床架屋的4级行政层级精简为2级后,“废省”议题就在台当局的煽动下迅速发酵。李登辉对“内政部规划小组”的行…  相似文献   

16.
台湾县市长选举揭晓后,国民党因地方政权惨遭民进党蚕食鲸吞,全党上上下下笼罩在阴云惨雾中。在国民党内部围绕着选举大败进行的检讨中,尽管副主席连战认错,“行政院长”萧万长请罪,秘书长吴伯雄辞去,李登辉也不得不表示愿意扛下政选责任,但仍无法止住国民党内部吵吵嚷嚷的互相攻汗之声。反李登辉者以反映基层党员悲愤之声为名,提出李登辉应为败选负责辞去党主席一职,甚至连昔日党内的所谓“乖乖牌”也都将矛盾指向了国民党高层;护李心切者或是为李挡箭,与反李者对骂,或是迁怒于人,将炮火转移到其他方向上。就在一片乱哄哄互责…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反黑金”曾是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口号。2000年台湾“大选”时,很多选民正是在对国民党的贪腐不满的心态下,将票投给了打着“清廉”招牌的民进党候选人。然而五年下来,台湾民众却看到,执政后的民进党以惊人的速度走向了腐化。从前痛批“金权政治”的民进党快速地建构起庞大而复杂的政商关系网,大批“绿色金主”坐上了“资政”和“顾问”的宝座。  相似文献   

18.
“20年后把国民党赶下太平洋”,这是台湾的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成立伊始喊出的口号,曾被人们看作是梦呓。然而时至今日,民进党却已成为岛内能够掣肘国民党的第一大反对党。民进党成立不过5年,党员不足2万,与建党几近百年(1894年)、拥有250万党员的中国国民党相比,力量之悬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许多人对民进党不以为然。民进党的近期目标是对国民党进行政治制衡,远期目标则是取代国民党的执政地  相似文献   

19.
自1988年7月,李登辉就任国民党主席后,在其主导之下,随着整个台湾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国民党组织结构、体质属性与思想路线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及其影响,令人关注.一、国民党发生的变化李登辉继任后,国民党在形式上基本保持了蒋家父子统治时期的外壳,但其实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按李登辉的话来说,就是“旧瓶装新酒”.经过近七年的调整,国民党的权力结构已基本本土化,从“中国国民党”演变为“台湾国民党”;在体质属性上进一步民主化,从“革命民主政党”转变为“民主政党”;在政策取向上趋于“独台化”,由主张“一个中国”,争取“反共复国”到追求“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建立“台湾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鼓吹“两国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下台、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骨干分子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形势及走向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台独”分子陈水扁阻挠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种种伎俩,探索了台湾回归祖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