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格人是布朗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的昆格山,有1500人左右,他们有自己的服饰、语言、节日和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山村小记     
宜都石羊山是出名的贫困村,老年人说原先叫做“失粮山”,年长月久喊成了石羊山,可是山上石头多羊子却不多。该村人口流动较大,不少人陆续迁移出山,目前在册不足300人。“三讲”教育期间,市委安排我到石羊山村调研,白天穿山走户,夜晚歇宿农家。置身偏僻的山村里,置身朴实的村民中,仔细倾听,用心品味,仿佛山村在诉说,仿佛山村在呼唤……实话实说傍晚7点多钟,正是收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城里已经亮起电灯。山村的  相似文献   

3.
菰洋百丈村今属蕉城区金涵乡,是一个住着百来户几百人的自然村。村庄离城市只有几十公里,而且现在已有了宽畅的水泥大道。村中有老屋,还有那歪歪斜斜的鹅卵石小径,是一个旅游、避暑的最佳地方。这里有一个真山名叫百丈山,海拔好几百米。山上风光绚丽,古木葱笼,鸟语花香。  相似文献   

4.
红色英谈     
高高山上,有座城堡。红色的石街,红色的石院,红色的石屋,红色的石桥……盛夏,从“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走进英谈村的时候,这座掩映在太行山绿树之中的“红色石头城堡”就长住我的心中了。  相似文献   

5.
在“远为翻番,近抓好转”的战略进军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农业要翻番,眼要盯着山”。把发展大农业的视野扩大到山上,是搞活黔西南州经济的希望所在。开发山、利用山,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发展林业,二是发展食草牲畜为主的畜牧业。本文就林业发展方面,联系黔西南州的实际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凤仪镇位于大理市南端,距市府下关12公里,属近郊乡镇。全镇现有14个村公所,1个办事处,87个自然村,156个农业社,总人口7.4万,总面积3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767亩,是一个人多耕地少,以农业为主,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农村集镇。1996年,镇党委以村建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村建工作实现“五个好”的要求,坚持抓好班子,建好“队伍”,突出“中心”,抓好“核心”,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粮食总产3454万公斤,达到减地不减产;农村经济总收人实现6亿元,比上年的3.26亿元…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常令人惊叹不已,这也是旅游者心中永恒的诱惑。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部,有一个名叫鱼他得的小山村。山村本来无奇,只因它旁边的大山上散布着众多的海洋生物化石,而显得不同一般。鱼他得村山上,沉积在岩层中的化石有海螺、海蚌、珊瑚虫等生物化石,其精美传神的造型,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鱼他得村地处乌蒙山系,位于南盘江中上游。“鱼他得”是彝语方言,意为“松树旁边有水的平地”。八座光秃秃的山包环绕着这个小山村,村子离弥勒县城有七十多公里,村西两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灯笼山的山梁子上,有很多坚硬的石头裸露…  相似文献   

8.
九头山苗族村是楚雄州禄丰县和平乡一个苗族聚居的办事处,这里山高箐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区位偏僻,受自然、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影响,至今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是禄丰县乃至整个楚雄州最贫困的办事处之一。时至今日,扶贫到了攻坚“啃硬骨头”的阶段,如何让苗家寨摆脱贫困,步入小康之路,让这里的苗族同胞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繁荣进步,是摆在当地县乡党委、政府面前必须直面的问题。一、苗寨的现状九头山办事处座落在离禄丰县城30多公里,离和平乡政府驻地13公里,海拔2000多米的偏僻山隅,全办事处7个自然村,10个生产合作社,192户农户,645…  相似文献   

9.
秦凌云 《当代广西》2004,(21):43-43
“高尚高万丈,海洋在天上。”这里的“海洋”说的是灵川县海洋乡。海洋是一个距离县城比较远的乡, 海洋村是海洋乡政府所在地,辖7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46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山区村委。2001年以来,这个村的党组织从关心和帮扶弱势群众的利益出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手抓流通,一手抓经济,实施富民强村工程。3年来, 海洋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01年的3.5万元增长至 2003年的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 2135元增长至2003年的3146元。  相似文献   

10.
南宋端平年间,有僧人在同安豪山村(现为同安区新民镇禾山村)的小山上建立寺庙,名为端平寺,山也由此得名为端平。时光流转,到了明万历年间,端平山声誉鹊起。山上一间书房,在50年内走出3个进士:隆庆五年(1571年)亨泥人林一材考中进士;万历十七年(1589年),霞岐人柯志德考中进士;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豪岭人康尔韫考中进士。他们所在村庄相距不到5里路,因此就有了“五里三进士”的美丽传说,他们居官显赫,有禾山村的祖庙对联为证:户部主事御前赠中宪,兖州知府圣上封大夫。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建立的易门县民族事务委员会,16年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帮助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搞好中长期开发性生产,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1984年,易门县民委选择了山高坡陡箐深、无雨干旱、自然条件十分险恶的铜厂彝族乡芭蕉箐村公所,长年派人蹲点帮助指导发展经济,一直坚持到1996年底。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使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种三个月,收三个月,吃三个月,饿三个月”的特困村公所发生了巨大变化。1983年芭蕉箐村人均产粮260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63元,位列全县倒数第3名。到县民委离开…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们就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在苏北作了调查,有几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建设一个好班子,治理一个烂摊子赣榆县的东、西陡岭村,是两个屋搭山、地连边的邻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时,是“一双筷子——分不出长短”。可短短的五年时间,东陡岭村变成了“户户盖新房,满山花果香”的富裕村。而西陡岭村却是“户户依旧土屋,满山依旧光秃秃”。同是一重天,同在一座岭,为什么差别如此悬殊?原来,东陡岭村党支部“一班人”相互理解,相互支  相似文献   

13.
田茂星 《当代广西》2006,(11):46-46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说岜盆村是一座山、一潭水,那么在全体村民的心目中,村党总支部就是引领他们致富的“山中之仙”“、水中之龙”。置身岜盆村,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村党总支部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如同一个强磁场,吸引着全村3670人齐心协力同走小康路。狠抓支部建设坚强堡垒聚民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是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取决于党员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997年7月,32岁的王少琼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岜盆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全县128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4.
林永锋 《福建通讯》2002,(10):25-25
长汀城南的南坑村如今水泥路平坦如带,学校美若花园,农家新居处处可见,山上银杏吐绿,山下六畜兴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昔日的南坑村却是一个全县有名的“山上无资源,人均八分田,打柴换油盐”的穷村,并且水土流失严重,被人们讥喻为“难坑村”。说起南坑村的喜人变化,这里的村民很是感慨。  相似文献   

15.
湘民 《广东民政》2010,(12):40-40
走进江门市社会福利院,迎面扑来一股暖风,给人一种舒适、温馨的感觉。放眼望去,只见办公楼、生活楼排列有序,楼宇问、公周里花团锦簇。一条长廊连接着每幢楼房,老人、小孩在里面活动,晴天不怕日晒,雨天不被雨淋,十分方便。院后是山,山上各种树木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走近老人,只见他们一个个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与几个老人交谈,他们对这里的服务和生活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6.
荆山山脉沿汉江自西向东蜿蜒伸展,至马良山戛然而止。马良山因三国名将马良曾在此隐居而得名,马良镇就座落在风光旖旎的马良山下。马良镇有个水闸村。水闸村位于汉江边邓家湖的一个闸口边上。附近的山上有采之不尽的石头,湖里有捕之不竭的鱼虾。岁月如汉江水东流不息,水闸村也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17.
<正>丘北县彝族白彝支系僰人祭山习俗肃穆庄重,富有民族特色。农历二月初七是官寨乡山心村委会岩峰山村小组僰人的祭山日。当日早饭后,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早早聚集在村里的活动广场,跳起了淳朴古老的大三弦舞。到了下午三时,祭山仪式开始。全村男子用大家凑钱买好的鸡、腊肉、酒等,在村中的毕摩带领下来到村子的龙山进行祭山。首先毕摩在祭祀的神树脚下用小树枝撘一个四方门,然后用山上的野草编成四方绳子绑在神  相似文献   

18.
在淇县北阳镇书房沟村,至今还居住着2户没用上电的人家,其中最远的住户距离公路3000多米。今年国庆节前夕,在煤油灯下生活了58年的李春正老汉迎来了淇县供电公“司户户通电”工程人员。线路需要架设在长满灌木杂草的山上,由于坡高路窄,10米长400多公斤重的电线杆只能先用车运送到山路边,然后十几个人抬着电线杆上山,这项工程共架设线路1700多米、立杆17根,工程总投资15.8万元,每户平均投资近8万元。建成后,年用电量不足200千瓦时,每年收回电费仅百余元。面对这样一笔“经济账”,淇县供电公司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程建设,就是为了让淇县每一…  相似文献   

19.
妇女组织办实体大有可为蓬莱市妇联主任韩海燕从1988年至今,我市妇女组织兴办实体经历了一个“自中而上(中:乡镇妇联,12:市妇联)自上而下(下:村级妇代会)”全面发展的过程。目前,全市20个乡镇、606个村中,有12个乡镇妇联、82个村有实体,8个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统一战线》2012,(9):70-70
胶州市大力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能人治村”工程.搭建非公有制经济回报社会新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能人治村”工程实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能人”发挥特长和优势,探索开辟带民致富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今年全市镇村级签约开工的41个项目中,有28个项目是非公有制经济“能人”创办或引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