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长阳县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从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抓起,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建道德规范、建道德档案、建道德理事会,创和谐民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三建一创”工作,实现了村风明显好转,提高了农村文明水平,加强了农村基层管理,巩固了农村执政础基,有力地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15)
<正>村风代表着一个村的精神风貌,九间棚村用良好的村风唤醒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只要对村里的事业有利,大家就会拧成一股绳,如此粗大的文化根脉,使得过去的穷村在今日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春日的一天,受媒体人李锦先生邀请,去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村一游。在这个村住了两晚上,所见、所感直抵内心。九间棚村在四面悬崖的山顶上,缺水少地,却发展成今天的旅游村、文化村,具有现代化美感的新农村。我从小也生活在山村,九间棚人的奋斗,让我想起人的精神和村庄的传统,九间棚人靠村风带动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江西省井冈山市在开展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愿望出发,从构建和谐平安社区出发,采取村党支部牵头、志愿者协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途径,着力构建农村精神文明新载体,村风村貌明显改善,乡里乡亲和睦相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深入到山西省永济市农村,就村民委员会建设的现状及治理软弱痪散村的对策进行了调查。全市262个村委会中,组织健全、制度落实、班子团结、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村风村貌好的一类村占总数的37.2%。组织较好、干部无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各项任务能够完成、干群矛盾不大突出的二类村占总数的51.7%。组织不健全、干部综合素质低、完成各项任务比较困难、村风民风较差、治安秩序比较混乱的三类村占总数的11.1%。在整个三类村中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软弱痪散村约占13.8%。我们认为,形成软弱痪散村委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  相似文献   

5.
鲁西有个“张五十”———记全国劳模、十五大代表、茌平县小杨官屯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忠孙孟来山东省茌平县小杨官屯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忠,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创造出很不平凡的业绩。他担任党支部书记50年,小杨官屯村政通人和,村风纯正,昔日“...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4,(12):65-65
定襄县城内村地处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83平方公里,3701口人,村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党员102人。几年来,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城内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面,由村集体经济向多元经济和多元产业扩展,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环境生活方面,围绕全力打造都市型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优化村风民风,  相似文献   

7.
曲靖是农业大市,全市农民占总人口的7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左右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共曲靖市委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于2005年3月超前性地提出以建设小康村、文明村、和谐村为目标,坝区以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山区以农业产业特色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团结互助和谐化为途径的“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战略构想。并先行选择198个村进行试点,从2006年起每年选择150个村民委员会重点扶持开展建设,先行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相似文献   

8.
长坡镇位于琼海市的东北部,椰树环抱,风光秀丽,物产丰饶,是老百姓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社会治安良好,村风民风淳朴,民俗风情浓郁,是闻名遐迩的和谐之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是值得称道的文明之乡。长坡镇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5.1万。全镇有35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721人,其中农村党支部21个,党员1100多人。长期以来,历届镇党委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南召县大力开展以“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县、标兵村和建设少数民族文明新村”为主题的“双创一建”活动,改善了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睦,村风民风焕然一新。目前在全县23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被省委、省计生委评为计生“双进、双建”先进单位的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认真落实人大代表“让计生工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大力实施以“婚育新风促村风文明、利益导向促生活保障、致富帮扶促生产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生温馨工程,使该镇的计生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同频共振”,收到两促进、两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末阳市创新工作方法,多项措施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的管理保护工作。具体作法:一是准确掌握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工作底数。未阳市民政局先后三次组织工作人员对零散烈士墓“数量、地理位置、墓地管理、烈士亲属意愿、村风民俗”等情况进行调查,全面摸清零散烈士墓保护状况。二是稳妥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理论涵盖村风文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固本之策。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具有独特历史发展脉络的民族聚居区,西部地区的乡村发展既与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存在"共性",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个性"。研究好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共性+个性",对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4,(9):35-35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不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加快实施“百镇千村”工程,以乡村文明家园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美丽胶州”建设。目前,在全市发展形成了瓜果飘香采摘、生态休闲观光以及历史民俗文化三条乡村旅游路线,初步构筑起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的“美丽胶州”建设格局。一、改善生活向服务生产延伸,以环境承载力释放生产力。胶州市洋河镇山地较多,全镇瓜果种植面积12597.8亩,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摘旅游业,但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游客“摘了不能吃,吃了不能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吉安,魅力乡镇"文艺下乡演出活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文化活动,净化了村风民风,促进了农村和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黄花店镇解口村是个有667口人的小村庄,现有党员28名。2003年班子换届以前是个出了名的穷村和乱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集体财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上访事件接连不断。2003年5月村党支部换届.李奎仲当选支部书记。新班子上任不到一年.村风村貌就发生了深刻变化:村务公开透明,党心正、民心顺,党群关系融洽,干群关系和谐,村里公共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底,解口村被评为市级宽裕型小康村:2005年又被区评为绿色文明生态村。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沾益县以农村精神文明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渠道利用“墙体文化”这个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行了“三村四化”新农村规划到哪里,“墙体文化”就宣传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打造“群星文明”工程创建品牌。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把“墙体文化”与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村风民俗化文明化,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思想道德明显提高,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现在,“墙体文化”这一有效的而被老百姓欢迎、自觉接受教育的形式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南 《今日浙江》2010,(8):49-49
村居党组织书记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一番业绩,笔者认为,需要努力做好“五种人”。做政治上清醒的“明白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政治意识强,积极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各级的决策部署,自觉讲党性、负责任、尽义务,时时想到代表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不为个人争名利。要组织观念强,无条件地服从党组织的决定,自觉接受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要统筹观念强,必须有全局观念,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抓经济、富百姓、正村风、树文明、保稳定等各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态,农村的各类经济协会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 推广和转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村风民俗的改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发展方向是明确的,作用是巨大的。目前应出台相关的调整政策,积极予以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识培育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协会的意义。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过日子,与外界的交往由原来的集体变成了个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联合起来走集约化,集团  相似文献   

19.
蓝晓 《传承》2013,(7):16
建设美丽乡村核心是培养美丽的村民,目标是创建美丽的村庄,基础是打造美丽的产业,关键是养成美丽的村风。通过抓点、成面、连线,把道路打造成风景线,把村庄打造成景区,把庭院打造成景点,把大新打造成一个美丽的博物馆,充分体现大新的自然美、现代美、物质美、人文美。  相似文献   

20.
蓝晓 《传承》2013,(5):16-16
建设美丽乡村核心是培养美丽的村民,目标是创建美丽的村庄,基础是打造美丽的产业,关键是养成美丽的村风。通过抓点、成面、连线,把道路打造成风景线,把村庄打造成景区,把庭院打造成景点,把大新打造成一个美丽的博物馆,充分体现大新的自然美、现代美、物质美、人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