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璐 《法制博览》2024,(1):100-1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案件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律师辩护是案件处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当前司法案件的律师辩护率和法律援助相关法律规定比较分析来看,通过法律援助提升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还有较大空间。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法律模式的创新,有效发挥出律师在庭审中的辩护作用,进而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司法程序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2.
刘超 《法制博览》2024,(8):106-108
法律援助是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法律援助律师是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重要力量。《法律援助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法律援助律师可以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023年8月司法部公布新修订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进一步将法律援助律师纳入服务承办人员范围进行管理。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法律援助律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提供法律援助的效能。本文旨在探讨法律援助律师的发展困境,从基层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伟 《法制博览》2023,(10):94-96
法律援助制度的核心是为了弥补当下我国在刑事辩护领域的空缺,以使得被追究法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能够在面对控方的指控时,通过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律师的帮助,更好地行使辩护权。当前我国在坚持辩护律师全覆盖的大背景之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仍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创制的时间较短,目前仍然存在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不高、经费不足以及供需矛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辩护律师全覆盖的研究视角出发,着重分析自《法律援助法》出台以后,我国在法律援助方面所进行的有效改进,以及现阶段该制度尚存的困境和问题,以此对于今后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意义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工会在教职员工维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援助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以下简称《法律援助法》)的颁布,高校工会的法律援助有了新的变化,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探寻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工会法律援助机制的实践与完善,既有利于落实依法治校工作要求,也能实现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的精准保护。  相似文献   

5.
姜婷婷  谭丽 《法制博览》2024,(9):145-147
农村法律援助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律援助是由农村律师或者其他基层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工作者为家庭困难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我国农村法律援助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经费紧张,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总体不高,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农村法律援助的特点和现状入手,分析农村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屡屡发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者,作者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还不完善,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实务角度出发,结合案例与实践,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法律援助制度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以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郝璐 《法制博览》2015,(7):286-287
各大高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其法律院系的专业优势和师生扎实的专业功底,正逐渐成为我国法律援助实践的生力军,但随着各大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发展的深入,制度不够健全,案源少,资金短缺等问题都慢慢暴露出来,已成为限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走出校园,积极寻求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也成为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确立分工明确的双层管理体制、高校法律援助与专业科研活动互促、积极联系社会部门的合作项目等建议助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资源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少年司法中律师作用发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律师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应担负法律服务和心理帮助双重职责。未成年人案件讯问时应率先实现律师在场权,律师应积极为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中请取保候审,并发挥在社会调查、法庭教育以及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应把未成年人作为法律援助的“优先群体”,扩大人民法院未成年案件指定辩护的范围,合理界定指定辩护的时间,切实推动“有效刑事辩护”。  相似文献   

9.
李炎媛 《法制博览》2013,(9):217+216
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效益价值实现的障碍监控及评估机制的不完善,通过建立完善的过程监控及事后评价机制,能够有效的提高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效益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0.
201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贫困者辩护委员会联合科尔马县和县刑事法院合作试点实施了选择辩护人模式,允许贫困被告人根据法院提供的律师名单选择法律援助辩护人。试点结果显示选择辩护人模式对提高法律援助辩护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法律援助案件辩护质量不高一直是刑事法律援助的顽疾。该问题的形成既源于法律规定的漏洞,又与指派辩护人模式的固有缺陷有关。选择辩护人模式改革的成功为我国解决刑事法律援助辩护质量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借鉴选择辩护人模式的合理内核,从国家责任、律师资源和权利保障三方面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进行完善,以达到改善刑事法律援助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慧宇 《法制博览》2024,(1):127-129
本文研究了法律援助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通过对法律援助概念、程序和资格要求的概述,以及律师角色和费用问题的讨论,揭示了法律援助在保障被告权益和提供公平审判方面的重要性。针对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效果,评估了其对案件结果和被告的影响,并分析了评估方法和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提升律师培训和改进政策等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优化刑事案件中的法律援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勇 《法制博览》2022,(2):121-123
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法律援助制度与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区别,探讨了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公证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健全完善我国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益法人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被《法律援助条例》排除在援助对象之外,而现实中存在经济困难并需要法律援助的公益法人却又并不少见,且困难程度也并不低于自然人。由于现实需要及立法与司法上均有先例,建议以列举方式将公益法人补充进援助对象的范围。同时在审查时从公共利益、援助可行性和必要性、胜诉的执行等方面考虑予以适当限制,从而更好的实现法律援助之目的及其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咨询与服务,各高校法学专业纷纷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但由于学生无法参与诉讼活动、司法行政机关已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等原因,高校法律援助中心面临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亟需转型发展。为此,F科学技术学院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开展“情景剧+模拟法庭”活动、法治文化节、开展学术讲座等。这些活动既满足了社会对于普法的需求,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成功开创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钟玉彬 《法制博览》2013,(2):281-282
当前,由于大学与社会联系愈加紧密,高校安全管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校园诈骗作为大学校园的多发案件,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当前大学校园内诈骗案件的类型、特点以及预防对策三个方面,阐述对于高校诈骗案件的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侵权和维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其次,提出了有效维护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包括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完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正确把握大学生与高校、高校教师和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任寅静 《法制博览》2013,(10):184-185
法律援助通常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于2003年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我们改进工作,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卢意如 《法制博览》2013,(1):136+135
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援助工作向新领域延伸的体现。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设立,畅通了法律援助的申请渠道,提高了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覆盖面。目前,瓯海区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正在积极探索中,实践中碰到不少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瓯海区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围绕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职能,着重阐述如何深化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探索当前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运作和管理,充分发挥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作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整体效能,推动行业性法律援助工作的全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晶 《法制博览》2023,(30):24-26
20世纪60年代,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发端于美国,21世纪初,我国逐步引入法律诊所课程。该课程本土化过程,我们充分发挥了法律诊所课程的真实性、互动性、技能性的实践课程特色。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如案件的来源有限、学生的办案身份受限、经费保障不足、法律诊所课程师资有限的问题。为了探索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创新型发展,我们必须立足法律诊所与实践教学基地、法律援助中心的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依托现行法律规定,通过部门协调解决学生办案身份。借助政府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缓解经费不足,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构建多层次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正时间飞转,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我与工会已经共同度过了十个年头。犹记得十年前北京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和市人社局、市法院等多家单位形成了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这个机制通过市律协发布了选拔律师的报名通知。当时我正在做一个职工工伤的案件,在看到通知之前,我做了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对农民工群体深感同情。一想到这个组织的成立能够更好地维护职工、农民工的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