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权抵押为林权改革搭筑起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有效地推进了林权制度的改革。我国现行关于林权抵押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林权抵押权设定及其实现设置过多的限制,导致在实践层面上的操作受到极大影响。顺应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行法律关于林权抵押的规定应当拓宽林权抵押物范围,取消对林权抵押设定过多的限制,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机制,调整国家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
吴善印 《今日浙江》2008,(14):30-31
2006年以来,丽水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盘活林业资源的基础性、关键性举措来积极探索,取得了政策研究、机构建设、流转促活、抵押贷款、减免税费和合作经营等六方面突破,有效地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促进了丽水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4,(16):68-69
正自2012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以来,金华市大力推进林权股份制流转,实行保底式收益,创新政策、金融服务,有效释放林地流转活力,开创了林地使用权股份流转的"金华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已成立股份制林地合作组织159家,涉及林农4.7万户,林地股份制流转10余万亩。按林地流转协议预期,50年林地流转期内,林农长期流转收入78亿元,亩均年分红近千元,与传统一次性流转方式(约200元/亩年)相比,收益翻两番。  相似文献   

4.
青山绿水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龙潭乡特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当地最大的资源优势。自2009年以来,该乡政府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把以林地流转工作为重点的配套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让山林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5.
<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北京铁道大厦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经济界、农业界委员,并与委员共商国是。会上,张波等7位委员发言。以"确权发证"为标志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基本完成后,如何激活林权价值、提高林农收益成为未来继续深化林改的首要目标。建议:一是健全林权流转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权登记管理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评估、产权交易等各类行为,加强流转后续监管。二  相似文献   

6.
天台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69.2%。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资源流转,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连片面积100亩  相似文献   

7.
将林权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规范实用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林权信息化管理,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进一步规范山林地籍档案管理,消除山林纠纷隐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已经成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崭新课题。在林权信息化试点中,我县率先于全国、全省探索出"林权IC卡",破解了林权抵押贷款手续繁杂的难题,创新了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8.
徐鸣华 《今日浙江》2009,(18):54-55
天台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资源流转,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更高更新更艰巨的任务。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稳定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  相似文献   

10.
[现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和土地流转问题依然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在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难题主要有市场主体单一、经营模式单一、推进措施单一。[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鲁发〔2008〕14号)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林地和林木;重点是,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商品林、宜林地,特别是宜林荒山荒地(滩)和已经落实经营主体但未按规定完成造林绿化和管护任务的林地、林木;主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比较先进的林业信息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傅根友 《今日浙江》2009,(23):30-31
如何让农村金融改革切实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最要课题。结合江山市山林面积大、农村人口比例高的交际,我们认为,开展林权与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工作是激活农村量大面广的山林、农房等“沉睡”资产,破解农民融资难题、拓展金融服务空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伟 《今日浙江》2013,(3):56-56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扶林政策的陆续出台。2012年2月1日,《浙江省林权流转和抵押管理办法》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浙商参与林权投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福建、辽宁、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实行集体林木林地家庭承包,以法律的形式颁发林权证书,将集体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民营林,使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这场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而展开的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成果,也是化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流变为考察路径,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详尽分析,有助于在制度层面上对其流转的范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山市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试点工作,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新型社区居住,探索非城市规划区农村土地资产资本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为主线,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为目标,坚持保护、发展、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内容。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强化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建立公开透明的采伐指标分配机制。强化林木采伐申请审批,建立便民高效的采伐申请审批机制。加强林木采伐伐区调查管理,建立简便易行的伐区调查管理机制。强化林木采伐伐区作业监管,建立以森林经营者自我约束为主的伐区作业监管机制。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建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机制。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完善木材运输监管机制。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建立森林培育补偿机制。服务林木采伐管理,推进林权交易平台建设。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探索林木"两权"分离。保障措施。强化资源管理。严格资源保护。规范林地流转。实施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相似文献   

19.
开阔视野     
国有林权改革首试吉林伊春真正触及产权问题,将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交给职工中国首个国有森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正在吉林省伊春市进入推进阶段。“目前,已经有3000林户签订了意向承包合同,共3.1万多亩,还有2000户完成了林地承包和林木流转面积2万公顷。承包后完成造林50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500公顷。”伊春市市长、伊春林管局局长许兆君说。尽管这个承包面积数字并不惊人,却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中国沿袭了50多年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始,这也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许兆君市长将这次改革称之为“平稳进行中的一件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20.
<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传统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并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明确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据调查了解,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呈现出流转速度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