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基于对近年来出现的大规模人类行为数据的共同兴趣,社会科学家与计算科学家携手开拓了计算社会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然而,学科背景与研究经历的不同导致两者围绕计算社会科学中因果解释与预测的关系上演了一场"守旧"与"维新"的方法论之争。"守旧"的社会科学家认为计算社会科学应坚持对因果解释的追求,而不必将预测作为理论的评价标准。"维新"的计算科学家则认为社会科学应给予预测更多的重视,并提出通过对预测采取适当广义的理解,在计算社会科学中进行预测是可能的。因果解释与预测并非互不兼容,两者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未来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因果解释与预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宋川川  李冉冉  许远理 《学理论》2012,(13):121-123
采用问卷测量法,以276名大学生为对象,从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方面入手对网络成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精神质、神经质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2)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在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时也有稳定差异,表达抑制策略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3)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在外倾性和神经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中原  唐世平 《政治学研究》2020,(2):52-64,M0004
预测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活动。作为社会科学预测性研究的重要领域,选举预测是促进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动力。选举预测不仅限于民调,科学的选举预测可以划分为四类范式:意见聚合范式;模型范式;混合范式;大数据范式。每类范式包含若干种预测方法,不同预测方法在准确性、超前性、解释力、可重复性、中立性和预测成本等评判标准上各具优势,预测方法的选择是基于预测目标和应用场景的综合权衡。目前,选举预测领域呈现多元化、交叉互补、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其未来发展方向是“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相结合、微观预测变量与宏观预测变量相结合、预测与解释相结合,以政治科学为基础,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前沿技术手段推进预测范式的创新,并在预测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预测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可以构成“双螺旋”的共生互补关系,共同致力于增进人类对复杂政治活动的理解和研判,提升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和政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影响选民参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本研究整合个体和区域两个水平的相关因素,通过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安徽、陕西、甘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获得8506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对大样本嵌套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个体水平因素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这一预测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间差异。具体而言,在个体水平上,个体特征因素(年龄、个人收入、政治面貌、户籍类型等)和政治参与心理(意愿和效能感)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区域水平上,地市一级的GDP、就业状况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因素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5)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剖析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预测提供了现实基础与理论支撑,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预测具备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预测基于对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把握及对现存社会发展状况的批判,这是社会预测的方法论原则,也是科学预测的基本前提。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对我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正因主要经济体深陷复苏乏力而日见嚣张,与此相呼应,种种有关人民币升值的“预测”,最近又大热。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存在争议,而未来总和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生育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矫正过的生育率数据,使用随机预测方法,对1998年以后的生育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到2028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有可能降低到1.3的超低生育水平.在介绍当前生育政策争议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它低生育水平国家的经验和对策,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良帅 《学理论》2013,(23):287-288
用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张建新修订的大五人格量表对160名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其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避免失败动机、宜人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均是女生高于男生;神经质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存在负向的预测作用;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神经质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存在着负向的预测作用;神经质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存在着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继红  黄超 《学理论》2010,(29):155-156
阐述了国内外犯罪预测的研究现状与特点,比较了其研究方法:国外以实证研究为主,国内以经验预测和宏观预测为主。认为,以感觉为基础的经验预测应放弃,片面追求实证研究亦存在缺陷,应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数理预测为主要手段,从微观出发,在微观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宏观预测,并遵循认识论的循环上升法则开展研究。最后,对我国犯罪预测研究与实际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戎殿新 《求知》2002,(1):20-23
一、预测指标屡屡调低。人们在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走势时,预测增长指标屡屡调高。对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情况则恰恰相反,增长指标被屡屡调低。最初,人们预计2001年增长3.4%至4.2%,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3.2%,9月份该组织预测为2.6%,11月中旬再次下调到2.4%。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5%即为衰退。可见全球经济形势之严峻。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银行预测,影响国际市场的“日元套利交易”平仓潮将于年内再次发生近年由于日元汇率屡创新低,导致“日元套利交易”盛行。而最新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强劲,市场认为二季度日本势必加息,德意志银行作出预测,“日元套利交易”平仓潮将于年内甚至8月就会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戎殿新 《求知》2003,(1):17-20
对世界经济的预测,越是长时段、细密化,就越不精准。我们只能就大趋势而指点评说。这不仅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非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还因为我们进行综合、概括和推断所依据的数据并非己出,完全来自国外和国际机构(中国经济数据除外),这使我们的预测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和掣肘。  相似文献   

13.
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影响选民参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本研究整合个体和区域两个水平的相关因素,通过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安徽、陕西、甘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获得8506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对大样本嵌套结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个体水平因素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这一预测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间差异。具体而言,在个体水平上,个体特征因素(年龄、个人收入、政治面貌、户籍类型等)和政治参与心理(意愿和效能感)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区域水平上,地市一级的GDP、就业状况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因素对选民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2)
为考察自我控制在情绪强度预测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情绪预测倾向问卷的强度分问卷、自我控制问卷以及生活满意度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自我控制在积极情绪强度预测模型中,遮掩效应显著;自我控制在消极情绪强度预测模型中,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情绪强度预测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不显著。得出结论是大学生进行更多的积极情绪预测,提高自我控制水平,从而使其对生活更加满意;大学生消极情绪预测倾向不会通过自我控制反应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范式与美国总统个人的背景密切相关,而美国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又决定了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范式的人有可能当选。根据该"战略预测环境链",文章以美国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总统候选人不同战略思维范式区别下的战略决策特点为分析指标,以最有可能代表所在党派出征的希拉里·克林顿(民主党)和杰布·布什(共和党)为分析重点,对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结果进行分析预测,最终得出结论:在民主党内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希拉里·克林顿极有可能获得选民支持,并以区别于奥巴马的崭新面貌最终赢得大选。  相似文献   

16.
专家调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调查法外国又称特尔斐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首次将它应用于技术预测,此后该预测法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共它国家。近年来,我国预测工作者也用它预测了地震预报工作前景、墙体材料发展方向等项目。专家调查法除了在技术预测中使用外,还广泛应用于制定政府政策,商业预测等方面,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预测方法。专家调查法概括地说,是采用函询调查,向与所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而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整理、反馈。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循环,而后得出一个此较一致的意见。专家调查法在预测未来时把个别专家的思想加以系统化,集中了多数人的才智,所以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专家调查法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3,(11)
今年是祖国大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而在台湾岛内,泛蓝泛绿“拼选举”逐步升温。国际上美国要展开攻伊战争。在这些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将呈现哪些走势?徐博东、刘国深两位专家也对此作了分析预测。 ——两岸两会短期内能否恢复  相似文献   

18.
青年研究的目的,是科学地确认青年的状况,解释、预测和控制青年的社会行为。毫无疑问,青年研究的最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就是针对青年的社会心理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工作。而在诸多的青年社会心理因素中,最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青年,解释、预测和控制青年社会行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因素,首先是青年的态度。在实质意义上,目前依赖社会调查方法所进行的有关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归根到底都属于青年态度研究。这一事实,客观地决定了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有一家名为“朝日月圆”的餐馆贴出告示:凡在本店消费超过50元者,本店可免费为顾客预测吉凶、取名改名。 都说现在生意难做,生意场上促销之新招、怪招因此而层出不穷,这是  相似文献   

20.
(一) 人们研究恩格斯晚年著作,不难发现,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一个最突出的思想,就是强调未来社会将不断发展、改革这种辩证观点,而拒绝关于未来社会的详细计划方案。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他们的学说时就宣称过他们学说的优点是在批判旧世界中预测新世界,并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里,对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的发展步骤、具体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然而,类似的论述,在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他反复强调的是不能、也没有现成方案这种思想。对马克思早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观点,在恩格斯晚年论及未来社会的著作、书信中,竟然一次也没有提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