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副总统切尼承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0月4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公开承认,“没有发现”任何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勾连的“有力证据”。这是他们迄今为止就此做出的最明确表示。然而,他们仍然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并抛出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作为伊拉克战争的新理由。迪尔费尔是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首席武器检查官,他在10月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萨达姆不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自从1991年以来就不再制造这种武器,也没有能力制造此类武器,甚至…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29日晚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介绍了美国近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拉克问题决议草案的有关情况,表示希望与中方继续就此进行合作。布什还表示,他理解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关切,强烈重申美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持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胡锦涛表示,妥善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途径是全面恢复伊拉克的主权,尽快举行民主公正的选举,选出有广泛代表性的伊拉克新政府,同时要发挥联  相似文献   

3.
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  相似文献   

5.
老任 《思想工作》2006,(7):46-47
伊总理马利基5分钟前知情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事先没有任何宣布。12日,布什乘坐“空军一号”连夜飞行了11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然后再乘坐美国军用直升机直接飞抵位于巴格达市中心防守严密的“绿区”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这是布什自从2003年11月访问伊拉克后第二次来访,也是马利基就任伊拉克新总理以来,布什首次访问伊拉克。布什在美国大使馆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等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讨论伊拉克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等重大议题。布什对马基利就任伊拉克总理以及伊拉克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布什与英国首相布莱尔4月16日表示,美英欢迎联合国在伊拉克发挥作用,人们不禁要问,这两个去年3月20日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美英领导人,为何现在才想起联合国?他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伊拉克交给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硝烟弥漫,萨达姆敢与美国布什叫板,靠的是什么?他除了靠中东地区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控制了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工具—伊拉克情报安全机构。  相似文献   

8.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戈尔12月13日晚在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承认自己在总位选举中失败,并祝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当选下届美国总统。  戈尔说,“为了人民的团结和民主的强盛”,他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并接受总统选举结果。他表示将与“新总统”布什进行合作,并希望尽快与布什会面,以“弥合双方的分歧”。他还呼吁美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把“党派争吵放在一边”。  在戈尔承认自己竞选失败后,布什作为当选总统当晚也在得克萨斯州众议院发表讲话,表示“竭尽全力”履行总统职责。他呼吁美国人民“把政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在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盟国--英国,反对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的英国工党议员和71%的民众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布莱尔首相在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动武之初,对美国试图单方面扩大反恐打击面有所保留.随着布什要对伊拉克动武的调门越来越高,布莱尔于9月6日在飞往美国与布什总统就军事打击伊拉克问题举行会晤前,终于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并表示准备为此付出"血的代价".7日在戴维营与布什会晤了3个小时后,布莱尔说:"英国决不能看着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置之不理","即使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反对军事行动,英也将出兵同美国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10.
9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表示,他将向国会要求87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以保证美军未来一年内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各项军事行动及战后重建行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他还认为,联合国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美国提出的伊拉克问题新决  相似文献   

11.
布萨恩仇录     
2006年12月30日11时零5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从此成了"历史人物"。此刻,萨达姆的"宿敌"——美国总统布什尚在睡梦之中。萨达姆与布什家族的恩恩怨怨终于有了一个了结。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较量,20世纪最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在经过一场百年不遇的吵闹拼杀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上月13日表示承认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当选美国下届总统。这次的美国总统选举是1876年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新总统虽然赢得了选举人票,但在全国的选票中落后了30多万张。双方赢得的全国选票比例都是  相似文献   

13.
<正> 3月20日,富饶的两河流域又一次被炮火淹没,伊拉克战争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终于爆发。美国法律使用的是无罪推定原则,但是美国的这次对伊战争却使用了有罪推定原则:伊拉克并没有威胁美国的行动,而美国已经预先假定伊拉克会威胁美国。美国总统布什在对伊宣战讲话中明确地说:“我们的海军、陆军、空军以及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  相似文献   

14.
<正>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宮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而去年12月,跨党派的伊拉克小组在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和前资深众议员汉米尔顿率领下,提出对伊拉克情势的评估报告,指出伊局势惨烈并处在恶化之中,建议布什政府应多方设法,逐步撤出美军。结果布什实行的是“逆向操作”,对  相似文献   

15.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3,(10):42-43
<正> 伊拉克战争使布什连任总统的机会大增,2004年大选,共和党似乎胜券在握。民主党怎么办?这回他们推出了一个战争英雄克里,民主党想告诉选民:在反恐战争中,与没有战争经历的布什不同,克里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前,美国与法、德等西欧大国围绕这场战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美欧关系空前紧张。2003年5月1日,布什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基本结束之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分别与布什会晤,各方都表现出了改善紧张关系的意愿。显然,欧美双方均不希望看到西方盟国之间因伊战产生的裂痕继续扩大。然而,欧美之间表现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是战略性的分歧,因此,双方分歧在短时间内难以弥合。一、伊战后,法、德、俄继续联手制约美国美国宣布主要军事行动结束后,伊局势并没…  相似文献   

17.
即将过去的2004年国际政治形势貌似较为平静,没有像2003年那样炮火连天的大规模伊拉克战争,也没有像去年大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内围绕伊拉克问题进行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激烈斗争,美国本土也没有再发生类似"9·11"那样的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18.
达巍 《时事报告》2005,(2):40-42
美国总统布什8月16日宣布调整美国全球军力部署。由于这一计划早在2001年就已露出端倪,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即已开始逐步实施,因此实际上布什的这一政策宣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无论如何,这次美国海外军力部署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背后也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因此布什讲话一出,难免牵动了各国决策者和观察家的神经。  相似文献   

19.
肖良 《今日中国论坛》2005,(10):106-107
2003年2月26日晚上,此时距美国发动伊拉 克战争不到一个月,美国总统布什来到美国企业研 究所,参加了该所的年度晚餐会。会上,布什在 谈到政府未来中东政策时说,在美国企业研究所, 一些最优秀的智囊正在对美国面临的一些最严峻的挑 战进行研究。布什感谢美国企业研究所为他的政府 贡献了“20位人才”,还赞扬该所建立“60年 来,它的学者们对我们国家和政府做出了重大的贡 献”,说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出色。美国企业研究所 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著名智囊机构,布什的此番讲 话被外界认为是对该所为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出谋划策 的赞扬。  相似文献   

20.
在阿富汗战争偃旗息鼓之时,美国总统布什决心用武力推翻伊拉克现政府,萨达姆公开与山姆大叔叫板。与此同时,双方在隐蔽战线上的角逐也在全方位地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