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桥烈士陵园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西山头村南山(巴里南山)坡上,1991年11月,重建的高桥烈士陵园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烈士墓碑高13米,正面刻“高桥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背面书写着高桥烈士的生平。陵园栽植着松柏及各种花卉草木,苍翠葱笼,整洁优雅,庄严肃穆。  相似文献   

2.
拥有52名管理人员、占地300多亩的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曾是个穷得连买张桌椅也要打报告向上级申请经费的优抚事业单位。如今,它在办实业养事业中异军突起,近年来创收额不断增长,所办实业年创纯利超过100万元,国内44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完好,修起了崭新的办公大楼和宽阔的水泥大道,管理人员上下班坐上了进口豪华型面包车,人均月收入不低于800元,10套精心设计和施工的职工住宅拔地而起,成立了海河实业公司和银河实业公司,公共积累达110万元……“银河”的巨变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它办实业养事业的成功经验给同类单位以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天下第一村     
烈绩炳千秋穆穆陵园生肃气丰碑垂万古滔滔江水吊忠魂红墙碧瓦,青松翠柏,迎我走进一个肃穆的场所。石阶上,一座纪念碑高耸云天;鲜花中,13座坟莹依托大地。血泪凝成的碑文,记着先躯的生平,记着荆江的历史,它使所有的瞻仰者肃然起敬。这里是荆和烈士陵园,位于长江南岸的湖北省公安县杨家厂乡荆和村。谁会想到,这座耗资近万元、投工300多个的陵园,竟是一个村庄的农民自发地集资修建成的。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推杰*13个忠魂之首,当数罩济川。正巧,陪同我瞻仰陵墓的是烈士的孙儿,荆和村的会计立文茂。他,34岁年纪,个儿…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民政经济,习惯于求助领导。经济体制转轨,宏观环境变化,我们的做法要变,新的作法应该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宜昌市的市场经济,伴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日趋兴旺。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闯进市场,参与竞争,使民政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地处宜昌市中心占地20余万平方米的市烈土陵园,多年来大片地土地被闲置,现在宜昌的地价达到每百平方米15万元的价码。我们以土地融资,将陵园辟为瞻仰区和游乐区,瞻仰区肃穆庄严,游乐区大搞以实业补事业的开发建设。犹如历法一般,守穷的市烈士陵园,忽然~夜间就成了“聚宝…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重视和善待烈士陵园,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更是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责任。——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郊省道221线公路旁,距城中心0.5公里。陵园内安葬着边境防卫作战牺牲的烈士895名,是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4年,屏边县规划新修一条穿越烈士陵园绕城公路,对陵园庄严肃穆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东华塔陵园管理处围绕创建全国示范陵园的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至诚关怀、真情服务、追求圆满”的理念,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为核心,努力打造“绿色殡葬,人文关爱”服务品牌,以服务赢声誉,以环境树形象,以创新为动力,打造了一个宜葬宜祭的人生后花园,一个亦陵亦园的别样福地。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应邀参加一个革命老区创作题材研讨会,才从一位参加过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土资料征集工作的文友那儿知道,在陵园烈士纪念堂大厅,悬挂着我父亲的遗像。除一散会即请这位文友作向导,马上奔赴那里瞻仰以外,并到陵园所在的县政协挂职副主席,整整六年。挂职结束之后,每年清明,我仍要去陵园一趟。因为这些缘故,使生来未见父亲的我,对父亲的了解日渐多了,深了。父亲曹振亚,原名树楠,字蕴青。1923年上季,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今武汉第十四中学),同年考入湖北公立法政大学。1925年,由陈潭秋(陈比我父亲年长九岁,他早于我父亲在省一中求学,并在我父亲就  相似文献   

8.
万顷涛花涌血花常敏毅海口市是座处处洋溢热带风情的城市,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东边,长眠着一位革命烈士。他就是我国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李鹏总理的父亲李硕勋。李硕勋烈士陵园座落在一片凤凰花之中。陵园正中矗立着烈士的半身塑像,年青、刚毅的脸上显示出凛然正气,双目...  相似文献   

9.
板仓忠魂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诞生在下板仓屋后,这里从此便成为一座不再寂寞的山村。板仓葬着烈士英灵杨开慧烈士陵园座落在下板仓杨开慧故居不远处的被当地人称为“棉花坡”的山岗上。陵园里团团绿荫的桂树、香樟与松柏,使这里充满肃穆和庄严。拾级而上,繁花团簇的圆形花园中竖立着一个汉白玉雕镂的花环,花环上的花朵舒展开雪白的花瓣;雪白的枝叶与藤蔓缠绕成的花环上怒发着29朵硕大的花朵,每一朵花寓意着杨开慧每一岁青春美丽的年华。因为,烈士在她29岁那年牺牲在了刽子手的屠刀下。目光穿过雪白的汉白玉花环,扑入眼帘的是一尊耸立在红…  相似文献   

10.
正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2016年10月18日,民政部举办"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烈士档案主题联展"。展览由民政部档案资料馆联合长征路上的11个省份民政厅和11家代表性烈士陵园共同筹办,以图文形式将11家烈士陵园串联成壮美的长征故事,回顾了长征历史,通过烈士档案重温了英烈事迹,通过烈士纪念设施传承了长征精神。每一块展板、每一家陵园的主题故事背后,都有着血雨腥风的战斗历程与激动人心的革命情怀。母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  相似文献   

11.
周琼 《人民公安》2008,(19):19-21
2008年初。全国各地接连爆出烈士陵园遭遇损坏的新闻,随即,《烈士褒扬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本来最是沉默肃穆的陵园,一时间竟是热闹无比。 然而热闹过后。烈士陵园终须回归宁静。究竟该催生出怎样的举措与环境,才能让这些为新中国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获得他们应有的敬意与庄严?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长城抗战七十五周年,我早有写一篇纪念文章的想法。前些日子我与好友随着参观游览的人流,踏进了这片桃树成阴的绿树丛中,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这桃树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据说每株桃树下都掩埋有抗日烈士的遗体。我慢慢地走着,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想着。我看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我想那300多个墓堆下埋葬着的抗日烈士,在炮火硝烟中拼杀的英姿、在九泉下安睡的遗容……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近西夏陵园,是初秋的一个午后,那天阳光明媚。我站在陵园入口,放眼远处,只见以贺兰山为背景,一座黄土筑成的小山丘,巍然地矗立在那里,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岁月磨砺的苍茫……据说,这就是李元昊的"泰陵"。听导游介绍,在整个陵园中,类似这种"小山丘"有九座,分别葬着西夏10代帝王中的九位。除此,还有253  相似文献   

14.
遥向天堂的祝福汤笑星这是一封让人拿起了放不下、读了还想读的信。“尊敬的烈士亲属: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的亲人和我的爱人都为缉毒事业而献身,我们深深怀念着逝去的亲人,万般思念他们,切齿痛恨那罪恶的毒品犯罪活动。思之深痛之切,这种痛苦...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相似文献   

17.
一个寒风料峭的秋夜,我漫步在沈阳新城区的黄河大街上。这里有东北最大的陵园——北陵。坐落在北陵西侧的辽宁省国家安全厅大楼虽然远谈不上雄伟壮观,但楼顶那高耸的铁塔和密如蛛网的天线却令人感到有几分神秘。由此往南望去占地330万平方米的皇太极陵园,俯卧于灰蒙蒙的夜空下,莽林漠漠,轻雾朦胧,唯有闪光的新开河不舍昼夜地流淌,展示着她的神采与丰韵。50年前,陵园后面那片荒园上还只是零零星星的几间农舍,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第一座生产战斗机的军工企业松陵飞机制造厂,以腾飞的姿态从这块荒地上崛起后,这里才逐渐演变…  相似文献   

18.
陆治刚 《黄埔》2006,(5):20-21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以黄埔师生为骨干力量的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笔者随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同志奔赴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广东、湖南、湖北,采访了一些黄埔师生亦为北伐名将们的后代。曹云屏:父曹渊组建敢死队,攻武昌叶挺为父殉难痛哭武昌洪山南麓,埋葬着1926年北伐战争时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的191名烈士。1985年,政府把这座陵园命名为独立团烈士陵园,墓前增塑了曹渊烈士铜像。祖籍安徽寿县的曹渊毕业于黄埔…  相似文献   

19.
我和赵宝成烈士的儿子石毅是同乡,1991年在山西省翼城县举办的业余象棋比赛时相识,之后交往不断,友情很深,对赵宝成烈士的事迹也有所了解。应石老之邀,特撰写文章,以寄托对赵宝成烈士深切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0.
<正>施洋烈士陵园位于武昌洪山南麓。1923年2月7日晚,北洋军阀以"煽动工潮"的罪名逮捕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同月15日,将其枪杀于洪山脚下。当晚,汉口人力车工会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施洋的遗体收殓在武昌城外的江神庙中。同年7月,中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灵柩安葬在洪山北麓。1953年,因扩建马路,武汉市总工会迁建陵园于现址。纪念陵园共分三个部分,首先是瞻仰广场,施洋全身塑像耸立在广场中央。其后是高高矗立的纪念碑,碑后是施洋烈士衣冠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