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2016年,贵州省首届国际天然水博览会在铜仁召开,水博会永久性会址花落铜仁;农夫山泉、屈臣氏等重量级水企业牵手铜仁……"念好山字金,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是省委对铜仁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殷切希望。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水文章,保证发展速度不减、守牢生态屏障不退,铜仁绿水青山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2.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17,(47):58-59
铜仁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健康水都“,做好水资源,做强水产业,做响水品牌,做活水文化,做大水平台,推动水产业“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铜仁始终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纵横1.8万平方公里的山川之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绿水青山作为铜仁良好生态的金字招牌,亦是铜仁绿色发展生机勃发的浓郁底色。  相似文献   

4.
上篇 追寻历史:辉煌曾擦肩而过 水是生命之源。人离不开水,土地也需要水来滋润,而铜仁与水这份情缘更浓、更甚。 同源于梵净山的大小九十九条溪河流经铜仁汇集成锦江,环绕铜仁古城,绵延千里流入洞庭湖。西部的乌江奔腾咆哮进入长江。正是这两条母亲河,孕育了这方水土这方人,造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方面面。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水是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遵循"人水和谐"理念,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抢抓机遇推进水生态文明当代贵州: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题中之意,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具备哪些优势和机遇?王扬: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化配置,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环境和提升公众水文化意识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8.
正铜仁高新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着力打造成为铜仁市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武陵山经济区的发展高地,力争到2020年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初冬,在铜仁高新区风景秀丽的大兴坳生态林海,新兴工业园区次第分布,高楼栋栋蜿蜒铺展。"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11月16日,一队客商在高新区一条条大道中穿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民族风情建筑、一个个绿色新型社区、一座座新型工业园。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视察并对我省提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总要求,是我们推动跨越发展和同步小康建设的总纲。铜仁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加坚守底线,创新转型路径,在绿水青山上书写好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创新发展理念、坚守"两条底线",走出一条"绿色化"发展新路。铜仁最大的资源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我们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底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省铜仁市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来,围绕绿色主题,在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上,通过生态工作"五个两手",取得了生态成就"四个突破"。新形势下对照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高质量"的指标系统,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铜仁需要坚守绿色底色,围绕发展核心,做到生态实现"三个提升"。一、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绿色"实践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铜仁工作汇报,为铜仁精准把脉、精准定位、指明方向。铜仁市根据省委要求和铜仁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1.
正铜仁市以水博会的举办为契机,用好用活水资源,推出系列政策举措,做大做强水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天然饮用水产业培育为后续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贵水迎天下,同仁话未来。11月19日,2016首届贵州(铜仁)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以下简称"水博会")在铜仁民族风情园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并宣布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作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副省长  相似文献   

12.
正江口县围绕铜仁市委提出的打造"环梵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战略部署,立足梵净山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闯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仲夏时节,漫步在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处处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青山绿水似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江口围绕铜仁市委提出的打造"环梵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战略部署,立足梵净山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做足旅游"文章",巧打生态牌,闯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铜仁工程性缺水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具有代表性。2006年8月,水利部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铜仁开展全国第一个市级水利扶贫试点,探索水利在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的有效途径。经过2005~2010年和2011~2015年两轮10年持续不断地开展水利扶贫,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探索水管体制改革、创新水利扶贫模式,水利扶贫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改善、小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工程防  相似文献   

14.
余庆县加快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助力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 余庆县境内水资源总量达9.1亿立方米,有蓄水工程设施401处,总库容65.8231亿立方;有河流、溪沟67条,河道总长1059.9公里,水域面积60.3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3.72%;湿地总面积198.98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2.25%. 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是余庆县委、县政府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也向余庆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吴勇强 《唯实》2020,(2):67-69
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紧紧围绕生态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全省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为抓手,积极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资源管理、水景观塑造"五水"协调发力,全力推动"护一城净水、绘两湖画廊、显水韵灵秀",探索出一条具有高淳特色的治水兴水、活水亲水的新路径,描绘出一幅"河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山水画。  相似文献   

16.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1,(23):41-41
关于铜仁,作家贾平凹《说铜仁》是这样解读的,"铜仁之所以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这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荆楚、巴蜀文化相互浸润激荡,  相似文献   

17.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铜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理念。山上山下绿似海,青山绿水迎客来。夏日,走进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麓,青山流翠,绿水淙淙,步步皆景,令人陶醉。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省委对铜仁的科学定位,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生态是铜仁市最宝贵的财富。"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将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一幅自然生态山清水秀、经济生态活力迸发、文化生态多彩繁荣、社会生态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美丽铜仁、幸福铜仁、和谐铜仁的新画卷次第展现在全市人民眼前.“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崛起武陵,风劲帆满,全速前行,正在驶向开放发展的蓝海.  相似文献   

20.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以“仁义”而著称的铜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