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4月11日,"多彩贵州这5年——老百姓获得感分析报告"发布。五年来,贵州守住生态底色,跑出发展"加速度",从经济、公平正义、社会福利等方面着眼,聚焦一个"实"字,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获得感是民众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更是检验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的试金石。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强调,要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安心,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的贵州,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祉。守护好家园,保护好每一片蓝天、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地,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需要加强立法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生态立法,出台30余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贵州省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先行先试守住绿色贵州"门槛"  相似文献   

3.
岳振 《当代贵州》2014,(21):30-30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在环境保护方面"向瑞士学什么",越来越成为贵州的一项重大课题。气候、生态条件与地理面貌等与瑞士比较接近,成为贵州打造"东方瑞士"的自然基础。绿色、富裕,生活舒适,可视作"东方瑞士"的典型特征,而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以及注重清洁发展的产业结构、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等,却是"东方瑞士"更为本质的内涵。瑞士被称为"欧洲后花园",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矛盾"的现实案例。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理位置、文化融合等先天优势,但更  相似文献   

4.
正不以发展为由破坏生态,不以保护生态为名拒绝发展,贵州努力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有新的更大作为,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更大获得感。2016年,中央将贵州省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给予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贵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获得感"是绝大多数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具有多层次性,体现在改革的全过程。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发展机会,感受到公平正义,更有效地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拥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更好的文化享受,能够过上高质量有尊严的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对党的建设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连峰际天,飞鸟禁绝",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的交通,曾让贵州的良好生态、宜人气候和丰富的资源藏在深山无人识。"打通山里路,百姓快致富"成为贵州一代又一代交通人的梦想。如今,贵州早已实现了100%建制村通畅的目标,成为西部第一、全国第九个实现100%建制村通畅的省份,农村"组组通"公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项目。在这背后,有贵州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党支部这个年轻团队的辛勤付  相似文献   

7.
余敏  宋国强 《当代贵州》2014,(33):40-41
正贵州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优先方针,以服务大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新机制,在发展中保护好青山绿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贵州提出了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期望和重托。贵州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优先方针,以服务大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正在加快变成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份答卷上,贵州交出精彩的成绩,亮点频频∶率先开展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把生态优势作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将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加以培植,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道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六项原则。其中,特别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强省级环保协作和国际开放合作,以"大开放"促进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助推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0.
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种植茶业实现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末的65%。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双赢。不仅让贵州老百姓拥有了绿色健康生活的"幸福不动产",也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深情回望,绿韵悠长。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坚守"生态"红线,聚焦"发展"主线,一系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举措,使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崇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正逐步形成,贵州人民不断收获着"生态红利"。新时代如何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要求,如何书写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搭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使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再一次宣示了党中央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指明了以制度之力推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以绿色为导向"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助推贵州快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6月1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朋友圈",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推卸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之相反,中国站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这仅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一个生动实践。2016年,中央批准贵州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紧扣"多彩贵州公园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目标,聚焦制度改革主线,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历经兴盛、衰败、治理,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山村走上绿色转型和生态发展的复兴之路,从"村湾"到"小区",从"村民"到"股民",从"农民"到"市民",家园让生活更美好。大山村的发展模式也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山村锰矿资源富集,总储存量达3000多万吨,约占贵州锰矿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因开采锰矿,大山村曾经辉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5日至5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借力这场"环保大考",以问题为导向,贵州进一步强化了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大生态战略行动得到有力推动。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重大的时代课题。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多项指标鼓舞人心。站在新的起点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大生态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坚定走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贵州省做强大生态长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年。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多彩贵州的颜值和气质,让绿色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红利,诠释绿色发展的时代意义,交出了生态文明的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18.
肖明龙 《当代贵州》2014,(19):40-41
正共青团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以开展"践行生态文明·共建多彩贵州"为统揽,以传播生态文明、参与志愿服务、助推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化为重点,让广大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汇聚青春力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打造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多彩贵州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做好大生态文章,关键是要做好融合,让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等深度融合,让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一曲"大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交响曲奔腾黔中大地。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国家级试验区之一,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理念有了大量具象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山厚望,在心在肩。贵州牢记嘱托,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定走"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