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让我们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踊跃加入‘李娟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将‘李娟精神’传递到宿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全市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和脱贫摘帽这场攻坚战扛旗;中锋,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青春篇章!”这是“李娟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志愿者在2018年“3·5”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暨“李娟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2.
正黔西县聚焦脱贫攻坚,攥指成拳,集中向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精准监督、精准问责,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一、深化专项治理,去除"慵懒散漫"病灶黔西县纪委县监委组建13个脱贫攻坚督查问责组,将脱贫攻坚领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为工作重点,深入29个乡镇(街道)362个村开展为期9  相似文献   

3.
<正>播州区三岔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脱贫攻坚为统揽,积极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连续三年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年终考核第一名,该镇党委在2019年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一是夯实基层堡垒,建强攻坚队伍。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脱贫攻坚为统揽,209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整合区帮扶单位、镇村干部职工、企业职工共502名"战士"力量,组成以"1个镇级钢铁连、7个村级突击队、56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毕节市30.2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601个村出列。黔西县脱贫攻坚成功出列,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称号。2018年,对毕节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毕节试验区三十而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毕节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黔西县绿化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山环抱中的社区楼房整齐漂亮、暖意融融。在安置楼旁边,一栋白色的独立小楼上的"黔西县绿化乡脱贫攻坚群团工作站"绿色标牌格外显眼。工作站内,明黄色的墙壁、彩色的桌子、设计文艺的"四点半图书角"、精心摆放的小盆栽,到处都散发着柔和、温暖的气息,这里开设了"四点半学校""青年课堂"等服务项目,是安置点的孩子们另一个温暖的"家"。"每天下午4点,孩子们放了学就过来了,教室里都坐得满满当当的,孩子多的时候有40个。"绿化乡群团工作站工作人员王芳芳说。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毕节实现36.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71元,675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成功出列。2018年,在贵州14个县(区)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上,毕节市黔西县成功宣布脱贫摘帽,成为毕节首个脱贫摘帽县;赫章县海雀村作为全国6个精准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之一参加全国"决胜2020—脱贫攻坚展",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曾经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中国杜鹃花都——黔西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全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继续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四个不摘",倾力书写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精彩答卷;坚持民生优先,稳步推进以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重在行。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的发布,标志着今年全省脱贫攻坚战役正式打响。"春风行动"的主要任务就是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确保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仗。2018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9.
正麻江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按照贵州省、黔东南州安排部署,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创新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用好"指挥棒",围绕"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大力实施"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推进脱贫攻坚见实效。用好"指挥棒",明确"谁来扶"。组建脱贫攻坚队伍。抽调151名干部组建脱贫攻坚队伍,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脱贫攻  相似文献   

10.
正黔西县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伟大实践中走前列。刚刚过去的2019年,黔西县在大党建的统领下,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现代产业体系雏形显现、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保障能力逐步增强、生态文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组织要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使团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要勇担重任,点燃青年激情,增强脱贫攻坚志气,力争到2020年培育1000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100000名青年实现脱贫。"在1月21日召开的共青团贵州省十三届五次全会上,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工作报告就共青团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创富进行安排部署。"电商云"杯首届贵州青年电商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黔西县发起"万名干部进万家"脱贫攻坚大决战攻势,组织6000余名县乡干部、5000余名村组干部,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用真情做好群众服务员。覃文举就是这支攻坚队伍中的一员。覃文举是黔西县人社局的一名90后干部,2018年2月主动请缨,到铁石乡石丫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石丫口村时,群众议论纷纷,不相信这个一身书生气的年轻人能给村子带来新变化。石丫口村山高坡陡,土地以坡耕  相似文献   

13.
自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按照春风行动令要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进脱贫攻坚,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当代贵州全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紫云县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遴选近千名政治素质较好、工作能力较强、会做群众工作,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优秀人才,下沉基层、汇聚前线,与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组成162个脱贫攻坚突击队,领兵全县162个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誓与贫困决战到底,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硬仗。在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编制数和在编在岗人员深入开展研判的基础上,决定从各乡镇选派不少于在编在岗人员的三分之二、从县直部门单位选派不少于在编在岗  相似文献   

15.
正"1389个贫困村出列""共减少贫困人口177.3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88%下降到2018年的5.45%"。31个春秋,一组组数据,诠释着毕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黔西县和大方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1389个贫困村出列""共减少贫困人口177.3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88%下降到2018年的5.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645元提高到2018年的9354元"……31个春秋,一组组数据,诠释着毕节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生活之本。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是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基本需求。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工程点多、面广、线长,是脱贫攻坚"3+1"保障中最复杂、最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7.
<正>安龙县王院村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探索党团联建、青春联队等工作措施,将帮扶单位青年、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在校大学生、本村青年凝聚起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源源不断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工作力量。以党团联建为突破,夯实基层组织的工作基础。通过驻村工作队员的内引外联,探索建立跨区域共建机制,推动机关、企业、高校党团组织工作力量下沉基层、工作资源聚集基层,筹措党团工作经费23.69万元,推进王院村"村支两委"硬件建设,建成社区服务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青团》2020,(1):49-49
"做到一切心思、一切行动、一切力量都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摘帽,用担当作为擦亮青春底色。"这是在全县脱贫"摘帽"关键时期,县委书记赵吉雄对全县广大团员青年提出的希望与要求。为切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发挥好"青年先锋队"的作用,团长阳县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总要求,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以来,化隆县把"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落实在奋力推动"脱贫攻坚"行动上,全县各级党组织聚焦"扶贫攻坚",心系"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脱贫帮扶第一线,精心组织,查找短板,谋划思路,实施项目,发展产业,为实现42个贫困村摘帽、5312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奠定基础。精心组织,让党旗飘扬贫困村全县30个县级领导干部、80个县直部门和省市帮扶单位负责人、20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一盘棋"挂图作战,深入脱贫攻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至2017年间,贵州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80万人,累计减贫67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未来3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答案是产业革命。产业扶贫是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长远胜利的砝码,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农之策,是推动贫困村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