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其自身专业发展中应当成为"动力"、成为"领导"、"成为智者"、成为"自己"。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总的方针应当是"帮助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唯有如此,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才能成为"自觉的发展"、"自主的发展"、"自醒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归根到底,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解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杏莉 《政法学刊》2004,21(3):88-89
图书馆应从教师阅览室的需求出发,改善教师阅览室的环境;提高期刊订阅质量;配置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配置现代化设备;倡导优质文明服务;从而建设好公安院校教师阅览室。  相似文献   

3.
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是关于"教师教育"的价值立场、规律、原理与方法、政策与法规以及制度建设等的学问,兼有规范理论、科学理论和实用理论的性质,其知识体系包含"本体论(教师教育是什么)"、"价值论(教师教育为什么)"和"方法论(教师教育怎么做)"等层面。"教师教育学"是教师教育学科群中的一门支撑学科,最直接地服务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教育者,间接地服务于培养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4.
赵景阁 《法制与社会》2012,(23):200-201
本文对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讨论了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动、教师考核晋升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使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师教育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加快教师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日来,随着一些地方清退代课教师最后时限的临近,代课教师问题日益成为舆论焦点。教育部1月21日明确表示,不规定代课教师清退时限,并强调对代课教师问题要“有情操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教师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就,研究数量日渐增多、研究主题日益丰富,研究视角日趋多元、研究方法日显多样。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夯实教师教育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科学、严谨的政策过程研究,拓展和丰富多学科视角的研究,在新教育公平理论视野中开展教师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以期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决策中充分发挥有价值、负责任的智囊、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东方这个文明古国,教师是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的组成却变得复杂,比如:公办教师、民办教师、支边助教教师、代课教师,其中代课教师又有“临时代课”和“长期代课”之分。不管把教师分为几个等级,但他们都从事着同一项“希望工程”,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可是.3月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声代课教师“清退令”,把这个长期工作在边远贫困乡村的、几乎被都市人忘却的“弱势群体”一下子推向改革浪尖,引起举国关注。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是研究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一个基本视角。在公共性视野中,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应该定位为国家公务员,这不仅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从教育的公共性出发,把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定位为国家公务员在现阶段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处理好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共创"作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和成果转化率、将"高深学问"转变为"现实成果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钩、学生创业项目成功率较低等现实问题的功能。本文基于12596份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师"师生共创"认知分析后得出,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和体制,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大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将"师生共创"与现有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有机融合。以期达到明确"师生共创"的组织形式,强化对"师生共创"作用的认知和发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教育使传教师权威受到严峻挑战,重塑教师权威必须实现教师教育意识的现代转换,表现为从“制度权威”到“魅力权威”的教师权威意识转换,从“后喻化”到“前喻化”的化传递意识转换,从“师倨生恭到”现生平等“的师生关系意识转换,从”科技至上“到”人关怀的教育使命意识转换。“知能完善”和“人格完满”是网络教育时代重塑教师权威的必要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颖 《江淮法治》2013,(5):50-50
今年频发的“虐童”事件让我感到非常气愤。幼儿园教师本来就是极具爱心的职业,孩子哭闹、不懂事是成长的必经阶段,需要老师细心的引导和告知,而不是强行制止。教师就是一个职业,由于其“职业属性”长期被忽视,才导致教师群体的道德出现严重问题。即便近年教师待遇逐渐提高。有关这一职业的道德建设还是有些差距。  相似文献   

13.
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个国家都曾经面临或者正在面临着高等教育供给满足不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局面。尽管各国出台的政策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多元化办学形式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的实践培养阅读能力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要有好的提问艺术。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提供一定的思维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们思维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法律意识事关我国的法制建设.教师作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知法、用法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担当法制教育职能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四年一届的北京市人民教师奖今年将展开评选表彰。据悉,今年人民教师奖的奖金金额将从每人1万元提高至每人10万元。评选并重奖优秀人民教师,体现了政府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格外尊重,而如果这份尊重能让更多的教师分享,尊重的意义将更加深远。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教师待遇有改善的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教师是落实教育大计的基础。生活和环境的艰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不但不利于激发农村基层教师的积极性和事业心,也将越来越影响到加入教师队  相似文献   

17.
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教师在对社会和学生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过多的关注教师的法律素养的高低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之外,反而对教师自身权益的保护有一些"忽视"。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条件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校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实行依法治校,切实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是规范办学的需要,更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石.但在民办高校的实际运行中,教师权益保障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从法律、政府、民办高校的决策者和民办高校教师组织自身等多维度来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王富平 《政法学刊》2002,19(6):85-86
课堂教学中的体罚、心理惩罚和不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常见的课堂违法现象。只有强化角色意识,规范教学行为,更新管理观念,实行制度创新,加大立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教,才能预防或减少课堂教学中的违法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通常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不能把较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对于普通的公民而言,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遵守法律,不违背法律的规定。然而,教师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特殊的行业对于教师的道德要求就不仅仅限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也绝对不能把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相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