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矛盾亦随之爆发,中等收入陷阱将会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5,(6)
创新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根据经济分层次发展理论对我国的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认为,创新创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保持当前经济稳定、再次提升、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创新驱动经济高速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新型城市化、开拓发展新空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同行同步创新、树立全民创新创业意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顺利实现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其关键因素在于东亚网络生产体系的生命力如何.东亚生产网络体系具有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内生形成机制,但人口红利的消失、要素成本的上升并不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能否像日韩那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顺利地从中等收入国家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要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和逆转.根据中心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全球经济的总体格局在长期中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东亚网络生产体系所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可能持续.因此,由外部冲击所导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以区域网络生产体系为依托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王韵 《前沿》2013,(9):89-94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已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正在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体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分析了中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需要建立、发展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与此相对应要有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跟进,而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依赖人力资本的积累,所以就主要问题而言,应对措施有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发展教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新常态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期。只有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浙江省在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叠加中,把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无论是在经济数量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态结构上,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加速完成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进入新常态,我国宏观经济失衡具有新特征,表现为既有通货膨胀巨大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危险的"双重风险"。适应新阶段下经济失衡的新特点,宏观经济策略需要作出新的调整,采取新政策、新方式、新制度,即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方式上在关注需求管理的同时关注供给管理,关注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分配结构一系列结构政策目标在内的长期总量均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实现我国制度创新的根本,是推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韵  雷锦程 《前沿》2014,(11):101-106
中国目前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约束特征也使我们不能不重视“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挑战。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史则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在迈进以传统重化工业向服务业与新兴产业调整升级为标志的阶段之后,单纯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将显著下降,这时须转而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才可能促使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得以保持并实现。接着,从着重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研发、创新能力两个基础层面对拉美地区和韩国及以色列进行了相关教训经验的可能探讨,并得出了若干有益启示,即努力持续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须要求;加快并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环节;人才投入和研发支出向企业部门配置集聚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更要时刻绷住发展这根弦,牢牢把握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更是结构的优化和动力的转换,是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更高要求,更是对发展理念和思路的检验与考验。如何认识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潜力,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2,(3):3-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是否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和争论也益愈增多。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为何有观点认为中等收入反而会阻碍转型?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陷阱"?对已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正视并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不断积累,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为目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4,(24):31-34
正亮点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会议用这么大篇幅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经济新常态,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正步入中高速且缓慢下滑的时期,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西部地区可以从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入手,重点改善要素供给,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和完善社保体制等,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3.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培育内生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中高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刘兰 《理论月刊》2013,(2):140-143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议题。如何有效地遏制收入差距扩大,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探讨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收入结构的影响机制,构建了技能溢价的测度指标,分析了中国近年来技能溢价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以便在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环境下,保持合理的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时期是增速换挡、动力切换、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沈阳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难以维持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经济增长的"旧"引擎已经难以为继,寻找"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是"东北再振兴,沈阳再先行"重要历史时期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倒逼下。中国最大的发展引擎是什么?近期,在调研中与多位权威专家交流后,记者了解到,抓住“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的发展空间.用好“新四化”深度融合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以“新四化”作为推动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中国有望以高速或次高速再增长20年,达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改变全球经济版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是防止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发展之匙。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23)
正只有一个基于法律保护、基于资本市场激励、基于允许一定垄断租金定价的系列制度变革,才能够激励我们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得人的素质提高,才有可能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大家发现只有13个国家跳过了这个陷阱,那就证明它在经济增长中是非常麻烦的一个阶段。我们说工业化促进经济加速发展,可是为什么一到中等收入阶段这种效率就没有了?这就是我们讲的经济增长的不连续性。它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结构在中高收入阶段进入了服务化,服务化的特征与工业化不能相提并论。它没有所谓工业化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规模收益递增性,它的效率改进远低于工业化对整体经济的效率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着力点就要转向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建立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重大发展问题,涉及经济发展目标转变问题,新常态下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科学地回应了这些重大发展问题。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发展动力理论的创新。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发展结构理论的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财富理论的创新。开放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共享发展的理念推动发展目的理论创新,这些方面涉及现阶段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中每一个理念都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这种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现实,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近十几年来,湖北凭借其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增长率也一直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但是,随着新常态的到来,湖北的增长趋势也将逐渐放缓。从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五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的经济发展,发现其后发优势依然存在。如果湖北能够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后发优势潜力,依然有望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较高增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