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模式”,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兴办乡镇工业,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类型。发展乡镇工业的“苏南模式”,要正确认识该模式的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要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念和生产经营思想;要大力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素质;要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要遵循价值规律,增强市场调节的适应性;要正确处理实现城乡工业经济一体化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紫? 《中外法学》1998,(1):18-26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要求。但是,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实质,决定了它必须依法制裁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机器,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物质基础;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精神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邓小平同志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为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这一论述,是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它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针的继续和发展,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安居乐业,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 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执行,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加强,需要人民法制意识的加强和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是法制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隆亨 《法学论坛》2002,17(1):72-79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 ,其中包括经济法。经济法地位的全面确立 ,既是法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是经济法理论的硕果 ;又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践的创新 ,是经济法制建设实践的胜利 ;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充分运用。 2 1世纪经济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要在立法上实现向综合性的经济立法、区域性的经济立法转变 ;要抓好经济法实施的工作与研究 ;要抓住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的研究 ;要不断创新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奠定了党在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经济”,这是我国亿万人民经历了数十年的曲折进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才获得的认识。过去我们把商品经济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时时处处加以限制,企图很快彻底消灭。历史的曲折和教训使我们清醒起来,只有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产品经济改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宪法明确规定: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安全和合法权利,并防止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转化;一方面要坚决打击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和各种严重犯罪分子.新宪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这是宪法赋予我们公安机关的庄严职责,我们一定要忠于职守.要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坚决打击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和盗窃公共财产等罪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面临新的战略转变任务,是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促发展的轨道;由服务并服从于国家直接管理和计划机制经济的轨道转到服务并服从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轨道;由服务并服从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的轨道转到服务并服从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轨道。实现这种转变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观的必要性。当前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积极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当前法学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观,更好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服务,这也是法学研究昕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国的法律制度应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就必须建立适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法律制度.在当前,就是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而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首先必须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观。  相似文献   

12.
<正>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规范。其目的是为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作为工人阶级及其广大劳动群众意志的反映,具有组织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法律必须反映客观规律。科学技术成果是自然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法要反映客观规律,当然包括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成果。当前,举世瞩目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法学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技术革命,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电脑)渗透到各个领域。以电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彭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服务和实行改革开放;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而且要依法办事,实行治国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掌握法律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 无产阶级治理国家是搞“人治”还是搞“法治”?我认为,既不是搞“人治”,也不是搞“法治”,而是要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人治”和“法治”,这是人们对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管理经济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还要运用法律手段。新形势迫切需要人民法院开展经济审判工作,发挥审判职能,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吴宏伟 《法学家》2001,(2):36-4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措施是要建立与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因此,在国家的经济立法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实现国家经济职能要求完善已有的和创制新型的经济法律制度,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陈云同志的计划体制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着我党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态度,并且有以下三个特征,即:坚持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辩证统一;主张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为一体;贯彻计划体制要有利于人民的宗旨。学习陈云同志的计划体制思想,对于探讨深化改革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在短短的六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何异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立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社会再生产环节探讨了经济犯罪存在的方式,指出: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经济犯罪的原因,是“先天”遗留的“胎毒”和后天发展的“病毒”……。为了正确打击经济犯罪,保护合法的经济活动,要注意区分经济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1)要注意划清投机倒把与正当经营和交易的界限;(2)要划清经济犯罪与不正之风的界限;(3)要划清经济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4)要划清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或从事业余科技劳动获得报酬是经济犯罪还是正当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三十五年法制建设的发展过程表明,要振兴中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我就经济审判和民事审判工作谈些情况和看法。经济审判工作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新课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197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