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会举世瞩目,而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关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且愈演愈烈,对中国也产生了少有的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和全球的媒体及有识之士聚焦中国“两会”,就是看“两会”对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有何应对的上全之策。如今“两会”业已圆满落幕,我们看到了诸多关系民生、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的许多亮点。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1,(8):47-57
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随着春天的脚步临近,13亿中国人的政治热情也在逐步升温。“民生”与“民主”,是一年一度“两会”的重要标签。“民生”吸引着百姓关注的目光,“民主”拓展着参政议政的桥梁。“两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种仪式展示,一种成效检验。  相似文献   

3.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都为全国人民乃至世界所关注。从“两会”热点演变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还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会成为“两会”的焦点、重点、热点话题,“两会”形成的成果又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发展。在“两会”热点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一步一步走向富裕和强盛。细细解读“两会”热点演变的历史轨迹,更加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国外媒体对今年中国两会的聚焦中,“透明度”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中国承诺提高经济刺激计划资金使用透明度”、“中国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透明是最好的对策”……从众多的描述和肯定中,世界正读出一个“透明”的两会。  相似文献   

5.
何云江  李盈 《当代贵州》2009,(20):42-43
15年来,瓮福集团从国内磷化工业的“领跑者”到全球“磷化工俱乐部”的成员,甚至是欲“执牛耳者”,影响着贵州乃至全中国的磷化工业。掀开了中国磷化工行业凭借软实力论剑世界之巅。“理直气壮翘楚全球”的历史一页。  相似文献   

6.
一年旁草绿,风来满眼春。在今年全国“两会”这个参政议政的大平台上,一个奋进、开放、文明、和谐的责州新形象,以高层次、高频次、高水平的媒体传播完成了一次淬炼和提升。“回眸“两会”召开的这12天;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资本全球扩张、中国被迫卷入世界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是中国人认识世界并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90年来,党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中国的中国”.经历了由“世界的中国”到“中国的世界”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3-53
地方“两会”近百高官调整 随着各省、区、市“两会”陆续落幕,各地人大、政府、政协的人事大调整成为最大看点。多省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换人。其调整范围之大近年罕见,几乎覆盖了内地所有省、区、市,涉及近百位省级高官。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届中调整有着深刻的背景。从经济上来说,今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9.
熊明摄  刘丹摄 《当代党员》2012,(4):F0002-F0002
全国“两会”闭幕不久。我国规模最大的云计算盛会——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就在重庆举行,此次盛会云撬了全球云计算行业第一流的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重庆正抢抓云计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意义:这是一个标志性大事件 《财富》全球论坛是为各国共同探讨世界经济所面临问题而设立的、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重要交流平台,一般选择在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办,本次选在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举办,本身就表明中国西部的发展越来越令世界瞩目,成都的未来前景更加被全球看好。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是中国西部走向更加开放,成都迈向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个标志性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当世界逐渐习惯中国快速增长的全球贸易顺差时,中国政府却为另一个连续出现赤字的领域感到焦急,这就是“文化赤字”。曾任职于中国国务院的一名官员说:“文化赤字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符。”中国现在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从全球贸易谈判到汇率等所有领域内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却缺少像《哈利·波特》和《达·芬奇密码》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故事。解决中国的文化赤字并不是个问题。中国国内“文化产业”的兴起,已被视作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措施。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号角嘹亮。今天的中国,走过“惟总量论英雄”的时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真正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3全国“两会”,是决定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党的十八大精神化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将对国计民生产生深远影响,而“新老交接”“中国梦”“机构改革”等代表委员热议、百姓密切关注的“两会”热词,让人们聆听到一次民主进程的足音。  相似文献   

14.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讨论问题最深入、剖析难点最实在、参与者最广泛、献计献策最多的,当数“三农”问题。从农村经济发展到增加农民收入,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到保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从农村社会事业重建到解决农民看病上学难,一系列事关“三农”的宏观大端与微观小节,探讨得“底儿掉”。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的浓浓气氛和洋洋真情,可以说超过了历届“两会”。难能可贵的是,不只是中央领导和社会舆情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和真切重视,不只是代表委员强烈呐喊和出谋划策,全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三农”问题事关中国未来…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9,(2):8-11
又到一年“两会”时,今年格外幂寻常。对于重庆,2008年铭留的是一段心潮澎湃的记忆,建设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的强音叫响全球,水空双核的内陆首家保税港花落山城,“五个重庆”建设如火如荼……2009年,一个意义非凡的起点,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给重庆的新年裹上了一层寒冰。《政府工作报告》,历来被视为政府未来的执政方略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十年之前,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的战略性判断。在此后的十年中,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的GDP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有的外国媒体为此盛赞:“中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就,从实际角度而言,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曾试图取得的成就都要辉煌。”  相似文献   

17.
唐辉 《先锋》2023,(3):24-25
<正>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进发。成都,毫不动摇坚定落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凝心聚力,奔赴新征程。以大视野凸显迈步新征程的信心。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经济总量跨越两万亿的成都,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把谋实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认定看准的事情干起来:推动经济回升、产业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种种举措,汇聚着新时代的力量和高质量的精粹,完成了城市转身的历史一瞬。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眼中的中国两会,是一道集聚全国人民磅礴之力的风景线,不仅展现着新时代中国的意气风发,而且增添着世界的生机和动能。两会时间,世界研究中国的重要时间。中国智慧、中国方略、中国成就集中展现,来自世界的热评此起彼伏。"中国两会对全球事务有着巨大影响力","是时候对中国的突飞猛进有清醒的认识了","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借鉴"……来自世界的这些叙述,折射着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8,(4):61-61
一、3月,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会议发扬民主,凝聚力量,党的主张与代表、委员们的思考共融共鸣。“两会”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境界。希望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314”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到重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中国北京,“改革”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的关键词.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近70次“改革”两字.在最后一次全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誓言:“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全国“两会”期间,从政府到民间对改革的关注,恰恰说明改革出现了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