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现象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在结构上表现为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 ,从拉美到亚洲 ,再到非洲战略价值递减的圈层格局。其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其应对措施 ,一是充实发展中国家圈层格局的各层次实力 ;二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各圈层之间的联系 ;三是营造发展中国家圈层格局的宽松氛围。只有这样 ,发展中国家才能够真正从依附走向自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实际上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广泛而深刻地思考了全球化问题,他精辟地概括出和平与发展是全球化时代的两大主题,指出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为使全球化趋势朝着既有利于发达国家,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健康道路发展,他又提出了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的关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一个伟大的理论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入世,NGO和WTO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由于中国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NGO反对WTO”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当今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对立的;相反,它们是相互促进的。人类需要市场全球化、民主全球化与公益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宏玲 《长白学刊》2008,(2):141-143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也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即人类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又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磨合。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本国的现实出发,制定科学的对策和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从容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康  张舒 《前沿》2005,(7):41-43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从流通领域的“反倾销”发展到生产领域的“‘劳工标准’市场禁入”。中国作为最典型的、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辨证地对待所谓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保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林琦 《创造》2002,(1):11-11
有人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全球经济自由化为名,推行“新经济殖民主义”,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笔者认为不管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何种用心,经济全球化之所以成为现实,乃人类经济发展必然的历史阶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被边缘化并能分享其成果,就必须正视和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深层面的影响,以便积极应对。本文仅就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法治国际化趋势,谈一点粗浅看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7.
另一种全球化--当前"反全球化"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从一开始就作为矛盾体存在。当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现象越演越烈 ,而且其本身也全球化了。那么 ,“反全球化”究竟所指为何 ?所为何来 ?所反为何 ?所为何去 ?对此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并对如何应对“反全球化”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杨争光  晓蓉 《思想战线》2002,28(4):18-21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股强劲的时代潮流 ,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的 ,但不同类型的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却是迥然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普遍持悲观或谨慎态度 ,这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直接相关。在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初始条件” ,使发展中国家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注定要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它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对策,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0.
王峥丽  李晟 《传承》2013,(3):74-76
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全球化时应从马克思主义全球的思想中找到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