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新华社台北11月25日电台湾《联合报》20日发布两岸关系年度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于大陆民众的观感首次逆转成为好评居多,49%受访民众对大陆民众印象佳,对大陆政府的好感也是历年最高,40%受访者愿意赴大陆就业,较去年大幅增加9个百分点。岛内各界人士分析认为,中共十九大重申"两岸一家亲",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尊重,愿意率先同台湾民众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在赢取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0,(4):4-5
<正>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1,(4):17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12日在第三届海峡论坛上,宣布了大陆各有关部门惠及两岸民众的新举措,涉及旅游、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规划、采购、农民创业园、交流基地、台湾民众在大陆就业、两岸各类协议、食品安全等方面。主要如下:第一,积极实施方便两岸人员交往的措施。6月28日,两岸将正式启动大陆居民赴台个人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以间接形式出现的劳务贸易,属消费服务范畴.它作为一种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是两岸经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方面.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目前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基本上表现为单向的,即台湾民众大量赴大陆旅游,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数量有限,二者关系极不平衡.因此,两岸旅游服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大陆,而服务对象主要是到大陆旅游的台湾民众,对大陆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对台劳务输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是两岸旅游关系的主流,对促进两岸人员交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80年代初起,台胞就通过各种渠道私下到大陆旅游观光,但由于当时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到大陆旅游人数不多,且零星、分散,活动范围主要在沿海地区.这些台胞多不敢公开身份,除经第三地转机进入大陆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乘渔船秘密来的.随着海峡两岸形势日趋缓和,尤其是在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以探亲名义到大陆旅游的台胞人数迅速增长,并且逐步  相似文献   

7.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8.
声音     
“未来持经认证的大陆大学学历参加台湾考试的台湾民众,将不受任何限制;大陆民众参加台湾的考试,也会进一步放宽。” ——9月10日,鉴于将逐步开放大陆学历认证,新上任的台湾“考选部政务次长”董保城表示。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快速回应台湾当局宣布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同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组织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38年的隔绝藩篱终被打破。  相似文献   

10.
兰文 《两岸关系》2007,(12):38-40
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观光,从那时起,台商也开始大规模进军大陆,至今整20年。如今,众多台商走到了一个面临何去何从的新路口。  相似文献   

11.
田毅 《两岸关系》2007,(12):64-64
虽然奥运圣火可能无法来台,令台湾民众抱憾,但在大陆重庆西南大学任教的台湾副教授汤永隆,有可能成为2008奥运的火炬手,总算让台湾民众得以欣慰。在台湾亲友、师长和大陆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希望汤教授能入选,为台湾同胞争光。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赴宝岛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接触了一些台湾老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接受台湾同胞们对大陆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询。由于两岸隔绝长达半个世纪,双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大多数台湾同胞不了解大陆,加上岛内媒体对大陆也不会多作宣传,很多台湾民众对祖国存在着隔膜意识。仍然缺乏了解在台湾期间,我发现许多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的巨大发展缺乏了解,以为大陆老百姓住的是低矮的房子、穿的是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两岸对峙的年代里,"空飘"这种独特的方式使得海峡上空出现了一种"既隔绝又对话"的微妙局面。对岸的普通士兵和民众通过它们了解大陆形势,大陆民众也通过它们,看到了后来台湾的"十大建设",并且第一次见到了歌手邓丽君的画像。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台声》2011,(4):10-10
大陆推行的对台政策及惠台措施,是面向所有台湾民众的,当然包括台湾中南部民众,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尤其是没有来过大陆的台湾同胞都能来大陆走走看看,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互利合作。 ——3月22日,国台办主任王毅会见台湾前高雄县县长杨秋兴一行时做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近年来两岸交流交往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看好大陆,选择大陆作为其学习及施展才华的平台,赴大陆读书已成为台湾青年世代的新选择。在大陆的学习生活面临的问题,及取得了大陆学历、学位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成为两岸民众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中华文化的大概念下,有不同的小概念。台湾与福建就同属于一个区域文化。因为台湾现有的居民有80%是从福建的泉州、漳州(闽南)移民过去的。所以闽台民众的价值取向、族群意识、行为准绳都极为相似。目前和平统一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让台湾民众认同“中国”,自从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与大陆被隔离了,但与福建的往来, 其实从未间断,只是到大陆解放, 蒋介石退踞台湾,才处于隔绝状态,所以台湾民众对大陆知之甚  相似文献   

17.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7):44-45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攻击、污蔑大陆,刻意升高两岸对抗台湾新一波疫情暴发后,为转移民众对当局应对疫情不力的关注,民进党当局大做政治文章,不择手段抹黑、攻击大陆,升高两岸敌意对抗。一是在"七一"前后恶毒攻击大陆。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陆委会、外事部门等倾巢而出,恶意诋毁大陆制度、道路,重弹"和平、对等、民主、对话"滥调;同时,以"国安五法""反渗透法"恐吓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8.
鲁洪柯 《台声》2010,(5):34-34
<正>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各界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王毅对《旺报》的谈话是迄今为止大陆方面对于ECFA问题最详尽的一次说明,谈话有助于化解岛内基层民众对于ECFA的误解和疑虑,有助于两岸加  相似文献   

19.
陈子帛 《台声》2004,(7):28-29
四年前,台湾歌手张惠妹应邀在陈水扁的就职仪式上引吭高唱“中华民国国歌”,其后遭到大陆某些部门的杯葛,被禁足登陆一年,据说还因此失去了百事可乐广告代言人的巨额收入。 四年后,张惠妹仍然遭遇到类似的境遇,而且甚过于四年前。由于大陆网民自发组织的杯葛活动,张惠妹在青岛遭部分民众高举横幅标语的抗议,杭州的演唱会也因为百多名大陆民众自发的抗议活动而被迫临时取消。  相似文献   

20.
孙升亮 《台声》2008,(8):54-55
在首发团圆满返程之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从7月18日起正式全面展开。大陆民众在两岸旅游机构组织下以团队形式直接赴台旅游且搭配周末包机,是继台当局1987年底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两岸交流的又一历史盛事,意味着两岸双向交流、深度互动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必将为两岸同胞的心灵沟通搭建一条“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