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了保障人权,而人权要真正得以保障则依赖于宪法和宪政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其中违宪审查是现代国家实现人权保障的众多制度中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制度,它是实现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活动准则,同时它还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尽管规定日趋完善,但宪法实施中却显得很无力.如何激活宪法,以便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从宪法诉讼制度的角度探讨激活宪法的问题,认为建立宪法讼诉制度是激活我国宪法,完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陈沅 《江淮法治》2010,(16):50-5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的产生及其实施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紧密相关,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产生和实施的前提.是宪法得以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因素;而宪法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适应性被看作是宪法生命的维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宪法的适应性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个完善、变更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宪法的适应性内涵出发,探讨宪法适应性的原因,以及宪法适应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吴文迪  袁琳 《法制与社会》2011,(14):288-289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民事诉讼中得不到适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院2008年12月的一纸“废止”,似乎让长期以来民事案件宪法适用的学术讨论以尴尬收尾。但随着公民宪法至上理念的深入人心,民主法治意识的与日剧增,对侵害其人格尊严权、自由权等完法基本权利的民事纠纷迫切需要解决的呼声则越来越高。本文拟在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的前提下,从现有法制框架出发,探讨民事案件宪法适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王萍 《法制与社会》2011,(24):33-3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然而,由于宪法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缺位,导致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挥公民权利的最终救济这一作用。鉴于宪法的法律性、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需求,宪法私权诉讼制度亟待建立。本文论述了宪法私权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兰蓉 《行政与法》2006,(11):20-2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但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使其在实际中缺乏操作性而常常被"虚置".宪法司法化必将有助于强化宪法效力,维护宪法权威,它是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任何法律都不能没有牙齿,制度只能以责任为后盾,才具有法律上之力,一切以法律形态实现的目的、宗旨、理念、权 利皆是如此。”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也自然不能例外。如果违宪之行为尚能逍遥于法外而无须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话,或者即使产生了法律责任却无从追究的话,宪法又何以奢谈其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更有甚者,其作为法的特征也行将受到质疑。在近现代的法治国家中,宪法无疑是最受推崇的“法中之法”,运用宪法打官司也是在法律生活中并不罕见的。只要我们打开网络,我们就可以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最  相似文献   

9.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宣言、法律誓言,承担着人权保障书的责任。宪法不应是奢侈的政治装饰品,在期待法治、憧憬宪政的今天,宪法的实现可谓我们共同的政治、法律理想。如何让理想成为现实,如何实现宪法成为法学学者们热衷探讨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激发了研究者的想象力。宪法适用不是宪法实现的必然途径,但却是其后盾和最终保证。如何适用宪法,很多论者想起了专司法律的司法机关,于是宪法司法化成为学界的流行话语。  相似文献   

10.
崔春旦 《法制与社会》2010,(21):289-289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没有宪法保障,任何人权保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主要阐述了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揭示人权的立法保障是宪法保障人权的必然延伸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宪法保障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5,3(1):31-40
系统考察美国总统的宪法观,是"真正"了解美国宪法与宪政的必然要求,是了解"真正"的美国宪法与宪政的重要步骤,是学习和借鉴美国宪法与宪政建设先进经验的重要前提.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为分析范本,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科学性.从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来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他们认为宪法是伟大的,神圣的,令人满意的,令人崇敬的;二是他们认为宪法的权威必须得到全心全意的维护,他们将坚决捍卫宪法的尊严.这与我们一提及宪法就想到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适用宪法是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中国宪法的不可适用性却极大地影响了宪法的权威与效力。美国宪法的有效适用使其宪法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与美国宪法是其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渊源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宪法渊源及其成因与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并期望对中国宪法司法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宪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修改宪法又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修改宪法毕竟是极端严肃和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正确处理宪法稳定和修改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探讨我国宪法修改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出发,进而对现行宪法修改状况作一下简要阐述,从而分析现行宪法和四次修正案对我国当代法治或宪政进程的贡献和不足,以期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宪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修改宪法是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从1998年第三次修宪以后,我们国家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宪法应当与我们日益发展的事业一样与时俱进,所以,当前对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更多的是从效力方面来明确宪法的。全面认识宪法,还应包括更多的内容: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因而宪法具有可诉性;宪法是人民授权政府的一份授权委托书,因而宪法是控制公共权力的控权法,同时又是保护人民权利的保权法;宪法是国家活动总章程,因而宪法明确了国家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式;宪法调整的是国家的重大社会关系,因而宪法在内容上有别于其他普通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而制宪和修宪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法律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在司法适用上还有许多的问题及限制。如何让宪法走入司法领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一个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紧紧围绕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个中心,在逐步提高对宪法认识的基础上,赋予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或者建立专门的宪法法院,以促进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余 《法制与经济》2013,(10):40-41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而刑法是国家基本法之一。在宪法的指导下刑法应该坚持一种自由优先、兼顾秩序的合宪化价值取向位阶关系;在重视人权保障和法治的这一宪法大背景下,当前的我国刑法立法应该坚持刑法谦抑性理念的合宪化立法趋向。  相似文献   

18.
宪法基本权利是个人作为人的固有主张或资格.它是每一个公民对于国家机构、公共机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权利.它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权利.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公民在宪法上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本文在阐述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概念、分类、救济等基础之上,还例举了英、美、德三国的宪法基本权利做了基本的比较,以期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克服宪法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宪法能够顺利安全的实施,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利.文章将就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确定了国家的性质与形式;政权的组织与权力的分配;人民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国防和军事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由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国防和军事法律制度,是现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显著特色。我国现行宪法颁布20年来,国防和军事法律制度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开创了国防和军事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