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关于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主要是列宁提出来的。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不发达,不完善的第一个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看法没有反映出不同起点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不同特点。所谓初级阶段是指,象中国这种由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旧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没有赶上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前所处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如何认识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上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特别是存在着同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问题。多年来,许多研究者把凡是不能一致起来的说法都看作是理论上的"发展",结果引出更多的麻烦。斯大林以来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式上都是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框架内建立起来的,实际上却存在着混淆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到当代的变化,就其中的"麻烦"而言,多源于这个"混淆"。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叙述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变化,论证了斯大林以来的现实社会主义,是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任务的社会主义,并未进入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本文第二部分,是对由于上述混淆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主要是理论上的麻烦,作举要分析和简明解释,这是本文的主题内容。最后是一点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3.
1956年底,毛泽东结合中国处在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继承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新经济政策"思想.这一思想提出的基石是中国正处在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国情,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科学分析,则是这一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理论,现阶段研究和学习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对我们贯彻落实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盛世,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突出建树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当前是否进入盛世,有肯定、怀疑、进入"准盛世"三种观点.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看,中国"再现"的盛世都最为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当前国内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先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到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二是赞同列宁的两个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观点.文章在分析"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建立是一个从现实出发、以现实为立足点的过程,具体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又分为五步,分别是新哲学的种子、新哲学的胚胎、新哲学的孕育、新哲学的萌芽、新哲学的长成.  相似文献   

6.
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 ,有一种观点似乎颇有市场 ,也似乎比较顺理成章。这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把目光移向东方时 ,改变了其早年一向坚持的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 ,而提出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正是马恩这一思想的实践硕果。更有甚者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据此进一步推理 ,企图把当前的社会主义过渡到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 ,乃至于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观点究竟是否符合马恩的思想 ?它是领会了马恩的主张 ,抑或是误解 ,乃至曲解了马恩的…  相似文献   

7.
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问题,伴随着它的产生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成为有关股份合作经济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股份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强调,社会主义合作制的本质是劳动合作,是以自由合作劳动代替雇佣劳动的生产合作。列宁明确地把合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各种“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观的主要观点 自恢复行政法学研究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下列五种不同的定位及其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论。该观点认为: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而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它的唯一目的是执行人民的意志。因此,我国行政法学的  相似文献   

9.
是"争夺领导权"还是争取平等——论中苏论争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苏同盟关系中,由于中国争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对此,作者认为,中国没有争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而不平等的党际与国家关系才是中苏同盟关系恶化的实质所在。本文通过对大量史实的梳理,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所谓"普世价值"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有个别人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唱反调,发表<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文章,又有人呼应写出<普世价值: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以下简称"普文"),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公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制造舆论的地步.他们提出,我国改革的性质属于"民主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我国1953年以来的"专制主义制度",实行宪政,继续"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未竟事业";要把西方的"普世价值"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认为"普世价值"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这是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警惕和澄清对中国道路的一些错误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延续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衍生品";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是修补苏联等外国社会主义模式的"舶来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道路是模仿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复制品"。出现这些观点和声音,除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形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模式"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求实》2005,7(2):64-66
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即"斯大林模式"的实践,不同阶段、不同政治派别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3.
(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倦探索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80多年来始终都在致力于发展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定位都在于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权益的实现,这是优于并高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是完全可能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从而创造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但是,由于我们对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也由于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转化中,出现了不协调乃至破坏协调的现象,致使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张五常的推测”为出发点,运用表里结合的研究方法,证明我国现行的公有制正在面临着私有化趋势日益严峻地挑战。文章认为,我国现行的公有制属于一般公有制范畴,在当代,它内在地具有两种不同的演进趋势:一是成为为私有经济服务的非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是成为为全体劳动者服务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文章的基本结论是,能否依据中国现实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寻找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决定我国的改革能否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演进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必须坚持这一观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只能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中间环节,而且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在他晚年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毛泽东在60年代也曾说过,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也必然有一个表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身只有在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概念是学界争议最多和最为复杂的定义之一.国外的主流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运动、理念原则,兼有多种特质.国内学者则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族际情感,往往用来表示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民族主义观点虽然彼此不同,但恰恰是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丰富、深化了人们对究竞何为"民族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面 1、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原则区别与界限”。这种观点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说它只存在书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优越性”;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其“优越性是大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主要指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形成的系列概念、范畴、原理、观点的集合。从坚定"四个自信"视角下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战略意义、重点内容以及现实路径,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紧扣"七一"讲话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1.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一种观点认为,要注意把握"三个坚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为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坚持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切实保护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作为我们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主要理由是:(1)认为“资本主义复辟”危险贯串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列宁说的“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