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具有良好信誉,为消费者普遍知晓的商标,在许多国家,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比一般商标要广,这些国家在商标法中对驰名商标作了特殊规定,比如,驰名商标不适用先申请原则,当他人用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申请注册时,会被注册机关以混淆为由而予以驳回;又比如,商标法中规定的某些禁用条款,如关于描述性商标的规定不适用于驰名商标;此外,在一些国家,驰名商标还可以取得防御注册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采取自愿注册原则,目前法律规定对商标的保护限于注册商标,对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也有适当保护,但对大多数普通未注册商标(指前两类以外的其他未注册商标),《商标法》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据此,本文阐释了普通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必要性,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有益作法,实行注册与使用并存的保护制度,赋予普通未注册商标人在一定范围内的继续使用权和优先申请权,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商标保护中的作用。从而建构我国普通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龚灏目前,由于未注册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的情况屡屡发生,使许多生产者和经营者多年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为此便引发了如何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所谓未注册商标,是指,凡未经国家主管机关核准注册而使用的商标,被称为未注册商标或者称...  相似文献   

4.
冯晓青 《法学家》2012,(4):115-127,179
未注册驰名商标属于驰名商标范畴,但在受法律保护方面与已注册驰名商标存在较大差异。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具有正当性,符合商标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立法意旨,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有利于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未注册驰名商标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如未注册驰名商标能否因使用而获得商标权利。从立法层面看,未注册驰名商标受到了国际公约和很多国家商标立法的保护。我国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的过程中,应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做出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略论驰名商标仲建惟驰名商标是名牌商标,但与其他名牌商标不同的是,它是受法律特别保护的商标,而其他名牌商标却不享受这一待遇。对于驰名商标,我国商标法虽未有规定,但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项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  相似文献   

6.
商标的价值在于使用,因此,已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亦应获得法律的相应保护。我国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31条是目前保护未注册商标最为上位的法律条文之一1,在该规定的后半段具体明确了:"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商标法》第41条第1款的适用进行了限制性理解,因此相应的对《商标法》第31条后半段的理解,我们认为不宜过于教条、僵化,对其适用条件应当适当地放宽。  相似文献   

7.
未注册商标针对注册商标而言,指未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可分为驰名未注册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及普通未注册商标。对于驰名未注册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商标法明文规定予以保护。而对于普通未注册商标而言,在先使用的普通未注册商标由于商标在先使用的事实,使用人已经过通过使用对未注册商标形成了利益,是否对此种利益进行保护或者说是否对在先使用的普通未注册商标进行司法保护,理解不一,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法律是否对未注册商标予以保护,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对未注册商标及将未注册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并依法进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本文从商标标工作者的角度,结合<商标法>规定,论述了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和现实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9.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注册商标使用权是一项民事权利,未注册商标包括一般未注册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驰名的未注册商标。它们分别依法享有优先注册权,在先使用权及专有使用权。这些权利基于商标功能和实际需要而产生。我国商标法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还存在概念不明确,驰名商标认定程序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扬 《法商研究》2012,(3):76-84
并非所有商标抢注行为都是恶意、非法的。在注册主义商标权制度下,商标法一定程度上是鼓励商标抢注的。为了平衡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人与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商标法在禁止抢注行为时,不应过问抢注者是否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而应当规定只有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时,才能阻止他人在类似范围内抢注。为了保护既有使用事实和利益,应赋予在先使用者在先使用抗辩权。为了防止混淆,应当强制性对在先使用者课以附加适当区别性标记的义务。为此,应当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1条后半句之规定,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3条第1款规定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商标法的自愿注册制度下,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在市场上同时存在与流通。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显然,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未注册商标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是否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呢?笔者不  相似文献   

12.
商标最基本的功能是识别,保护商标的识别功能是商标法的核心任务.商标法的修改应当在坚持注册取得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强化使用在商标保护中的作用来克服注册取得原则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一)在注册程序中,要求申请人声明使用意图;在异议和撤销程序中,要求提出异议、撤销的在先注册人提供在注册核定的商品(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证据;在侵权诉讼中,注册人应提供此前三年内在注册核定的商品(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证据,不能提供使用证据,又无不使用的正当理由的,被告不承担侵权责任.(二)对未注册商标给予适当保护,包括赋予未注册驰名商标和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异议权和撤销权(不以“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为条件),赋予普通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制止他人恶意抢注的异议权和撤销权,并确认其先用权.  相似文献   

13.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很普遍,对其加强保护,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商标法制已将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未注册而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纳入保护范围,但对未注册商标尤其是未注册普通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上仍存在明显缺陷,应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注册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可能发生冲突.我国商标法规定了未注册驰名商标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撤销在后的注册商标,但没有明确规定未注册驰名商标和在先的注册商标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确认商标权由注册商标人单独享有或者由其与来注册驰名商标持有人共享.  相似文献   

15.
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行商标自愿注册制度,除了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外,其他商品和服务均可使用未注册商标。当一个在先使用但未注册的商标被他人用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或者被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为注册商标的时候,在先使用人是否有权禁止他人的使用或者对抗他人的注册,是近年来我国商标法理论和实务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在先使用与商标权我国商标法及相关法律没有使用一般意义上的“商标权”一词。凡提及与商标有关的权利时,均使用了严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标法只承认注册取得商标权,对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需要理论上的解释和制度上的技术处理。理论上,在先使用产生了应该受法律保护但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市场利益;制度上,需要对保护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进行类型化分析,把握其不同构成。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不仅要增加对商标先使用权的规定,还必须对保护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主要情况进行整合,做出全面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未注册商标分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和普通的未注册商标.但我国的商标法却仅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进行了保护,而普通未注册商标则无人问津.本文就此发表相关见解,希望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谈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孙爱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心自己的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同时也关注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和法律保护问题。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实行的是自愿注册原则。商标法第四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  相似文献   

19.
驰名商标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两种情况,对未注册驰名商标进行司法保护不仅是履行《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的国际法上的义务要求,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商标立法和司法保护实践普遍一致的做法。我国在2001年修改《商标法》时,将未注册商标纳入《商标  相似文献   

20.
一、案件范围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商标法奉行自愿注册原则,因而商标可分为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两大类,已注册商标纳入商标法调整和保护的范围,未注册商标不属商标法调整和保护的对象。侵犯未注册商标,商标所有人只能够通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